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计算机教育之信息素质教育

时间:2022-05-12 05:46:13

浅析高校计算机教育之信息素质教育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即将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工作的高校学生来讲信息素质也成为了当今热议的一个话题。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信息素质谈起,结合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符合当前信息时代需求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素质 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素质教育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工作和生活信息化也在不断渗入。信息时代与过去不同的是除物资能源外另一个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信息的掌握和应用使得更有效的物资和能源的快捷获取。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不断的改变这我们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加快信息建设的同时根本是同步加快信息教育的步伐,使得教育和社会信息需求保持同步。计算机教育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故计算机教育直接影响到国家信息时代的进步和更新。所以,加强高校计算机教育之信息教育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当前高等教育非常之重要的任务。

1、当代大学生应该拥有的信息素质和能力

第一,信息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信息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过程。通过信息素质的学习一定程度后可以掌握获取和利用信息高层次能力要求,也是独立生活、工作的前提。高校信息教育应与学生学习专业为依托,结合计算机基础、网络知识,注重应用性的信息知识的结合。

第二、计算机素养需不断加强。计算机素养是指在专业领域有效的使用掌握的计算机相关能力。计算机素养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而是一种知识应用的能力。很多高校学生考取了计算机相关的等级,而计算机的应用操作能力却非常差,没有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在工作和生活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计算机素养必须在以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操作和与学科间相结合的应用的能力培养。

第三,信息素质以计算机能力为基本要求,而高于计算机能力的培养目标。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以及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计算机正在不断的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计算机为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于未来世界计算机的贡献尚难以预料,当值得肯定的是会越来充当重要的角色。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将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从而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至于被社会淘汰。

2、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于信息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而作为高校计算机的教育的重要性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我过长期以来计算机教育只作为一门技术课程对待,这样的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只注重肤浅的表面,而没有和学科,没有和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影响了大学工作后的信息素质,从而影响其发展。当前许多高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还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教学标准误区

当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以国家、省计算机等级为标准,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率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专业性的计算机能力考试,能后正确的反应出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程度。而各个学科之间对计算机的要求是不一致的,社会也对不同学科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而高校把计算机等级作为计算机能力的唯一的标准。这就使得学生更加注重计算机应试能力,当其专业领域计算机知识未必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第二,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每个学科基本一致,在教学内容上都是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表格、基本的网络操作;在课程衔接上基本不和中学、初中、学习计算机课程接轨,这就使得很多学生重复的学习之前在中小学学习过的内容;在课程安排上大部分课程安排在大学第一个学期,后面基本没有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对于非计算机类学生来讲就没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的学习;在与各学科联系的计算机能力培养上基本没有安排相关的课程,例如教育类的学生应该开始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计算机课程。

第三,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计算机教育作为注重操作能力的课程,不少高校计算机课程由于各种原因还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学习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语言等课程。不少学生还是靠填鸭式的发生接受着计算机课程的教育。

第四,教师的结构失衡

高校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而在计算机课程教育方面,还面临的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教师结构不合理。许多高校计算机教师很大一部分都是有其他专业改行而来,并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缺乏系统的计算机学习。计算机学科作为日新月异的学科,大部分教师缺乏计算机新知识的更新和补充。

其二,收入不合理,造成人才流失。高校教师作为培养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石,充当着重要的较色,而目前高校教师的收入较低。面对目前的社会压力,以及外面的待遇的反差,很多高校教师不得不放弃教育工作。而有些老师虽然在编,但为了个人收入,把学校工作作为了第二职业,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

其三,学生缺乏正确学习方式。目前高校学生很大一批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表面看似很感兴趣,实则沉迷于游戏、聊天、不健康内容,或者沉迷于“黑客”技术。忽略了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最终无果而终。而对于学校而言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3、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作为信息素质能力培养基石,肩负着国家未来命运。在计算机教育方面在于对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而不局限于简单技术操作的学习,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课程的特点,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其次,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再次,建立高校合理的教师队伍,高校不仅要选择好教师队伍,并且要维持好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最后,高校应该加大对硬件的投入,增加、更新计算机机房的建设。结合以上几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大学生乃至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上一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徐安凤.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探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谢柏青,张铭.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

上一篇: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下一篇:数学教育与幼儿智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