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 乐起来的课堂

时间:2022-05-12 01:22:41

生活中的数学 乐起来的课堂

一、教学背景

数学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应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现存的知识环境出发,享有一定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真正认识数学要亲身体验数学活动,要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数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说明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融入生活呢?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数学更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数学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教师唯有积极主动地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探索数学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掌握数学。

二、教学现状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时间这个概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不陌生,但也不十分熟悉。尽管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但是,要想让他们全面地认时间、看钟表,就必须有教师适时适当的引导,教给他们认钟表的方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与人们活动的联系,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将生活常识数学化,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学生对自己每天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等作息时间比较熟悉,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的存在,并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学习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关于时间的初步感知,并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已有经验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丰富和提升。

三、实施步骤

1.过程框架设计

创设情境 情境导入

观察交流 认识钟面

合作探究 认识整时

回归生活 解决问题

2.片断效果

(1)情境

上课开始播放课件:睡得正香的明明,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闹钟声惊醒,睡眼朦胧的他起床穿衣。这个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如身临其境,平时的他们就应该是这种状态。在日常生活中,钟表可以约束自己,形成r间观念,让学生做一个有自制力、守时的人。在听、看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了解钟表知识的内在学习动机,为他们探索新知识做铺垫。

(2)制作钟面

在制作钟面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圆形和长方形的纸板以及长针、短针,要求分小组制作钟面。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思考这几个问题:钟面上有什么?有几根长针,几根短针?有多少个格?如何表示数字?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选择和判断。我在关注各小组学生合作的同时,深入到各个合作小组,通过倾听、观察,引导学生选择、判断、归纳,形成一种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过程。

(3)认识整时

为了让学生主动发现整时时刻的分针规律,我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了整时时刻后,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这些时刻,在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教师、学生独立动手拨的过程中,去发现“分针都指着12”的规律,改变了以前让学生直接去观察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的教法。学生在亲身体验的情境中,积极自主地完成时针和分针位置关系的知识建构。

在引导学生用“明明几时在干什么”说话时,发现说到两个8时:明明8时在上课;明明8时在看电视。这两个“8时”有区别吗?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并总结出结论。在整个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发现不同的情境仅用“几时”表示某一时刻是不精准的,生活中人们口中经常提到的“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对于准确表达出不同情境所发生的时间更加清晰、易懂,只有将时间词汇和“几时”连起来,才能更准确地表示某一时刻。在这个充满情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而且获得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成功体验。

四、整体效果

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教与学的过程,开展切合实际的教与学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更主动贴近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数学。教师要抓住时间知识与学生熟悉钟表的资源优势,广泛选取生活中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素材,通过调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初步建构时间观念。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一直是在学中玩,玩中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上一篇: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与能力 下一篇: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课堂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