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将友善用脑贯穿于初中生物课堂

时间:2022-05-13 07:16:50

浅议如何将友善用脑贯穿于初中生物课堂

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更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基础教育期间,如何做到减负增效,提升学生学习力的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教学的重点。最近,南京市提出了“新三基”理念,即“基于脑的教育、基于网络的教育、基于小班的教育”,并强调未来的南京将要以“新三基”为引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力提高教育质量。

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应用最新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她一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倡导了友善用脑的理念和方法。南京市新三基中的“基于脑的教育”与之不谋而合。

1 现状分析

走上教师岗位多年,几乎每一届都会出现一个“怪”现象:有些学生学习刻苦、自律自强,对待学习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却成绩平平。而另一些学生,课余时间常常活跃在操场上,经常晚饭后还在听音乐、看课外书,平时按时作息,从来不加班加点,成绩却名列前茅。是智力问题或是运气使然吗?不,经过观察,发现前者一般学习方法呆板,而后者常常懂得友善用脑。

根据多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在30%左右。学生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心理疲劳和心理障碍。有的学生听课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想爱开小差。有的学生记忆力下降,学习兴趣低。有的学生每逢考试就过分紧张、焦虑。还有许多学生体质下降,学习信心不足。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友善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事半功倍,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掌握用脑规律,做到让学生友善用脑也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大脑工作的效率和课堂教学气氛的好坏。

2 科学用脑,友善用脑

2.1 科学用脑

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它们有各自高度专门化的功能。左半球在阅读、写作和数学计算方面起决定作用并在控制神经系统方面也起着主导作用,是比较积极的执行任务较多的半球。右半球在音乐、美术、空间和形状的识别、短暂的视觉记忆和识别不同人的面容等方面起决定作用。人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它们互相补充,各司其职。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不同功能及特性,使二者共同发挥作用。即尽量使用语词和视空间两种方式呈现新的学习材料,如在用语词进行教学的同时,配以幻灯片、录像、音乐、图表、直观教具或教学游戏等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同时也使大脑左、右两个半球配合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一: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在教授植物开花受温度、光照等外界因素影响时,用配乐诗朗诵《大林寺桃花》作为导课。

案例二: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第二十一章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在教授“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时,用游戏“找不同”导入。在幻灯片上展示两只喜羊羊的图片,让学生找出这2幅图片上的3、4处不同,并配以“喜羊羊”主题曲。

案例三: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第二十二章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在教授病毒、细菌、真菌形态结构时,带着学生一起做模型。突出重点:病毒只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两部分组成;细菌由外到内的荚膜、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结构;真菌由外到内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结构。

人脑的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是人体是最容易疲劳的组织,它既有巨大的学习潜力.又十分容易受伤。大脑一旦疲劳,生理上就会感觉迟钝,心理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迟缓、反应速度降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要充分利用大脑的活动规律,合理地分配一节课的45 min,组织课堂教学。一般认为,一节课中的前30 min,是一个人在一节课中接受力和操作力较强的“黄金时间”,而其中第五5~10 min又是“黄金时间中的精华”,教学中最关键的内容,应安排在学生注意力、理解力最佳的第5~10 min之间进行。同时,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尽量延长学生的听课最佳时间。

案例四: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第十章第二节血液循环(第一课时)”中关于血管和心脏的内容,由于心脏的相关知识学生相对难以理解,笔者在教学时,调整了教材中原有的先讲血管后讲心脏的顺序,一上课就直接以关于心脏的谜语导入,结合实验先介绍了心脏的相关知识,然后再带领学生学习血管的相关知识。

生物学习中不免有些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教师有义务教会学生尽量在记忆高潮点记忆。一般而言,人在一天中有3个记忆高潮点:第一个高潮点是早晨6点到7点之间,此时的大脑由于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识记材料速度较快。第二个高潮点是上午8点到10点之间,由于早上2、3个小时的活动,脑的兴奋度已然大大提高,此时的大脑思维敏捷,处理识记材料效率高,记忆量大。第三个高潮点是晚上八点到十点左右,由于不存在“倒摄抑制”的影响,此时脑思维活动的纵深性增加,而且后继的睡眠会无意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信息整理编码工作,有利于材料的网络化、系统化及对信息材料作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利于对材料的保持和提取。不过,就各人而言,各人的“生物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人们的最佳用脑时间也不完全相同,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节律,选择在最佳时间用脑,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初中生物中需要识记的内容,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识记,以期事半功倍。

2.2 友善用脑

兴奋和抑制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劳逸结合可以有效调节流经大脑的血量,改善脑营养代谢,促进脑能源物质的合成,消除脑疲劳。劳逸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从学校层面上讲,在安排每个班级的课程表时就应注意到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间隔排开。从生物教师自身来讲,也应该竭力做到使每一节课劳逸结合。在进行教学时还可以穿插音乐、肢体活动等,力求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生物学科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要实现此目标,就更加简单了。按照书本要求,进行各种探究试验就是让学生劳逸结合,同时使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有的学习内容甚至不需要教师准备试验器材,就能轻松实现目标。例如在学习“运动对心率的影响”探究实验中,可以要求学生当时就在原地进行一些跳跃、高抬腿、下蹲等运动,然后测定运动后的心率。虽然这只是书本上按部就班的一个探究实验,但是,却起到了调节学生用脑的重要作用。再如,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一节,在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时,可以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既可以调节气氛,舒缓学生上课的紧张情绪,还可以顺便介绍这首歌的来历,是为“护鹤烈士徐秀娟”所写,这也是和学生所学知识息息相关的。

适时、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友善用脑的有效途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质,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也不必将小组成员固定,可以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实施的任务进行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比如,在进行复习时,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在突破重、难点时,也可以同样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合作学习共同突破难关。不过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应该根据人脑的规律,进行适当的指导。如在学习“为什么白鼠会生下灰鼠”时,教师就应该设置几个梯度问题“1、此实验中灰鼠、黑鼠、白鼠分别提供了什么?2、白鼠最后为何生出了小灰鼠?”,让学生逐步探知白鼠生灰鼠的奥秘。兴趣是引导人类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充分挖掘人脑潜力的重要途径,在进行一些探究实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同质分组,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并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复习、巩固知识,实现知识的掌握也是友善用脑的一个方面。思维导图并非只适用于整章知识或整本书知识的复习巩固,也适用于每一节课知识的回顾,甚至对新课的学习也是适用的。

综上所述,科学、友善地用脑不仅是顺应南京市“新三基”要求的,更是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很多迷茫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完善。

上一篇:卫生部就《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细节做出... 下一篇:公交查询如何使用离线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