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稳定观的构建

时间:2022-05-12 10:54:00

浅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稳定观的构建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稳定。在维稳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以科学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稳定观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背景;稳定;构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028-02

一、要努力探索动态平衡、相对有序的稳定模式

正常的社会秩序并不是绝对稳定的状态,需要在社会矛盾凸显过程中,通过不断磨合而逐步达到契合,如此循环往复,形成社会管理发展和内在变迁的逻辑过程。树立动态平衡、相对有序的科学稳定观,突出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社会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现象,并在不断开放、创新过程中被有机整合为一个动态发展的社会稳定系统。这种稳定模式要求以发展为根本,以公平正义为保障,坚持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创新,通过改革创新促进社会稳定,其着力点就是创新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从目前社会管理的主体来看,首要任务是要建立资源下沉、重心下移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管理干部在基层办公,并要充分整合基层资源,将那些有社会公益心、工作责任心的基层群众团结起来,组成一个工作团队,全覆盖地深入社区开展群众工作。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此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组织、群众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初步实现了单一依靠党政内部力量到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转变,社会管理力量得到了有效增强。但是很多地方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透过表象看本质,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导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群众。作为创新社会管理主体——政府,在达成上述必备条件的同时,要切实将站稳群众立场,做好群众工作当成下一步重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要善于深入群众,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走到群众中去做工作,才能有效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和维护稳定的主体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深入群众,怀着朴素的感情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通过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善于发现和体察民情民意,尊重民本位,放下官本位,真心帮助群众,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怨气大的利益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用群众眼光看待问题,从群众立场处理问题,把群众遇到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用自己辛苦的工作赢得群众的发自内心的尊重。要不断提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水平,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党员干部要放低姿态,把自己和群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做到视群众为兄弟姐妹,避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习惯性地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不良作风,遇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杜绝主观判断,要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辩证观点,花些大气力掌握实情,把握舆情,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

二、要不断完善利益均衡、矛盾化解的稳定机制

社会层面的深化改革必然不断引起各阶层的分化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进而产生大量的社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因此,要在机制、体制、制度方面寻求有效途径,建立包括利益引导、利益约束、利益调节、利益补偿等方面在内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要着力建立有效的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断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相应建立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断检验非常时期社会能经受起风险的考验,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代价恢复社会秩序。

从政府层面,要不断听取民声民意,畅通民意反馈渠道,把群众的心声和呼声真正地吸纳上来,着手从科学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在制定政策的前期,必须要考虑到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拘泥于眼前的局部利益,要把政策的执行期延长些,坚决避免刚刚出台的政策就产生不良社会反响。要充分发挥政策研究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选择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政策研究课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从制度制定层面坚决杜绝拍脑门、拍大腿的官僚作风,使得在制度设计上就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政策执行层面,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和准确掌握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坚守政策底线,坚持用政策教育和引导群众,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解决问题,坚持耐心说服、积极调解,对群众正当合法的诉求及时认真地按照“三级终结”程序处理落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耐心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让群众知道、了解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态度和决心,努力赢得群众的信任。在矛盾调处机制方面,必须始终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热切关心群众“最盼、最需、最怨、最急”的事情,坚持“渠道畅通、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着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化解突出矛盾问题。要坚持“领导牵头、开门接访、提前化解”的工作思路,向群众证明在解决突出矛盾纠纷问题上的坚决态度,在此基础上,要扎实推进“耐心开门接访、主动出门走访、及时登门回访、认真关门解访”的模式,对于不稳定群体和个人,要认真组织风险评估,做到“先期预警、超前预判、提前化解、周密防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正确把握化解原则,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引导,逐个落实责任人,逐项落实稳控措施。

三、要持续夯实民主法治、创新管理的稳定基石

社会矛盾是无法彻底消除的,我们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阶层的所有利益需求,这个必然规律要求实现社会稳定,不能脱离社会控制与管理,必须采取民主法治的治理模式。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人们逐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大力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从民主法治角度来看,在法治框架内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整体和谐稳定的落脚点不是突破现有法律的界限,而是更好地落实法律,在法治框架内扎实推动各种创新举措的落实。近些年来,有些城市和国有特大型企业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就业与再就业、农民工讨薪、国家重点项目征地占地等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体现了地方立法对国家立法的有益补充。从当前的社会舆情和网络舆情的总体反馈情况来分析,人民群众通过更为便捷的网络平台,表达各类诉求,维权意识、参政意识、议政意识较以前有较大幅度增强,对政府、国有企业的政策制定出台及执行有不同层次的反应,有的很中肯,有的很偏激,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舆情大环境下,切实以法律手段加以引导和维护是夯实民主法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必要途径和手段,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一味地、毫无底线的妥协,既是法治观念淡薄的体现,也是对法治政府的一个亵渎,越是这样,越导致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爆发期存在的矛盾纠纷升级、发展的现象频发。因此,法律框架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妥善处理政府、国有大型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不断强化稳控措施,在地方党委、政府、企业和群众之间,通过联席会议、工作例会、领导干部下访等有效形式,形成全新的社会管理和维稳格局,真正将各项管理工作纳入到法治轨道上来。

四、要清醒认知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稳定之源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社会不稳定因素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其可实现程度之间差距的扩大,以及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落后于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我们所提出来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我们提出来的公平正义就是实现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心情舒畅、人心和顺、社会和谐。在制度层面的设计上,要突出体现约束功能和激励功能,不能一味地约束而缺少激励,要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规矩和模式,在体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找到与以人为本之间的平衡点。那么在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什么呢?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前进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直接取决于人的素质、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靠良好的制度和激励机制来引导的,没有一个好的制度,什么事情都无从谈起。第二,坚持维护公民权利,这是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基础。公民权利是本,国家权利是末,不能本末倒置,要从“人心和顺、社会和谐、环境和美”的角度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短期内需要人民群众作出利益付出的政策、制度需要设定相应的程序予以规范和约束,并且要根据不同形势任务的需要,动态修订有关制度和政策,兼顾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第三,要以群众意志为转移,检验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要清醒认知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地位,任何政策制度的思考都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摒弃官僚作风、办公室作风,深入到群众中,真正从直观上感受人民群众愿望和诉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和群体化,努力使制度设计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的关切,切实将人民内部矛盾降至最低。对于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如强拆、占用农民耕地等问题,必须要最短时间、最有力措施加以处理,善于抓苗头、抓萌芽,切勿把小事拖大,造成矛盾纠纷升级。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稳定观构建应是一个全局性、长远性、政治性的综合工程,在整个工程的构建中,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从公益宣传、政策研究、调查研究、制度体系动态修改、机制体制熟练应用等各个环节采取潜移默化的形式扎实开展工作,要坚决杜绝硬性施压、强制执行、违法执法等行为,重点要做好制度设计者的约束的管理,特别是在特别敏感时期和重点时期内,更要将人的权利、人的素质、人的生活质量、人的发展平台等等纳入到具体工作中,凡是群众不满意的坚决不做,凡是群众不答应的坚决不做,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中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注意协调和处理好社会各层面群众的具体利益和人民内部矛盾,以尊重人的权利、保障人的权利为依据,审时度势地掌握政策制度的出台时间节点,确保重大决策的平稳实施。

上一篇:论基于青年官兵心理特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 下一篇:“元芳体”,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