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5-12 01:37:57

浅析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本文分析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所出现的令人堪忧的现状,诸如文本的弱化、文本的泛化、文本的偏离等,从立足文本的基础上阐述如何进行阅读课堂的拓展教学,让拓展教学发挥特有的作用。希望语文课堂实在有效,更能彰显语文所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文本拓展对策

课改实施多年来,拓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课堂更是走在前列。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教学曾一度在视导检查听课评价活动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拓展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很多时候,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就抓住文中某一点进行拓展,这样的课完全失去了语文课所特有的语文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理解“语文”两个字的内涵。词典解释:(1)语文就是语言文字;(2)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我认为语文课首先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其次是文学及文化的学习。

一、语文课堂上的拓展教学的现状

(一)文本弱化。

语文阅读教学源于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而文本的拓展只不过是为扩展教学内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要立足文本,用好文本,注重拓展的内容,一定要围绕文本的重点和难点。我就有一次失败的教训,在上《水浒传》专题阅读课上,我将电视剧《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集放给学生看,学生的确享受到视觉冲击,但阅读教学中强调的学生与文本对话丝毫没有涉及。这就是只注重拓展而忽视文本的结果。就文本阅读而言,任何文本的意义都只有通过文字的阅读来实现。连文本都不读,怎么来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怎么来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从此我深刻认识到:一定要立足文本,用好文本。

(二)文本泛化。

我曾经听过《甜甜的泥土》这节课。课上教师先针对课文提了几个问题,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学习小组之间交流问题的答案,教师点学生回答问题。但后半节课,教师通过谈“离婚给孩子带来伤害”的话题,来让学生谈谈自己与父母的感情,又以“亮亮”同学的角度劝他要离婚的父母等。这样拓展文本,对语文教育来说是可怕的,完全泛化了文本。

(三)文本的偏差。

学生是教学对象,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然而学生因缺乏生活的阅历,缺少知识的积累,缺少文本朗读的方法,对于文质兼美的文本和文本背后的作者的了解存在明显不足。然而大多情况是,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拓展,反而背离学生,背离文本,为了拓展而拓展。结果,有了形式却没有效果。有位教师在上《小石潭记》时,花很多时间对“贬谪”的话题进行深刻探究,而这篇文言文的重心应是不同于现代白话文的语言特点,这才是文言文教学重点,更为严重的是,把本应在课堂上的诵读漏掉了,这也是教文言文的致命伤。

脱离了文本去拓展,热衷于搞游离于文本之外花哨的教学技巧,这样的阅读教学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上海语文特级教师孙宗良说得好:“拓展是为了回归文本,拓展是为文本服务的,它是调味的,不是主食呀!”

二、改革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的措施

(一)扣住精彩文段,获得语言。

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积淀、获得语言的意识,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如重视学习修辞。修辞用得好,说话写文章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在教《老山界》一文时我扣住第22段:“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口井……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山间夜景及山间独有的声响,据此引导学生进行了仿写的拓展训练。

(二)扣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感知文本,理解文本,可以以句子作为切入口,去感受人物的形象,领悟人物的情感,准确地把握作品重点。扣住文中关键词句进行拓展,鼓励学生读懂语句,进而读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我曾听过《散步》这节课,教师为了使学生理解文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设计这样一个拓展环节: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你母亲眼中的世界是什么,为什么有差距?从学生的内心体验来感受世界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于是教师问道:“文本中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何深刻含义?说说你的感悟。”有相当多的学生谈到了“在作者的心中,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是最重要,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关注”。这位教师的拓展既是文本主题的自然延伸和深入,又给了学生触摸心灵拥抱感情的机会,是一次人文的教育和熏陶。

(三)扣住悬念,训练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扣住文本的空白是进行拓展教学创造性训练的一种好形式。这种空白令人遐想,因此教师应紧扣住空白点展开拓展,进行训练,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1.续写。情节是表现人物、体现情感、反映主题的重要因素。因此抓情节进行续写的拓展,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在教《窗》这篇小说时就采用了这种办法,小说最后写道:“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并没有病友死前为他讲的美丽的公园,湖里漫游的天鹅,一对对情侣,玫瑰花,牡丹花,网球场……这时,让学生去想象,续写“他”这时的心理活动,“他”的结局。学生在合情合理的“续编”中加深了对真、善、美的理解,对假、丑、恶的唾弃,从而更好地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2.改写。对课文的改写也是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结局,从而达到拓展目的。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假设:在游船上遇到的是发财的于勒叔叔,菲利普一家会怎样表现?让学生根据这对夫妇的个性合理地想象,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扣住主题,归纳拓展。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材中某些相似主题进行归纳拓展,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主题的共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比如教《岳阳楼记》时,我将其与《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相比较,体会三位作者对待仕途挫折的胸襟及人物的理想抱负。进行这样一个主题归纳的拓展训练,不仅训练了学生对文本的整合和深化能力,而且使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进行拓展,我们应当反思,应该坚持以文本为本这个原则。语文课的拓展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这也是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的原点。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引导学生从语文的理解与运用角度去拓展,让拓展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真正的作用,这才是语文教师应追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语文自主阅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 下一篇:数字短片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