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12 10:39:05

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

摘 要:本文首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监督机制 动态监控系统 基础数据库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在宏观调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内容之一。所谓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统一账户,实现体系管理,并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专户,逐步建立并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1.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其核心内容是要建立国库的单一账户体系,实现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的账户体系中;通过单一账户体系集中支付,从而实现财政资金零余额的清算制度。

1.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原则

首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坚持规范操作原则,及要求合理确定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要求所有财政性资金按规范的程序在单一的账户体系中运行。

其次,监督原则,在改制度中,要不断增强财政收支活动的透明度,使财政的收支整个过程都处于有效监督管理之下,从而报账资金安全。

另外,高效运转原则,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现财政、银行以及网络等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改变现行财政性资金的缴拨方式,减少资金的拨付环节和流程。

2、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遇到的主要问题

2.1、财政监督职责不清

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缺位”、“越位”以及职责“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监督工作缺乏全面与层次性,例如,我国财政部门对财政支出的监督检查往往集中在财务收支问题的检查和处理上,而忽视了对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导致财务监督工作有所偏离;第二,缺乏微观监督和再监督,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财政监督的工作重点逐渐从偏重微观经济监督向宏观经济监督的方向偏移,使得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等间接监控的经济事项监督有所弱化,导致微观经济监督中出现了一些死角或盲点。

2.2、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缺乏明确的分工和有效的配合

在我国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中,除了财政监督之外,还有审计监督、人大监督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等。在监督实践中,这些监督机构缺乏明确的分工和有效的配合,使得在监督环节中出现重复检查的现象;同时,对于同一事项,也会出现多部门进行监督的现象,无论是从监督效果还是监督效率上来看,这些现象都有待解决。

2.3、监督机制缺乏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

新时期,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离不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尽管目前我国在财政监督中已经陆续应用到了信息技术,“金财工程”、“金税工程”等电子政务工程虽然已经启动,但在监督机制中,仍然存在着信息不顺畅、反馈不及时的现象。因此,加大信息技术的支持,势在必行。

3、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的建议

3.1、建立基础性的数据库,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国库集中支付监督中的作用

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的监督,其财政管理和监督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的数据来判断,因此,在监督、管理和绩效的评价中,应该加大对定量分析的重视,构建一套覆盖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监督及考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要求能够支撑到部门的预算、国库单一账户的收付以及政府采购等;同时,也能够实现财政资金的支付环节达到标准化、流程规范化以及操作的智能化。通过这种基础性数据库的构建,在很大意义上实现对了财务预算执行的规范管理,从而提高了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水平。

3.2、明确财政监督主体的明确分工与相互配合

在国库集中支付体制中,应该积极加强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责,形成明确的分工和相互监督体系,审计部门应该加强对管理工作水平和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督和检查;财政部门应该积极围绕财政资金的管理活动展开必要的监督工作,从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等环节相结合,并达到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双重效应。

3.3、加强对公共支出的财政监督

我国的财政管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收入、轻支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从而造成财政支出膨胀,加重财政困难。因此,在国库集中支付体制中,应该将财政部门的监督重点放在财政资金支出使用的效益方面。在业务机构和专门监督机构中分工协作,实现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在财政收入中,其监督可以移交到税务和审计部门中,财政部门可以通过间接监督的模式,实现对监督机制的有所偏重。

3.4、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监督管理

我国财政管理中,预算编制一直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在国库集中制度体制中,应该在预算编制项目中给于适当的调整和完善,提高财政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增强预算编制的法律效力,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编制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一方面,加强对各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不仅要对预算编制过程中弄虚作假的部门或单位给于严厉的制裁,还要对主要的负责人进行合理的处分;同时,加强对预算编制所使用的基础数据进行监督,及时对基础数据库进行反馈。

3.5、建立资金支付动态监控系统

资金支付动态监控系统,其总体要求应紧紧围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来实施,以建立财政资金收付实时监控为中心,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方式,不断强化财政监管中的现代财政资金支付监督管理模式。进入21世纪,通过高科技和信息化技术来开发建设信息资源,进而扩大信息资源交流,构建全面的电子信息网络,实现信息最大化的共享,达到随时掌握财政支出情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颜爱丽.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建设[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03):85-86.

[2]王庆柱.我国国库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0,(01):112-114.

上一篇:浅谈中职会计电算化的文化基础教学问题 下一篇:用说明文教学生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