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实物命题画写生法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12 05:28:18

大班实物命题画写生法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就大班实物命题画写生法进行了初探,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题的提出。二是大班幼儿写生能力现状调查。三是在写生活动过程中,我们还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关键词】大班幼儿写生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绘画是幼儿园美术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的种类有命题画和自由画两种。

命题画就是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明确要完成的某种技巧任务和教育要求,幼儿按指定课题完成作品。命题画也有两种:即实物命题画和情节命题画。在实物命题画中,幼儿必须学会抓住所画对象中最一般的东西和外形,进行较详细的分析。这个过程不仅有视觉、感知觉和肌肉运动参与,还伴随着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一种把感性形象和一般普通性概念融合在统一认识中的分析思维活动。它是幼儿情节命题画和自由画的坚实基础。

从目前幼儿园实物命题画的教学方法来看,仍然是出示范画、示范讲解、幼儿临摹三段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明显,主要有:一是用临摹替代了幼儿观察。二是忽略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绪体验。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大班实物命题画的写生画法”,即让幼儿面对实物,通过写生,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形状、色彩和空间感觉。

二、大班幼儿写生能力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我市公、民、厂办三类幼儿园10个大班303名幼儿。

2.调查方法。静物写生——布置好一组静物;一只绿色果蓝,把上系红色缎带,一颗青菜,一根胡萝卜,白色背景布。教师指示语:“这里有篮子、青菜和胡萝卜,请小朋友把它们画下来。”

布置这组静物的用意:

(1)从幼儿熟悉的程度看,青菜、萝卜较熟悉,缎带、篮子其次。

(2)从静物造型的难易看,缎带、胡萝卜较易,青菜、篮子较难。

(3)从色彩难易看,缎带、篮子(原色)较易,胡萝卜和青菜较难(间色)。

由此看到,它们的难易程度是交叉的,几乎可以排除不均衡现象。

3.结果和分析

(1)物体形态的百分率

从统计结果来看,幼儿中视觉型绘画人数比较大,除了青菜,其它三种形态的表现视觉型人数都超过意象型人数。这说明,在写生的形态表现过程中,大多数幼儿都希望表现与实物相符的形态,追求真实的效果,有一部分幼儿的静物写生也确实画得逼真、生动,他们已具备了写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

从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篮子的视觉型人数最多,而青菜的却相反。从形状上看,篮子是梯形,较简易,幼儿感知较多。而青菜则是不规则形状,较复杂,因此,可以说写生对象的形态与幼儿写生有密切关系。形态简单的易被幼儿所表现,而形态复杂的较难被幼儿所表现,但也不是绝对不能表现,在统计结果中,仍有36%的幼儿能够表现青菜的正确形态。因此,从形态上来讲,大班幼儿的写生有很大的潜力。

(2)物体颜色的百分率

从幼儿颜色的使用看,除青菜外,半数以上的幼儿都能正确使用,尤其缎带和篮子,颜色使用的正确率最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大红和淡绿的色相较容易辨别,明度又比较高。在日常绘画中的使用率较高,所以易掌握。而胡萝卜(桔红色)的颜色,平时绘画中幼儿较少使用,青菜根茎与叶的颜相相同(淡绿——深绿),只是在明度上有所差别,更不容易区分。因此,画成单纯淡绿和深绿的比例占绝大多数。关于其它颜色的出现,有些并非幼儿观察不仔细造成的错误,而是受幼儿对颜色喜好的影响。大班幼儿是能够比较写实地选择和使用颜色来写生的。

(3)画面布局的百分率

幼儿写生中以散点式透视法布局为主,这是与幼儿心理特征相关联的。幼儿的心理具有未分化性。这时幼儿还不会把三维空间的物体画在平面上,这种制约形成了表现上的问题,在画面中,幼儿表现上下左右关系时,通常不大懂得透视的方法,因此,出现了以上种种布局。

4.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在脱离老师范画的前提下,无论在写生的造型,还有用色上都有很大的潜力。因此,实物命题画的写生法是值得探讨的方式。

对象:京口实验幼儿园大班幼儿30名

过程:共进行八个单元的活动;

1.单个形体的写生

2.组合静物的写生

3.人物写生

4.动物写生

5.风景写生

6.综合写生

每单元都有两个课题,每个课题都进行两个阶段的活动:

1.感知积累阶段。即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手段,让幼儿充分感知写生对象的色彩、形态、结构、质地,从而加深对写生对象的认知。

2.实物写生阶段。提供实物让幼儿写生。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写生时,应注重环境和氛围的创设,还可适当增加情节,以提高幼儿情绪的积极性。

三、在写生活动过程中,我们还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观察欣赏法。要把瞬息万变、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尤其是写生画的过程,时刻都伴随着观察、判断。因此,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欣赏力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和欣赏,幼儿能够直接认识、理解和描绘对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无论在课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随时随地、抓住一切时机,训练幼儿的眼睛,养成他们观察的习惯,培养观察的兴趣。

2.活动感知法。幼儿对物体的质感、性质和形态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造型活动。因此,我们尽量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幼儿触摸要表现的物体,从而了解物体的质感,来认识物体的性质。在认识物体性质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注意到让幼儿认识物体的形状,而且是在活动的过程中让他们去认识。

3.情绪激励法。兴趣是一种内在动机,当美术活动能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时,他们对美术也就愈来愈感兴趣。适合幼儿能力的多种美术活动,丰富多变的材料和工具,都能使幼儿快乐地参加美术活动,并发挥他最大的潜能,在课题设计上尽量具有情节性和趣味性。在这些趣味性极浓的写生活动中,孩子们兴致盎然,绘画的积极性也愈来愈高。

4.自我评价法。由于幼儿的造型活动,受着心理特点的制约,因此,教师切不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妄加评论幼儿的作品,尤其是画面布局,不能把成人的焦点透视法强加给幼儿。因此,我们认为给幼儿自我评价的机会,有可能让教师更多地了解作画者的思想感情。我们不赞成“放任自流”式的评价,也不赞成“强加于人”的评价。幼儿绘画必竟不同于成人的写生,逼真并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从实物命题画的定义,我们就不难看出这一点。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评价的标准,协助幼儿作好评价。

上一篇:板房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看护论文 下一篇:我国宪法权利的限制完善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