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成就人生

时间:2022-05-12 07:39:11

《了凡四训》是明人袁黄(号了凡)训诫子孙的四篇家训。作者将一生际遇感悟记述其中,叙事信实,论理精深,堪称近世中国不可多得的人生智慧书。晚清名臣曾国藩,21岁时受此书影响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晚清民国教育有“一书一训”之说,分指《曾国藩家书》与《了凡四训》,足见该书声誉之隆。

全书首篇“立命之学”记述了作者亲历的七十载人生起伏,发人深省,堪为醒世良言。

袁了凡幼时的家境很艰难,父亲去世得早,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不得已放弃举业学医。15岁时孔先生的出现,使他的命运从此改变。这是一位伟然若仙、能预知人事吉凶的老者,了凡母子与他相处经年,曾亲眼见证过他神准的卜算。孔先生告诉了凡,他命中注定是仕路中人,使他重返读书一途。此后了凡每次考试的名次都与孔先生的预料分毫无差。他还为了凡卜算终身运势:某考第几名,食廪几年,当贡几岁,贡后几年赴川为县令,乃至于寿终时日、一生无子,也都一清二楚。此后,整整20年间,了凡的遭际都与孔先生的预料分毫无差。这种千万人中不一二睹的难得经历,使了凡真切感受到命运的存在。

读至此地,读者不禁会问:这不是迷信吗?能是真的吗?笔者想,该书原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训,必定发于父子间最殷切的关怀,理应最少矫饰和隐匿,绝无诳骗之理;何况饱经世事如曾国藩,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第一本人生智慧书,想必其中必有过人之处。其实,我们观察周边人事,“命运”的命题一直都在:“性格决定命运”、“三岁看老”、“龙生龙凤生凤”、“富不过三代”等说法,都可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统计学等方法证得,是基于对人事“规律性”的把握获得的具有“预见性”的观点,这便是“命运”的范畴。

了凡35岁离开北京,到南京求学。在这里,他结识了云谷禅师,命运又一次发生转变。禅师见了凡20年来被宿命压得不得转动分毫,便对他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是《诗经》和《书经》的明训,告诉世人:命运不是天定的,是人自己创造的。了凡不解:道德仁义存于内心,力求或许可得;功名富贵身外之物,20年来我百索莫得,怎能说是“求在我”?禅师让他反思不登科第与不生子的原由。了凡想了很久,果真悟到根源在于自己“缺德”:他懒散冷漠,鲜有积功行善;他缺乏韧劲、心量狭小,不耐烦剧、不能容人;他口无遮拦、急躁易怒,好谈论是非、不体谅他人;他嗜酒熬夜,不知保养精神。一言以蔽之,是他自己内心“不干净”的东西给他招来了不好的境遇。

心理学有“致癌性格”的说法,以及“思想决定命运”的论断;青年作《心之力》,有“心为万力之本”的明言;回到经典,《易经》言“厚德载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德不积不足以成名”,《大学》讲“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都是内心力量可以外化出外在际遇的至理。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指明人生努力的方向不在外,而在每个人的内心。

了凡二十年来饱受摧折,经老禅师指点即刻醒悟,将过去种种过恶尽数摒除,终日力行善事积功累德,命运马上就变了:第二年中举,这是他本来所没有的;四十五岁有了儿子,五十多岁高中进士,放宝坻知县;孔先生算他五十三岁该寿终正寝,他却活到七十四岁。显然,了凡的命运真的改变了!

改变命运的秘密究竟为何?敬请期待下期。

(大连“青年夜校”是由原大连青年农民工夜校改版升级而来,自2012年6月创办至今,共举办公益讲座31期,受益青年3100余人次。此为讲座之一。)

上一篇:博茨瓦纳:珍惜生命从我做起 下一篇:电工基础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