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农民奔小康

时间:2022-05-12 12:30:01

彝族农民奔小康

四川西昌市广大彝族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靠勤劳致富奔小康,过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

团结村因地制宜大发展

西昌市四合乡团结村桑坡西面的河沟旁及二半山区,有4个村民小组,总计农户480户,有人口2200人,耕地1200多亩,其中水田120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这里离西昌城近,就一个小时的路程。虽然商品生产信息灵通,但交通不便阻遏商品生产发展,而且全村人畜饮水困难,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撑条件。2008年西昌市委、市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修通道路,又拨款补助修建自来水厂,为促进生产发展创造了条件。

广大彝族农民把种植蔬菜作为致富的好门路,大春在地边种植南瓜、在地上种白菜,生产出来运到宁远桥农贸市场来卖。收完玉米后在旱地上种植一季冬豌豆,每亩投资200元购买1包复合肥、15公斤豌豆种,种后只需加强管理,12月份就可收获上市,亩产鲜豌豆500公斤,产值可达800元以上。近年来青豌豆畅销,效益好调动彝族农民种冬豌豆的积极性。2010年9月份,广大彝族农民开始种植冬豌豆,种植面积达1000亩以上,随着蔬菜价格普遍上涨,冬豌豆产值有望达到百万元。

该村彝族农民把养母猪作为致富的好门路,家家户户都养母猪,有240户养母猪2头以上,靠卖仔猪增收,如旱五组彝族农民巴且乌支家养母猪10头,每年出售仔猪200余头,收入4万多元。团结组彝族农民吉石木呷全家5人养母猪3头。年出售仔猪50多头,如今养母猪3头、架子猪3头、仔猪13头。由于发展生猪产生大量粪便,为粮食生产提供大量的肥料,今年该村水稻亩产达600多公斤,玉米亩产500公斤以上。

每天,400多名中青年妇女到西昌城做生意挣钱,他们早上来到西昌城、贩卖水果、蔬菜、家禽等品种。每天能挣30元以上。下午回家做家务、种田、养猪。农忙季节在家种田,农闲进城做生意。部分年轻男性到工厂打工挣钱。一年下来,整个收入在300多万元左右。

团结村的彝族农民在发展商品生产的道路上各显神通。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如今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大变样,有的新建楼房,大部分农户用上了各种家用电器,穿的讲究样式,吃的讲营养。广大彝族农民过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

谌堡村荒山造林效益好

西昌市高草乡谌堡村有38户农民承包4200亩荒山,种植上直杆兰桉、每年蒸桉叶油来卖收入近10万元。

1998年凉山州林业局把高草乡作为荒山造林的示点来抓,利用世界银行资金贷款,种苗技术上给予指导。经过规划决定种植直杆兰桉树,该树种生长快,桉叶可以蒸油来卖。在动员全乡农民承包荒山造林后,谌堡村有38户农民承包村境内的4200亩荒山,当年按设计方案挖穴定植,并施复合肥作底肥,在雨季期间种下直杆兰桉树苗,种后加强管护,给树苗中耕松土、除草,为苗木生长创造了良好生长条件。经过13年的管护,以前的荒山全部披上绿装,直杆兰桉树生长健壮,郁郁葱葱。每年冬春季,农民们将桉叶剃来蒸桉油卖。每亩可收入200元。该村6组农民刘勇承包70亩荒山种上直杆兰桉树。今年春季利用桉叶蒸200公斤桉叶油,每公斤售价为100元,卖油收入2万元。承包荒山造林不仅绿化了荒山,同时又开辟了致富门路。

上一篇:文化流动不是轮流坐庄 下一篇:政策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为何锁定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