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探究式”教学浅谈

时间:2022-05-12 04:19:02

“讨论――探究式”教学浅谈

编号:G40(2016)6-03-02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师已不再是主讲人,而是课堂的组织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构建“讨论――探究式”教学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 、“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是: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学生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师生点评、归纳、总结。

二、“讨论──探究式”教学的优点

1.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多参与主动的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在生动活泼、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 发展,潜能才能得以发挥。该教学方式一改往日教师的一言堂,处处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该教学方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如下:

(1)有扎实的基本功,在言语表达上力求精练、用词准确,特别在解答学生问题时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理解。

(2)在教学过程中要灵 活、机智,善于引导学生,善于控制课堂,善于处理一些意想不到的提问。

(3)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使课堂活而不乱,能使学生的 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上这些要求都充分显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性,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探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只惟实,提倡相互合作,相互讨论,敢说敢问,多疑多问,诱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提问“鼠妇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很容易就得出结论,又提出“鼠妇生活还受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教师进一步提出,“土壤湿度、温度、土壤中的有机物多少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怎样呢”,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讨论当中,并且很快讨论出探究方案。

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讨论──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施在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参与,师生交流热烈,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这些正是教改所追求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银鹰育才学校 261500)

上一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货补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下一篇:从济南到巴伐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