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毯用于ICU高热患者物理降温效果观察

时间:2022-05-12 04:21:17

控温毯用于ICU高热患者物理降温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控温毯在ICU高热患者降温的效果。方法:将48例高热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使用控温毯降温,对照组使用传统物理降温方法降温,记录两组患者体温情况。结果:两种降温方式在降温 1、2、3、4 h后降温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ICU高热患者;控温毯;物理降温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31-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高热患者48 例,男30 例,女18例;年龄21 ~ 70 岁,平均年龄50岁,均出现高热;疾病类型:颅脑外伤并脑出血20 例,多发伤15 例,脓毒血症13 例; 降温前后体温波动在36.5 - 41.6℃,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降温方法。头部、颈部两侧、双侧腋窝及腹股沟区均放置冰块,每1-2h 更换,直至患者体温降至38℃,同时结合温水与乙醇交替擦浴,1-2h/次。在降温期间,对患者实施以下的护理措施:患者平卧1.5-2h后翻身侧卧1 次,采取双侧交替的方法,向两侧侧卧时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夹角≤45°,以保持冰块不坠落。翻身的同时给予叩背,观察皮肤受压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清洁的床上用品,以减少皮肤的潮湿与污染。

1.2.2 试验组:采用控温毯进行降温。应用控温毯机(HRTZ-550型,北京康联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降温。控温毯机由主机带冰水回路的床毯和温度传感器组成。主机设有控制系统面板,报警系统可显示出所有参数及语音提示。另有冰帽可同时使用。操作方法:将水槽内注入常温下自来水至刻度处,接通电源,连接好管道,将控温毯平铺于患者身体下面,体温传感器插入内,将控温毯的温度设置在22-36℃,目标温度设置在36-37.5℃。降温多在2-3h内达到或接近目标温度。按“开始”按钮,直至使患者体温达到预设定的温度,停机观察1~2h,若体温不反弹则撤机。在降温期间,对患者实施以下的护理措施:患者平卧1.5~2h 后翻身侧卧1次,双侧交替,向两侧侧卧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夹角不得大于30°,以保持身体有较大的面积与控温毯接触,使温度迅速下降。翻身的同时给予扣背,保持床单位清洁。

1.2.3 两组分别于持续降温后0.5h、1 h、2 h、3 h、4 h 观察患者体温下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并做好记录[1]。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检验水准α = 0. 05。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降温效果比较见表1。

2.2 结论 观察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体温是人体一项重要的生命体征,其相对稳定是保证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正常情况下,机体的绝大部分热量(97 %) 经皮肤向环境散发,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1】。物理降温是通过促进皮肤散热来达到降低机体温度的方法,是目前临床最简便而又安全的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是高热患者的首选降温方法。ICU 常收治烧伤、创伤、体外循环术后、重症胰腺炎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重症患者,此类患者大多存在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反射性高热等体温异常。因此,对ICU 患者采用及时有效的降温措施对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冰毯机作为新一代的降温仪器,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通过主机工作与冰毯内的水进行循环交换,促使冷却的毯面接触皮肤进行散热,达到降温目的【2】。传统降温由于冰袋周围空气对流,温度不可能控制在恒温,且也不能使整个头部降温,所以对保护脑细胞和减轻脑水肿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普通橡胶冰袋制作程序复杂,且有棱角【3】,不便与体表接触,不易固定,用作冰枕降温程度难制,尤其是颅脑损伤患者,且在夏季因气温高,冰块融化速度过快,使用时须频繁更换冰块,降温效果更差。采用冰毯机进行物理降温能使患者较快地散发热量,避免由高热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及内环境紊乱等并发症引起的生命体征不稳,从而降低病死率【4】。与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相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极大地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采用冰毯机进行物理降温,它能降低脑的耗氧量、保护脑组织、减轻脑水肿、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目前最有效、最先进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冰毯机降温的观察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0.5h、1h、 2h、3h 、4 h)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采用传统的橡胶冰袋行物理降温的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2.

[2] 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0-143.

[3] 李艳玲.芒硝冰袋用于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的临床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23(17):627.

[4] 王庸晋.急救护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269

上一篇: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意义 下一篇: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膝关节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