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的课堂中求高效

时间:2022-05-12 07:12:09

在解放的课堂中求高效

摘 要:解放教育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把解放作为教育目标和手段,它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力等潜力得到充分解放。

关键词:解放;高效课堂;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小孩子的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小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说;解放小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小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其能;解放小孩子的时间,给他们以空间来消化学习,并且学一些自己渴望的学问,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决不能把儿童的时间全部占满,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

解放学生的脑、手、嘴、眼睛、空间、时间,让他们去“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学生终归是学生,有些东西只能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再者,学生的信息量又不够,动不动围在一起合作,一节课下来,学生印象中留的东西仍然不多,收获仍然不大。因此,教师要加以引导,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不是解放了学生而是放任了学生——课堂变得无序、课上信马由缰,学生漫无目的地磨嘴皮。这和课改前的高耗低效有何区别?

那么,教师应该采取何种教学策略保证解放式课堂中的高效呢?

一、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要实现课堂高效,教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备学生”方面多用心。教师不但应考虑到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还要考虑到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并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教师的备课是越充分越好,真正的预设应该是连课堂上可能会生成什么都能预料的,只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要尽量启发引导学生,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偏离轨道,甚至错误时,就不能一味地说好,而应及时纠正,并在“备练习”上精心设计,有的放矢。

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天衣无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会使得孩子们忙于追赶、疲于应付,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忙碌而无所作为。如此教学,虽然环节安排趋于饱和,却游离了思维的轨道。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按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总是认真地考虑以下几点因素:选择有助于调动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着重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习探究。比如提问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课堂训练目标,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教师要选择有助于适应和面向全体与学生差异性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除了教学目标定得适当、教学组织形式选得适当外,还要考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对学困生,要更多地检查与辅导;对独立思考差的依赖型学生,则要注意适当引导他们学习独立思考,以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课堂教学必须“务实”

追求课堂高效率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然而,当今有许多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哗众取宠之举,看似精彩之极,实则华而不实:过分追求课堂教学内容的包容万象、面面俱到,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的灵活多变、趣味无穷,教学设计的与众不同、精彩纷呈,而不顾学生的接受水平,不管学生是否有所得。因此,高效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扎实。

1. 高效课堂应当是平实的

一堂实实在在的课应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过分讲究课堂包装,看似精彩纷呈、热热闹闹,课堂却是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这实则是高耗低效。

2. 高效课堂应当是真实的

“真实”是从教学的态度上来说的,它要求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实际,尊重教学实际。在公开课上没有提前的渗透,没有矫情的暗示,没有走秀,没有花枪,而应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问题,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阅历,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3. 高效课堂应当是扎实的

“扎实”是从教学的成效性来说的,就是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到底能学到多少,感悟、体会到多少,学生有没有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课堂教学要有实际意义,要根据已经设计的目标、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任务而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学有所得。

平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平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根据自己的水平,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教学充满情趣,让我们无愧于心

最后,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中国教育的使命,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中华民族生命之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

参考文献:

[1]张琨.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如皋市磨头初中)

上一篇: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几点实践 下一篇:怎样构建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