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13 09:53:21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推拿组与普通电针组各30例,依据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电针结合推拿组有效率为86.67%,普通电针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电针;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因腰椎间盘变性或异常应力等因素引起纤维环松弛或破裂,髓核突出,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以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的综合证。本病属中医学“腰痛”“腰腿痛”“痹症”范畴。此病发病率高,常使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内因剧痛和运动障碍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积极消除疼痛症状是众多非手术疗法的重要目标。笔者尝试用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本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共60例,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26±10.78)岁;病程为(35.17±12.23)d。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4.39±11.50)岁;病程为(37.24±11.84)d。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为: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⑥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②年龄20~65岁;③经CT或MRI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④研究期间不使用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⑤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血液等疾病及严重感染患者;③不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者,如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马尾肿瘤、强直性脊柱炎、腰椎滑脱等疾病所致的腰腿痛均需排除;④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坚持或不愿接受针灸治疗者。

1.5治疗方法

1.5.1治疗组(电针配合推拿手法)①针刺治疗:主穴:以L4、L5、S1夹脊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次、环跳为主。

随证取穴:下肢放射痛偏于后正中者以膀胱经为主,取秩边、承扶、殷门、承山、昆仑;偏于外侧以胆经为主,取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等。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在常规消毒后,用1.5~3寸毫针垂直于皮肤快速直刺进针,当产生酸麻胀重之得气感后,留针加电30min,用上海G6805电针治疗仪进行治疗,采用疏密波,频率2/40Hz,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隔日一次,9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②推拿治疗:针刺治疗后再进行推拿治疗。腰痛点以指揉法:作轻柔小幅度的揉动。擦法:使用鱼际擦法,作用于肾俞与大肠俞之间,以患者肌肤有热感停止。按法:用指按法均匀用力,使患者施术部位,有发胀酸麻感为宜。斜扳法:患者侧卧,健肢在下自然伸直,患肢在上屈膝曲髋,医生面对患者,一手肘抵患臀,另一手扶患肩,双手同时对抗用力扳动,以听到“喀嗒”声为宜,左右各1次。隔日一次,9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5.2对照组(单纯电针治疗)单独只采用电针进行治疗,操作、针具、手法、电针仪、治疗时间、疗程等均同治疗组。

1.6疗效观察

1.6.1疗效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进行疗效评定。①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功能恢复正常;②显效: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接近70°,基本恢复工作有效;③有效:症状部分消失,活动轻度受限,可做较轻松的工作;④无效:经两个疗程治疗无效者,症状体征均无改善,不能担任工作。

2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P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从现代医学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原因是机械压迫和炎症刺激共同所致。腰椎间盘突出时,突出椎间盘所处的腰椎后关节的损伤和继发的无菌性炎症,可刺激腰神经后内侧支及后外侧支而诱发症状。破裂组织产生的化学性刺激和自身免疫反应可引起神经根炎症;突出的髓核可压迫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加重神经根炎性水肿。长期的慢性炎症改变,导致局部组织粘连、增生、瘢痕,可卡压、牵拉该神经,引起脊神经根微循环和营养障碍而导致腰腿痛。

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主要为劳倦内伤,感受风寒,久卧湿地,遭雨涉水,或负重闪挫,跌仆撞击,或正气虚损,久病肾亏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机逆乱,风寒湿等邪气聚积,形成腰脉痹阻等,故其基本病机为邪实为标,正虚为本,本虚标实。“不通则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许多医家就针灸治疗腰突症作了大量的临床探索和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可能通过活血祛瘀,改善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恢复受压神经根无症状病理代偿状态;促进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吸收等机制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而推拿作为一种治疗腰突症的手段,因其疗效好、方法简单、毒副作用少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推拿手法能充分缓解局部软组织的紧张、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而消炎。斜扳复位法使腰椎旋转将嵌顿的滑膜或错位的后关节得以解脱,促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屈膝曲髋法可以松解神经根粘连,加大椎间后隙,有利突出的椎间盘回纳。值得注意的是:治疗中央型患者、合并椎管狭窄及年龄较大患者使用推拿疗法应慎重。

相关资料表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治疗本病的远期疗效观察中并无明显差异,因此人们首选针灸疗法。电针结合推拿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疗法,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该法值得推广及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

上一篇:胃癌根治术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意义探... 下一篇: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