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妹:不改劳模真本色 勤俭踏实过日子

时间:2022-05-12 03:31:24

黄宝妹,1953年成为第一批全国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先后7次被评为上海市、纺织工业部和全国劳模;3次出席国际会议;8次受到主席的接见。从1954年到1960年,《人民日报》47次报道黄宝妹。而作为媒体宣传的热点人物,劳模黄宝妹的事迹和大幅朴实美丽的照片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1958年,著名导演谢晋根据其事迹拍摄了同名电影《黄宝妹》,她在影片中亲自饰演黄宝妹,成为了工人明星和那个时代的时尚偶像。

在和黄宝妹老师通电话的时候,就听到她爽朗的笑声;真正见面时,一头银发的她神采奕奕,十分健谈,很难想象她已经83岁了。

电影往事“浪费胶片,真是罪过”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的纺织产业是国家工业的重要部分。应总理指示,上海决定拍摄以黄宝妹为中心人物的电影《黄宝妹》。接受任务的天马电影制片厂厂长曾经和黄宝妹一起去北京开过会,知道她平时喜欢跳舞、唱越剧,就建议负责拍摄的谢晋导演找黄宝妹本人演出。谢晋导演一开始还犹豫,是不是找专业演员更好,但还是跟着十七棉纺织厂的领导来见见黄宝妹,也没说来访的目的,闲聊了半个小时就走了。结果消息传回来,谢晋导演说:“肯定要她自己演!”

一开始试镜头,是站着不动拍张照,那还好应付。等正式开拍了,“预备开始”成了黄宝妹的“紧箍咒”。导演一发令,她手和脚就像被捆牢了,从门口走到玻璃窗前擦窗的镜头,短短几十米的路,一个上午拍了8次也没过关,耳朵里只听到胶片随着机器“吱吱”转动的声音。她满心愧疚,那真的是浪费啊!

评上劳模,就是因为黄宝妹在纺纱时“浪费少、产量高、接头快”。结果真的到车间里拍摄的时候,她连擅长的“接头”也做不来了。多做几次不是问题,可每次做错,镜头一走,不又浪费了胶片嘛!

黄宝妹打起了退堂鼓:“导演,这样浪费不行,您还是换人吧!”谢晋导演脾气很好,也没有架子,对第一次拍电影的黄宝妹很是鼓励:“没关系的,你就别管我们,你做你的,我们管我们拍,当我们不存在。”

那个年代,科普工作还不到位,当时有传言说“拍一次照就仿佛被吸一次血”。黄宝妹忍不住问谢晋导演:“那拍电影是不是也会被吸血?”导演哈哈大笑:“怎么可能,要是吸血的话,电影演员的血老早被吸光了呀。”

这部电影前不久在曲阳社区里重放的时候,来了很多大学生和外国朋友一起观摩。一位美国朋友问她:“大姐,很难想象,你们怎么会像电影里那么努力工作的?”

黄宝妹自豪地说:“电影一点没有夸张,那时候厂里的每个人都是这样发自内心地拼命工作,也没有怨言。很多人不顾家里,常常日夜都在厂里,我们上夜班的早上六点下班后开小组会,八点上日班的干部已经来了,还来参加我们的小组会。从那时候过来的人,都会被自己当初的青春活力和满腔热情所感动。”

发挥余热“从点滴小事做起”

退休后的黄宝妹,身上仍洋溢着这种热情。她曾和几个老劳模一起办了个劳模公司,赚的钱都用于为劳模服务,比如过年、过节搞活动,旅游……黄宝妹一直工作到76岁,现在,她常参加社区的各种大小会议,每周四去沪东工人文化宫的劳模之家和劳模们相聚,唱唱歌、跳跳舞,前一阵子还一起学习了十的精神。凡是能出力的,她肯定不会推辞。

在公交车上,黄宝妹还经常让座。“现在有些年轻人不太好,一看到老年人上车,就装睡觉或者低头玩手机,假装没看到。我又不好叫他们让,那我就自己让。人家看我一头白发,不好意思坐,我就说,虽然我年纪比你大,但是身体比你好,你放心坐!有的小年轻看到这样会不好意思,也站起来让座了。”

黄宝妹现在仍很关注“不浪费”这件事。天冷的时候,早上要用热水刷牙,她总是从盥洗室拿了杯子,到厨房的热水瓶里装一点热水用。“不是舍不得水费,而是太浪费资源,水龙头一开,热水么只用了一点点,冷水要浪费掉许多,太不环保了。”

虽然在小处从不浪费,但对于用钱,黄宝妹并不“小气”。她说,既然是一家人,钱不能看得太重,感情要放在第一位。他们一家人用钱不分彼此,你有钱用你的,我有钱用我的。家里买大件的东西,她总是乐得自告奋勇多出一点。“我们的钱总是要给小辈的,他们自己也有小孩,未来的路也长,压力负担什么都比我们大,现在把钱给他们用,他们也开心。否则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把钱藏牢,自己受累不说,等百年之后,还要被孩子埋怨小气,何必呢?”

反倒是家里人希望她自己存点钱,说老年人都有存钱养老的习惯。但她自己用钱的意识很“新潮”,钱不必多藏——用剩下了再存银行,别还没用就去存了,那肯定不够用。

她相信,只有小事、小家都从小处和谐起来,大社会才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四代同堂“教育宝贝重孙女节约粮食”

说到家里人,黄宝妹一脸幸福。他们一家七口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包括黄宝妹夫妻俩、儿子媳妇、孙子孙媳妇,再加一个读三年级的重孙女,真正的四代同堂。每天晚上吃饭,就是一大桌人。黄宝妹和孙子都有房子,但大家全住到儿子家来,图的就是一家人热热闹闹。

客厅里大棵的圣诞树和展示柜上各种小玩具,无不看出这个家庭对重孙女浓浓的爱。小姑娘是家里的开心果,总是给黄宝妹带来欢声笑语。她很擅长跳拉丁舞,喜欢拉着黄宝妹在家里嘻嘻哈哈转,黄宝妹还教她哼唱沪剧,两个人好不热闹。

现在孩子学习辛苦,小姑娘每天晚上做功课都要做到九十点钟。黄宝妹想让她休息一下,小姑娘仍然“埋头苦干”。黄宝妹就说:“你要是不和‘太太’讲话,‘太太’要到敬老院去了。”小姑娘一听,马上停下来,缠上黄宝妹:“不行的不行的,那怎么行呢!”

老伴到了冬天要吃膏方,平时都是黄宝妹为他准备打理的。前一阵子,一家敬老院邀请几个老劳模去参观体验。黄宝妹对媳妇说:“我过几天到敬老院去,你帮爸爸把膏方调一调。”小姑娘在旁边听到了,一脸凝重:“‘太太’,干嘛,你这是要去几天啊!”黄宝妹说:“两天。”小姑娘马上喜笑颜开,如释重负:“哦,那还是可以的。”

黄宝妹说,现在家里都只有一个小孩,在他们家还是六个大人加一个小孩,不可能不娇惯一些的,但是该做的规矩一定要做好。黄宝妹不允许浪费粮食,她一直教育重孙女,饭碗里的米粒不能剩,农民种田很辛苦的,浪费实在是可惜。有时用筷子吃饭,小姑娘饭粒捡不干净,就一定要让她用勺子刮干净。在黄宝妹的督促下,重孙女的碗底一直干干净净。

婆媳关系“不吵架的秘诀——‘秋后算账’”

儿子媳妇现在也都退休了,现在家里有两对退休夫妇,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黄宝妹不无得意地说:“我和媳妇几十年处下来,从来没吵过架。”况且“家中无大事”,真的要吵,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又何必为了小事多浪费力气呢?

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矛盾摩擦也是难免的,但她有一套自己的主张,就是“秋后算账”——这可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而是让一家人亲密无间、不吵不闹的好诀窍。这个诀窍的关键在于“要算快算,只算一次”。所谓“秋后”,就是万一有了矛盾的苗子,大家都别当场把话顶回去,事后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拿出来讨论;所谓“快算”——想说这件事也别隔了太久,憋在心里成了陈谷子烂芝麻,这可不行;而“一次”是说一件事讲过一次就算数,别记在脑子里念念不忘,下次遇到别的还把它拿出来说,就没意思了。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儿子谈到自己血脂有点高,黄宝妹就说家里有药,叮嘱儿子一定要吃。媳妇说:“药就不要吃了,平时饮食方面注意点就可以了。”孙媳妇也随口说了句:“有病又不是靠吃药吃得好的。”一下子搞得黄宝妹很郁闷。这算是冲我咯?但是她知道这句话可不能马上说出来,否则一来一回肯定要吵起来了。

第二天,她向媳妇“坦承了”昨天的心思,说自己后来心平气和地想想,媳妇和孙媳妇说的也有道理。说着说着,黄宝妹和媳妇两个人还凑在一起说孙媳妇的好话,说自家的孩子自己明白,小青年讲话就是这样,没什么故意要冲你、和你对着干的意思,可不能跟小青年计较上了。

黄宝妹以身作则的好长辈形象,无疑给这个和谐小家庭带来了极为正面的影响。家里小辈对黄宝妹也是如此,尊重之余不忘平等,孙子孙媳妇要是觉得她说得不对了,绝不会当场和她争执,而是过两天来跟她说:“奶奶,您前两天那个说得不太对哦。”黄宝妹也会冷静理智地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互相体谅、宽容对方,家里真是想吵也吵不起来。

黄宝妹对媳妇更是赞不绝口,媳妇今年62岁,几十年如一日,对上对下都照顾有加,对孙子、孙媳妇、重孙女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每次出去玩,儿子媳妇总是塞钱给她,她并不缺钱,但这种心意、这份情,她都记在心里。出去开会晚了,孙子总是主动要去接她。一次,她说好自己坐车回来,结果孙子“先斩后奏”,开车去等着,再让妈妈给奶奶打电话,就是为了让她拒绝不了。黄宝妹说,一家人处得好,可不是一个人做得好就足够的。

保健秘笈“万步走助我身体好”

每天上午锻炼,黄宝妹要走1小时20分钟。这不是一般的走,而是快走。她自己戴表计时,1分钟120步左右,快的时候可以达到130步/分钟,要是降到100步/分钟,那就太慢了。

从她家步行到杨浦公园,要20分钟,大约可以走2500步;在杨浦公园里逛一圈,又是2500步,她走两圈,就完成了5000步。走完两圈,到河边休息一会儿,和大家一起跳跳舞说说话。黄宝妹擅长跳的是从前的三步、四步舞,现在还兴致正浓地跟着大伙儿一起学跳伦巴。跳好舞,从公园步行回家,又是2500步。这样每天可以快走一万步。

这样快的步速和强度,别人听听都感觉有些辛苦,其他人跟她一起走,都跟不上她。但是她完全没有勉强自己,走起来脚头很轻,走完也不喘。最近几次身体检查,血脂、尿酸等等指标都降了下来,在她看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走路。

除了走路外,黄宝妹对饮食也很克制。她本身不挑食,什么都喜欢吃,他们家一大桌子人吃饭,每天晚上都有十来个菜,有荤有素,非常丰盛。但再喜欢的菜,她都吃得很有节制。如果今天晚上吃了一块排骨,肯定不会吃隔壁碗里的油面筋塞肉了,真正做到“迈开腿、管住嘴”。

年轻的时候,黄宝妹曾是和中央首长跳过舞,穿上苏联的布拉吉(连衣裙)让中国了解世界,穿上传统的旗袍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时代偶像。

如今她乐享天伦,过着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依然不改劳模本色,时时处处充满活力和干劲,堪称和谐社会的楷模。

上一篇:老年患者的骨科护理 下一篇:粉丝烹饪好方便 慢炖快炒爽滑妙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