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25 10:28:29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58例患者,我们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总结及综合分析,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平均手术时间约(50±10)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8h,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探讨及推广。

【关键词】腹股沟疝;局部麻醉;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41-02

腹股沟疝是腹腔内肠管、大网膜或盆腔内脏器等连同腹膜一起经腹股沟区薄弱缺损处脱出,在体表有皮肤全层覆盖的异常隆起的腹外疝,俗称“疝气”。其出现自愈的情况很少,特别是有可能出现较窄而坏死,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是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腹股沟疝发病率日益升高。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稿,可达10-15%。美国医师Lichtenstein[1] 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概念,其优势在于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无张力疝修补术就因其多种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疝修补术[2]。由于采用局部麻醉对身体生理干预相对小,方便,安全性好,局部麻醉在腹股沟疝治疗中日益广泛应用。本文将对我院58例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58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3例,年龄52~72岁,平均年龄(63±5)岁;其中双侧斜疝2例,单侧斜疝45例,双侧直疝3例,单侧直疝8例。病程为6月到15年不等。术前存在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的便秘等内科疾患13例。

1.2 修补材料:使用网状疝补片。材料为聚丙烯单层网片,为巴德疝补片。该补片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利于引流,顺应性好;结构不易脱散,可以裁剪;具有较大的张力强度和耐缝合强度;组织相容性良好,无排异性,能在很短时间内与机体组织对接,并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进入网片内,从而使腹壁局部强度得到加强。

1.3 麻醉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使用0.5-1%利多卡因(也可与布比卡因合用),在麻药中加入适量肾上腺素,收缩局部血管,延缓吸收,延长药效,减轻局麻药的毒性作用。局部麻醉时间可维持1h-2h。手术开始前20-30min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或地西泮注射液10mg,可降低术中疼痛的敏感性。预计切口,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皮肤进针打一皮丘,沿切口向下内外环方向作皮内、皮下注射1%利多卡因10ml,外环下精索内侧耻骨结节周围注射1%利多卡因3-5ml(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末梢)。手术开始后,切开皮肤、皮下腹外斜肌腱膜,找到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于其周围分别注入1%利多卡因1-2ml,于精索内环出口内侧腹横筋膜与腹膜区域(生殖股神经走行区)注射麻药5-10ml。

1.4 手术方法:

取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与耻骨结节连线斜行切口,长约5~6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用纱垫带制作成“花生米”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做钝性分离,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撕脱腹外斜肌键膜,并注意保护其下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沿精索方向切开提睾肌,找到疝囊,若疝囊较小时可剥离疝囊至腹膜前脂肪,在内环口处非吸收线高位缝扎疝囊,切除疝囊。若疝囊较大时则横断疝囊,近端剥离缝合结扎,充分纳入腹腔,远端于前方无血管区纵行切开,彻底止血后旷置。直疝通常不需要打开疝囊,直接在疝环周围游离打开腹横筋膜。再充分游离精索,根据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大小适当修剪补片,在精索后方置入网状补片剪开一缺口使精索进入其中,其外上侧应超过内环上方2~3cm,内下侧应覆盖耻骨结节1~2cm,修剪补片为圆角,缝合在耻骨腱膜组织上,并连续缝合补片外侧与腹股沟韧带至内环侧方,补片内侧与腹内斜肌或腹横肌腱膜间断缝合,注意避免缝扎神经。补片外上侧剪孔容留精索通过后两端呈鱼尾状交叉缝合重建内环口。此时应使整个补片较松弛的铺在腹股沟管后壁(缝合补片用2-0不吸收单线)。复位精索,在精索前方非吸收线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可吸收线缝合皮下及皮肤。

1.5 术后处理:局部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常规压沙袋(或精制盐袋)6-8小时。24-48小时后可做轻微活动,流质或易消化饮食2-3天。

2 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时长约(50±10)min;本组58例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术后切口疼痛2~3天,其程度明显低于张力疝修补术,部分患者口服镇痛药;术后阴囊水肿2例,经托高阴囊及局部理疗后5~7天水肿消退;全组病例5~7天伤口愈合出院,无一例伤口感染,术后尿潴留2例,留置尿管,2天后拔除;无缺血性炎和血管栓塞病例发生。随访6月~4年,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以硬膜外麻醉为常用。但硬膜外麻醉受到很多条件限制。传统的硬膜外麻醉下疝修补术复发率为10%~15%[3]以上。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可以高达36.67%[4]

局部麻醉是用局麻药暂时阻断周围神经或末梢神经的冲动传导,使机体某一部分失去对疼痛刺激的感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及神经阻滞。局部麻醉有以下特点:(1)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2)操作简单,容易掌握;(3)保留意识清醒;(4)镇痛效果完善;(5)也能干扰重要脏器功能。局麻药的不良反应包括:(1)过敏反应;(2)毒性反应。相比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有以下优点:(1)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对不适合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的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和并存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提高了手术耐受性,拓宽了手术适应证;(2)无硬膜外麻醉二次创伤,术后痛苦小;(3)术后恢复快,因无麻醉恢复期,术后即可下床活动和正常饮食;(4)明显减少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特别是尿潴留的发生;(6)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7)操作简便,无须专业麻醉人员,明显减低了病人费用。

通过本组病例,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注意事项:(1)熟悉腹股沟区解剖结构,准确选择麻醉点,掌握好麻醉范围及深度。(2)分离疝囊时要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和精索血管,避免术后腹股沟区的麻木、疼痛和缺血性炎及萎缩等并发症发生。(3)分离组织时,动作要轻柔细致,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4)分离疝囊时,尽量避免撕破疝囊,大疝囊横断,近端缝合关闭,远端经切开无血管区到疝囊底,不做广泛分离,以避免手术后的鞘膜积液及减少手术后阴囊出血和浆液肿的发生[5]。(5)游离牵拉精索时,注意用力适当,动作轻柔,注意预防损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6)适当剪去术野多余脂肪组织,有利于分离和补片展平。(7)平片的精索开口可剪一圆孔,两尾交叉缝合不要过紧,用血管钳或适当牵拉精索试其松紧,避免孔过小引起精索和的血运障碍。(8)固定补片选择不吸收缝合线,平片放至耻骨结节前下应超过耻骨结节约2cm,固定在腱膜组织上,而不要缝合过深,若缝在骨膜上可能会引起术后牵涉痛。(9)聚丙烯补片虽组织相容性较好,仍属人体异物,有潜在的排异和感染的危险,术区必须认真消毒,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严密止血。(10)对于高位患者,如手术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等因素,要在术中和术后连续使用3天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对于嵌顿时间长,绞窄性疝及局部组织有明显炎症水肿者,有发生感染可能,则谨慎选用该术式。

综上所述,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合生理解剖特点,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为局麻下门诊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对老年患者生理干扰小,麻醉风险低,拓宽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故该术式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Lichtenstein IL,Shulman AG,Amid PK ,et al. The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Am J Surg,1989,157:188.

[2] 程照.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91-91.

[3] Rutkow IM, Robbins AW. Tensin-free inguinal herniorrhaphy;Apreliminary reorp on the'mesh plug'technique. Surgery,1993,114:3-8.

[4] Hair A,Duffy K,McLean J,etal.Groin hernia repair in Scotland [J].Br J Surg,2000:;87(12):1722

[5] 李福年,周荣祥,李杨. 腹壁与疝外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13-240.

上一篇: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联性 下一篇:某航空兵部队官兵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