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抑通胀不能由股民埋单

时间:2022-05-12 02:50:07

惨遭次贷危机蹂躏的世界主要股市,本周已明显企稳反弹,而受次贷影响最小的中国A股市场却依然惨跌不止,这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是OPI高企,经济增长预期紧缩;有人说是低成本的“大小非”狂抛砸盘;甚至还有人说当前市场估值依然偏高,股指还有下跌空间;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原因,但未必是主要原因。

有一个数据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5个百分点,即去年1~2月工业利润同比增幅为43%。就算遭到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那也是局部的,全国工业利润增幅也不至于从43%猛降至16.5%!

稍加分析后得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5.6%,这是导致工业利润快速下降的主因;国有企业的利润下降,又集中在石油加工和电力这两个行业,受价格管制和雨雪灾害影响,两行业利润合计减少481亿元。剔除这两个行业之后,1~2月份我国工业利润增幅依然达到36.9%。而这两个行业的主要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五大发电集团等),目前大部分资产已经上市。一言以蔽之,为了平抑通胀,严格执行价格管制政策,是股民在替国家埋单!

据中石油年报提供的数据,2007年我国净进口原油1.59亿吨,国内原油产量和原油加工量分别为1.86亿吨和3.06亿吨,但国内成品油价格却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国内汽、柴油平均出厂价分别为5071元/吨和4653元/吨,比新加坡到岸价每吨各低1225元和1513元,幅度分别为24%和32.5%。即以每加工1吨进口原油亏损1000元计算,加工1.5亿吨亏损就是1500亿元。假若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平摊,每家就是750亿元,而2007年中石油净利润也就1300多亿元。如果没有这数百上千亿元的政策性亏损,中石油、中石化,乃至A股市场上的一大批权重股的股价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中国股市会跌到现在这样惨不忍睹的地步吗?

中石油加工的油品约80%还是本公司开采的,大部分依靠进口油加工的中石化日子更不好过,但迄今国家给予中石化的补贴也就1 23亿元(中石油则没有一分钱的补贴)。鉴于进入2008年后国际油价继续走高,两石油巨头所承担的政策性亏损势将更大。同样,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一边是煤价高歌猛进,一边是电价严格管制,如此做企业不亏损才怪!

看来在有关部门眼里,中石油、中石化依然是原来的石油部,央企控股的电力企业仍然是原来的电力部,它们仍然要承担政府平抑物价、严防通胀的职责,必须支付巨大的本不该承担的政策性亏损。防通胀成了政治任务,经济利益则完全等而下之了。

是的,石油加工和电力企业大多是垄断企业,这些上市公司国有股持股比例都很高,任何重大事项国有股股东都可以一锤定音,但这并不能否认它们作为企业、作为公众公司的本质属性。就拿中石油来说,其垄断了全国80%以上的油田,由于油价涨价,企业得到了本该属于全民的许多好处,所以国家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2007年该公司上缴“石油特别收益金”增加200多亿元),再不成还可以改革和调高资源税。该收的要收(收取特别金),该放的要放(按市场原则定价),这才是企业。至于老百姓无法承受高油价、高电价,那是政府的事,政府岂能把自己的责任强加到企业头上?所以政企必须分开,政企职责不能混淆!中石油上市时股价之所以高达40~50元(是否合理另当别论),就是因为投资人对其拥有的油田资源的看好。不管是A股股东还是H股股东,谁也没有想到,作为上市公司居然还要替国家承担平抑物价、抑制通胀的任务!

不是都在反对政策市,迟迟不敢启动政策救市吗?但让中石油们承担巨大的政策亏损,这是另一种政策市,是性质更恶劣的政策市,是政府官员为了自己出政绩,对广大投资人和资本市场采取的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2008年国务院工作要点明确提到,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这就是优化,是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上一篇:金价1000美元并不理性 下一篇:观望观望再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