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与生产救灾大会发言

时间:2022-05-13 06:45:55

灾后重建与生产救灾大会发言

同志们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冲刺“双过半”重要关口,全市防汛抗洪工作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今天专门召开全市灾后重建及生产救灾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市上下紧急行动起来,坚持一手抓抗洪抢险,一手抓灾后重建,努力夺取抗洪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市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今年以来。突出表示为五个特点:一是雨量多。截至6月25日,全市平均降雨1390毫米,较多年均值偏多35%入汛后,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44%比98年偏多35%二是时间长。今年全市共出现17次强降雨过程,连续不时,降雨天数达121天。三是强度大。6月17日到24日,市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17日至20日,全市平均降雨量226.6毫米,以铜鼓县307.2毫米为最大,单站以铜鼓县三都镇三都站429.5毫米为最大。6月23日12时至25日8时,全市单站降雨量超50毫米的站有64个,超100毫米的站有9个,超150毫米的站有2个,单站以袁州区竹亭站171.9毫米为最大。四是水位高。暴雨洪水致使江河湖库水位猛涨,赣江樟树洪峰水位33.45米,超警戒0.45米;袁河站超警戒0.84米、洛湖站超警戒0.92米;372座水库水位一度逾越汛限。五是灾情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185个乡镇359万人受灾,倒塌房屋865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20万亩,冲毁道路1876.5公里,直接经济损失37.13亿元,受灾水平已经超越1998年。

防汛抗洪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当前。天气开始转晴向好且进入后汛期,但是汛期未过,险情仍存,全市上下要坚持高度警惕,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继续发扬不怕困难、顽强奋战的抗洪精神,紧绷防汛这根弦不放松,进一步做好抗洪后续工作,防止发生新的灾情的同时,将抓好灾后重建及生产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当务之急要突出抓好三件大事:

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排除,一是争分夺秒抢修水毁设施。确保实现“四通一保”即通水、通路、通电、通信、保开学。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的平安检查。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平安。同时做好水库科学调度,修复渠道、水闸、泵站等设施,确保农业灌溉。公路、交通部门要加大抢修、清理力度,确保公路桥梁畅通无阻。要增添人力和机械设备,争分夺秒,加大公路桥梁的抢修力度,确保在2个月内恢复中断的交通。依照“一事一议”方法,组织群众尽快解决修复村级公路,确保群众出行方便平安。供电部门要抓紧抢修受损电力线路和设施,尽快修复通电。通信部门要积极组织抢修受损通信线路和设备,确保灾区通信疏通。教育部门要及时修复受灾校舍,确保受灾校舍的平安,保证九月份正常开学,确保不因灾而出现退学失学的现象。对水、电、路、讯、校等基础设施修复工作要区别情况,分类对待,分轻重缓急,合理调配力量,尽快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其他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深入基层,二是千方百计开展生产自救。农业部门要尽快成立工作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进村入户,及时组织和指导农户做好受淹农田的生产恢复工作,抓紧抢收、抢种、改种、补种。特别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协调解决恢复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确保物资、技术和指导服务落到实处,促进灾后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对灾情严重的地方,要组织群众改种经济作物,做到水稻损失旱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工副业补,力争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林业部门要搞好“一大四小”工程通道绿化项目的灾后管护,做好防涝排水,减少树木损失。同时要做好抗旱准备工作,保证树木在经受洪水考验后安全度伏,确保沪昆、武吉两条高速公路以及全市通道绿化成活率达到95%以上,通过省级检查验收,确保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要迅速组成科技救灾队,深入到造林和育苗受损单位,指导林农加强对苗圃特别是油茶苗灾后的管护以及今年新栽绿化大树的管护,尽可能减少林农和育苗大户的经济损失。

要切实解决好灾民的基本生活问题。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三是万无一失保证灾民生活。首先。依照“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要求,层层将群众安排责任落实到位。各地要继续采取集中安顿、分散安顿、投亲靠友等方式,切实做好灾民安排工作。财政、民政等部门要加大查灾核灾工作,并迅速组织救灾资金和物资,尽快下拨到各受灾乡镇办事处,决不能出现灾民缺水、缺粮、缺药的情况。凡涉及群众生活布置的救灾款物,必需做到及时足额发放,民政、财政、金融和粮食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履职,决不能出现救灾款物滞留的现象。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受灾地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监测,加大检测频次和力度,保证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平安;大力开展群众性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迅速组织医疗卫生防疫队伍赴受灾地区开展救灾防疫,全面做好卫生消杀工作;认真落实疫情演讲制度,加强对重点污染病的预防,防范灾后可能出现的食源性疾病和污染病疫情;切实保证防病防疫物资储藏,多渠道筹集消杀药品等灾后防病急需物资。总之,要尽最大努力,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医、有学能上。其次,要切实解决灾民的住房问题。对因住房倒塌无家可归的灾民,利用公用房屋或通过群众互助先行安排基础上,立即组织群众恢复重建住房。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杜绝简单化、一刀切的现象。对倒房成片或较为集中、适合建灾民新村的鼓励整合资源建设灾民新村,每个灾民新村要在10户以上;对倒房较为分散、土地资源紧张以及其他条件尚不成熟的可采取分散建房。恢复重建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工作和改善群众生活相统一,与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相结合,选址要充分考虑防灾减灾因素,依照平安、经济、适用和节约土地的原则,避开灾害隐患点。偏远山区要坚决防止新的切坡建房、靠河建房,再建土坯房,特别注意防范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确保恢复重建和发展经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通过国家救济、集体和社会捐助、银行借贷、个人自筹等多渠道解决建房资金。对灾民恢复建房的土地使用、手续审批等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简化手续、特事特办,确保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再者,要全力维护灾区稳定。要加强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市场的监测管理,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民政、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广泛动员,组织实施好募捐活动。高度重视平安稳定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全力维护灾区稳定。继续深入开展平安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各项平安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突出抓好灾民返家平安工作,对倒塌房屋要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经过卫生防疫消毒和平安鉴定之后,有序组织灾民返乡。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各新闻媒体要正确引导群众认识灾情,做好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抗灾救灾舆论氛围。大力宣传抗灾救灾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更好地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中。

时间紧、任务重,灾后重建及生产救灾。尤其是当前面临“双过半”各地要统筹兼顾,合理布置,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及生产救灾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务必确保“三个到位”

尽快成立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一是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各地、各部门要把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明确分工和责任,做到责任到领导、部门、个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地要根据受灾情况,研究制定救灾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案,立即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灾区,进一步了解灾情,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确保每个受灾村都有干部走访,每户重灾户都有固定联系干部。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把灾后重建的过程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作为树立党和政府、干部队伍良好形象的过程,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过程。

各司其责,二是确保协调配合到位。各有关部门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灾后重建工作大局。协调配合,形成重建工作合力。特别是发改委、民政、国土、农业、水利、林业、公路、交通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认真细致做好灾情统计核实工作,及时上报灾情,反映有关困难。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在向上报送灾情损失时,要与市直对口部门和当地民政部门进行沟通,凡与民政部门有相同统计项目的要协调一致,统一口径,确保灾情数据报送准确。要以加快灾后重建为契机,精心包装、上报一批项目,争取国家、省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如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就受损民房的恢复重建,要尽早谋划、通盘考虑,统一选址、规划建设;交通运输、公路、农业、林业、电力、通讯等部门都要实地勘查,提出切实可行的灾后重建项目,积极向上报送。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和监督,防止挪用、挤占救灾款物,确保救灾款物全部用于灾民安排和灾后重建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灾之后过紧日子、共渡难关的思想观念,厉行节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救灾复产、重建家园工作上。

灾后重建和生产救灾工作将纳入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内容,三是确保督促检查到位。市委、市政府决定。并继续保管和执行市级班子成员挂点督导各县(市、区)各级工作组巡回督查的工作机制,重点由防汛抗洪转向对灾后恢复重建各环节进行督查。对那些恢复重建措施不力、进度缓慢而导致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工作主动的要通报批评;对在重建工作中因责任不到位而造成损失的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通过督促检查,促使各地、各部门自觉抓好灾后重建及生产救灾工作,确保灾区生产正常,经济增长,社会稳定。

更是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的检阅。坚信,同志们经受了防汛抗洪斗争的严峻考验;灾后重建和生产救灾的全面开展。只要继续发扬连续作战、不怕困难的抗洪精神,全力以赴,争分夺秒,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夺取灾后重建及生产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上一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讲话词 下一篇:院长创评活动动员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