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州市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城市的思路研究

时间:2022-05-11 07:35:31

关于德州市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城市的思路研究

德州市“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城市的总体定位,这一定位是在准确把握区域发展形势以及城市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借势区域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融入重大区域战略的现实选择,对于德州市依托区位优势推动协同发展、加快现代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协同发展的基本内涵

所谓协同发展是指处于发展状态的事物之间相互促进、同步向前变化的动态关系,含有“进度”与“步伐”上的一致性,其结果可以让个体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德州提出的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城市,内涵更加丰富,既要实现对外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又要实现内部的城乡之间协同发展、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经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经济社会民生协同发展,其核心是重在协同、旨在发展、贵在示范。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就是要抓住重大区域战略机遇,向北对接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向南对接融入省会城市群,聚焦产业协同协作、科技协同创新、资源协同共享、生态协同治理等方面,高标准建设“一区四基地”,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在更大平台上协同发展。

城乡之间协同发展,就是要把城乡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统筹规划城乡布局,统筹发展城乡经济,统筹建设城乡社会事业,统筹管理城乡居民,统筹治理城乡环境,积极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双向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着力推动城乡之间在更广领域内协同发展。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就是要把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根基和支撑,积极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大幅提高工业智能制造水平,着力提高农业增产增效能力,不断提高服务业总量和比重,力争在做大总量中优化产业结构,在做优结构中提高质量效益,进一步培育和激发产业内生动力,着力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

经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解决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投入长效机制,探索形成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模式,优化提升区域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着力推动经济资源环境在更优空间内协同发展。

经济社会民生协同发展,就是要让经济发展成果普惠于民、让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和建设者,不断加大社会民生事业薄弱环节投入,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织牢民生保障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着力推动经济社会民生在更强基础上协同发展。

这五个协同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能够使单项协同发展的动能聚合成整体协同发展的势能,能够使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调推进,形成融合互动、协作共赢的示范效应,开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城市的良好局面。

发展思路

德州市地处京津冀城市群和济南省会城市群之间,既可以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对接融入中促进合作、实现共赢;又可以借助济南“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机遇,在对接合作中加快融入、借力发展;还可以在南北双向融入中,促进内部三次产业、城乡之间、经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民生协同发展,打造亮点,形成示范,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城市,让城市发展更有魅力、更显张力、更具潜力。

(一)积极建设“四大基地”,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上形成示范。树立区域协同开放理念,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圈一带一区”等重大区域战略,积极建设“四大基地”,进一步拓展区域合作空间。这“四大基地”分别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优势产业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优质劳动力输送基地。

(二)扎实开展“两项行动”,在城乡之间协同发展上形成示范。充分发挥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先遣队作用,扎实开展“两大行动”―― “魅力城市行动”、 “美丽乡村行动”,加快构建和谐共生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建设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

(三)着力优化“五大结构”,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上形成示范。抓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薄弱环节和根本动力,重点优化“五大结构”,即优化投资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人才结构、优化资本结构、优化出口结构,推动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大,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争取把德州建成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四)全力打造“三大空间”,即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打造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在经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上形成示范。绿水青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牢牢抓住京津冀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机遇,加快建设京津南部山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赢的空间形态,实现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

(五)加快构筑“六大体系”,在经济社会民生协同发展上形成示范。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到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上,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构筑“六大体系”―― 文化惠民体系、教育优先发展体系、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创业体系、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精准扶贫体系,让协同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支撑保障

(一)更加注重机制创新,发挥“一子活全局”的关键作用。“一子落、全局活”。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城市,既需要协同性引领,又需要战略性实施;既需要对外开放协同发展,又需要对内统筹协同推进,内外联动,群策群力,形成推动协同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挥“一发动全身”的引领作用。把创新作为协同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导向,增强人才支撑,强化技术创新,把人才作为协同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技术作为协同发展的第一支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靠创新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

(三)更加注重融合互动,发挥“一招上水平”的促进作用。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城市,融合互动势在必行,通过融合互动可以有效发挥优势,增强互补性、渗透性和联动性,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进度”和“步伐”的有机统一,推进产城融合,促进产融互动,推动三产融合,深化“两化融合”,加快制造业和生产业融合。

(四)更加注重引育结合,发挥“一举求多效”的示范作用。在协同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中,既要发挥“外引”的作用,又要注重“内育”的力量,加快形成以外引增动力、以内育强实力的良好局面。“外引”就是要坚持引资引智引才并举、引技术引产品引项目并重,形成“引进一个企业、聚集一片园区、催生一个产业”的招商乘数效应。“内育”就是要坚持育产业育基地育龙头并进、育品牌育市场育文化并行,开展实施“三航计划”,对初创期高技术的产业企业实施“启航计划”,支持帮助其快速成长;对于高成长的行业企业实施“远航计划”,大力支持其健康成长;对于财源骨干型的产业企业实施“护航计划”,全力支持其持续成长,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基地影响力和企业竞争力。

(五)更加注重发展环境提升,发挥“一优带百通”的带动作用。发展环境是是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城市的重要保障,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以发展环境的大优化推动经济的大发展。

作者单位:德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一篇:承接产业转移中甘肃省民族特色企业培育研究 下一篇:鞍山区域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