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高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5-11 09:55:07

论如何提高高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摘 要: 高中生物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果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容易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出几点措施。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 教具 教学评价

引言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自身发展的动力,一旦学生对某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其学习水平就容易提高。那么,针对生物教学的特点,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1.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可以使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这种模式下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得到提高[1]。例如“分子与细胞”一文,教师先让各小组讨论细胞的组成,然后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对所学知识就会记忆深刻。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内容中有分歧的观点,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组进行辩论。例如教师在教学《基因》时,可以以克隆是否有利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放在教师的问题上,学会对问题的思考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探索,如此一来,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提高。

再次,教师可以采取诗歌或者顺口溜的方式,突破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教师在对“性别决定和伙伴遗传”中遗传病的判断方法进行讲解时,遗传病有较多的类型、较多的判定方法,为学生归纳总结常染色体中,隐性遗传病的判断方式,如“父正女病”等,通过上述这些口诀学生能够快速正确地判断出遗传病的具体类型。这不但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而且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生物课充满期待。生物学科涉及的实验有很多,教师可以把实验作为深化学生学习内容的工具。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实验,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验中,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教具的使用

对直观教具加以充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DNA分子空间结构时,可以运用教学模型展开教学,以便使学生更容易地认识并掌握双螺旋结构;在向学生讲解叶的形态时,带领学生到生物园地观赏,使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听教师讲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以前,播放一段录像给学生观看,使学生清楚掌握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流程,以便有效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3.设置问题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和学生积极互动,最好的和最常用的互动方法就是问题的设置。教师在教学前为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好的问题能够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答案。例如教师在进行食物链教学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食物链上应该有什么。教师设置问题要巧妙,问题要有吸引力,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细胞学中,教师问:学生细胞是什么,它到底有多小,它是怎么在我们体内生存的?通过设置有意思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4.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教学的实践性很强,它所涉及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通过学习生物知识,学生可以明白很多现实现象。高中生物教师联系现实情况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什么人类有男女之分,这是由什么导致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会进行思考:为什么我是男生,她是女生呢?进而引入主题:这是由染色体导致的。因为染色体的不同,所有有男女之分。理论是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印象深刻。

5.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验。在创新教学评价中,学生和教师是评价的共同主体。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同时教师运用奖励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结语

本文提出了几点提高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措施,希望教师能够继续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生物学习水平和生物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进.广州市高中生生物实验学习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1(02).

[2]王丽.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07):96.

上一篇:企业公益性捐赠财税处理浅析 下一篇:新城建设中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