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救市

时间:2022-05-25 11:36:51

热闹的救市之争萌发于徘徊4500点的2月份,升温于跌破4000点的5月份,爆发于守卫5300点的4月份,一路辩来,一路升级。虽然两派观点针锋相对,矛盾看似无法避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又让我感到一丝欣慰,因为这场论战的实质是:这些生活在同一个国家,面对同一个市场的学者们,以各自所学习和所信仰的理论为支撑,对中国股市的管理方法提出不同的意见。而他们提出这样那样理论和意见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思想让中国股市成长得更为健康。无论若干年后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是对还是错,今天的人们都应该对他们表示致敬――毕竟他们都为中国股市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思想。

中国的资本市场只有短短18年的历史,并且其实体经济正在承受着经济转轨带来的阵痛,在这样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里,照搬西方经验显然是不行的,然而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发展之路却又谈何容易。在中国资本市场建设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的实际情况下,作为市场管理者的证监会必须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虚心听取各方意见。而那些为中国股市搭脉疗伤、建言献策的各路专家学者,则应该做到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并且将自己所得出的结论公开,接受全社会的检验和质疑。这样,逐渐地最有利于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那条道路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了。

如果能站在这般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固股市的争论,那再回过头来看眼下的救市之争,就会发现中国股市改革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逐步从政策市向成熟开放市场过渡,因此既不能用简单的救市政策去强化市场和投资人的政策依赖性,又不能简单地推卸政府促进市场平稳健康转轨的责任心。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股民,我们又该听信论战中哪方的观点呢?现在是应该及早离场还是尽快抄底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没人能知道。但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必定是向着完全市场化和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的方向发展,市场日趋理性是一个必然趋势,而牛熊总会交替,即使今年股市完全转熊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股市和股指长期看一定是向上的;第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是健康的,并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经济奇迹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所以从全球角度看,中国股市依然是最值得投资的市场之一。

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那你就会发现任何时候离场都是错的。

上一篇:中年“夹心族”规划退休早上心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比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