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心的伤童事件何时休?

时间:2022-05-11 03:59:24

2013年8月5日,出生56天的黑龙江北安女婴国国,被亲生父亲用4根钢针扎进内脏;8月19日,河南省安阳市的一辆公交车上,24岁的周江波持刀乱砍乘客,10个半月大的女婴和9岁的男孩因此不治而亡;8月24日傍晚,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6岁男童斌斌被大伯母张会英用树枝挖去双眼;9月9日,桂林市灵川县八里街学校大门附近发生三轮车爆炸案,两人死亡,45人受伤,其中学龄儿童29人,幼儿两人,被大面积烧伤的最小孩子只有两岁半……

孩子,孩子,受伤的都是孩子!这些令人发指的新闻让人不寒而栗!面对粉嫩可爱的小身体,凶手怎么就能下得去手?更叫人心底发寒的是,有些凶手还是孩子身边的亲人。

据报道,斌斌的大伯母张会英跳井自杀前,不停念叨“我是鬼”。难道这些丧心病狂的凶手真的是被“鬼”附身才会泯灭人性?其实这个世界上哪里有鬼,要说有的话,也是这些人的头脑里住进了“鬼”。

“鬼”在传统文化的糟粕中

“鬼”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据报道,女婴国国的父亲之所以用针扎女儿是因为迷信“在女孩身上扎针,下胎就会生男孩”。国国的家人说,给孩子算卦时,卦象显示孩子和父亲相克,他们只能活一个。这些类似“巫术”的传说看似荒诞愚昧,但却很有市场,“一定要儿子”的狭隘思想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依然根植于很多人的头脑中。在网上随便搜一下,被针扎过的女孩遍布全国各地,许多女孩是长大成年后做B超才发现体内有缝衣针。这个陋习甚至漂洋过海,美剧《豪斯医生》曾经专门用一集讲述被针扎过的华人女孩的故事。

在封建思想的荼毒下,中国女婴的命运一直坎坷。甚至有人迷信到将女婴杀死埋在路上,让千万人碾压,好让投胎的女魂不敢来投。不久前的富平贩婴案中,女医生张素霞就是利用婴儿家属“重男轻女”的思想,骗走了不少女婴。

在挖眼男童的案子里,也残存此“鬼”的痕迹。据斌斌的父亲郭志平介绍,斌斌是整个郭家唯一的男孩。哥哥郭志成和嫂子张会英一直想要个男孩,却接连生了4个女儿。因此,有人猜测,张会英妒忌郭志平家有儿子传宗接代,是她伤害斌斌的心理动机之一。

“鬼”是诅咒文化。为什么凶手要伤害无辜的孩子,用孩子来泄愤?其实,中国一直有诅咒孩子的文化恶习。中国人一般不直接骂人,总爱拐弯抹角地骂父母,骂祖宗十八代,最狠的是骂孩子:“我又没抱着你孩子跳井,你犯得上这样恨我吗?”还有更难听的,如“小心你将来生孩子没”等等。

中国人非常重视传承文化,因此断子绝孙是绝大多数人心中最恶毒的攻击。对他们来说,孩子是父母最珍视的人,伤害大人不足以泄愤,只有伤害孩子,才能给对方最致命的打击!2010年轰动一时的南平案中,疯狂的郑民生让13名无辜的孩子或死或伤。他供述的犯罪动机之一是,他对这个社会感到绝望,他要报复社会,让这家重点小学的家长们痛不欲生。

目前,桂林灵川的三轮车爆炸案警方还未查明作案动机,但犯罪嫌疑人选在学校门口引爆三轮车,很可能是相似的心理作祟。

“鬼”在“阴暗心理”中

在圣经故事里有原罪说,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吃了禁果,所以人生来是有罪的。而在心理学中,也有人性“阴暗心理” 一说。

妒忌、复仇等反映人类负面情感的心理,都属于阴暗心理。阴暗心理是一种心理常态,不是心理疾病。阴暗心理深深蛰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被外界事件触发后,会唤醒人性中最原始的恶,即像动物一样原始的、毫无理性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多数人的阴暗心理被触发后,能自己发现、知道。通过道德良心、风险预估后,知道伤害别人是不对的,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依靠意志力来阻止自己的过激行为。打个比方,被人欺负了肯定想报复回去,但如果知道报复可能会导致自己坐牢,那么我们一般不会去冒险。“阴暗心理”就这样被压抑或制服,人性中原始的“恶”因此被停留在思想层面。

但是,如果“阴暗心理”很严重,有潜在的“攻击性”人格特征,发作起来连自己都不知道,那么自伤与伤人的可能性就会很大。有严重阴暗心理的人,阳光是照不进他们的内心的。他们的心里阴暗、潮湿而肮脏,时时会被那些见不得人的心态所折磨。在这些人的心理空间里,充斥着莫名其妙的妒嫉、怨恨、猜忌、仇恨、失望甚至绝望。这些杂乱无序的情绪在心中挥之不去,困扰着他们的每一根神经,又找不到释放的渠道,发展下去甚至可能导致精神分裂。

拥有严重“阴暗心理”的人,通常会隐藏得很深,他们平时可能是人们眼中的好人。为了让自己做一个“好人”,他们拼命地把心中的绝望感和无力感压抑在内心深处。久而久之,精神和人格就分裂了。

公交杀手周江波,曾是大家公认的孝子。他很少回家,但是每次回去都要为父母买礼物,哪怕自己过得再寒酸,也要为父母买点东西。回到家后,家里的活儿几乎都是他干。他平时沉默寡言,但是发起狠来,谁也拦不住,脾气极其暴躁,“8·19血案”发生前一天,因为琐事他将3名邻居砍伤。在逃亡路上,他产生厌世念头,打算干些大事,所以面对婴儿也毫不手软。

挖眼案的凶手张会英,平时给人的印象是极其胆小又老实,见血就晕,杀鸡都不敢。而且,张会英似乎很喜欢小斌斌,经常摘番薯给他吃。生子的压力、养老问题的争执,无疑让她对人生绝望。在自杀之前,她已经神志不清,经常胡言乱语,说“我是鬼”之类。根据《新京报》的报道,张会英生前曾对丈夫说,她不想吃药,有个婆姨非让她吃。那个婆姨总让她做这做那,对她很凶。可从没有人见过她口中的“凶婆姨”。显然,这个凶婆姨是张会英的“阴暗心理”外化出来的另一个人格。

严重阴暗心理有遗传的因素,比如个性天生敏感、脆弱、消极悲观。张会英和她的母亲一样,平时挺好的,但一受刺激脑子就不对,怕看到死人。2002年,张会英的奶奶去世,她一看见停放在院子里的棺材就昏了过去。一旦村子里死了人,她就不敢出门。

另外,童年发生过重大的创伤事件也是造成严重阴暗心理的诱因。在村民印象中,儿时的周江波性格与其他孩子一样,天真顽皮、爱打爱闹,但是有一件事发生后,他的性格发生极大转变。周江波读小学时,他的表姐与一个山西男子谈恋爱,但是两个人的恋情遭到周江波姥爷的极力反对。最终,表姐的这段恋情以分手告终。分手后不久,这个山西人找到周江波的姥爷家,一番争吵后,他持刀将周江波的姥爷、舅妈、表姐一并杀死,年幼的周江波目睹了血案的发生。“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太大了!”村民表示,此案发生后,周江波忽然像变了一个人,他开始沉默不语,动不动就会发脾气,言语不合就会出手伤人。

童年创伤事件会诱发阴暗心理,而生活的磨难则会加重阴暗心理。阴暗心理严重到一定程度,尤其是自信心缺失时,强烈的绝望感就会使人失去理智、精神崩溃,触发人性中最原始的恶。

周江波的生活很不如意。他小学没有读完就辍学在家,后来一直在各地打工,饭店、工地这样的苦活累活都干过。他逢年过节也难得回家一次,没有结婚,连对象也没有。张会英的家境也非常不好,丈夫郭志成的肋骨曾经受到撞击没法上班,全家经济来源就靠张会英。她每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得供着家里3个小孩上学(小女儿刚出生就送人了)。端午节期间,张会英的一个女儿后腰长了肿瘤,治疗花了三四万元,这些钱都是借来的。照顾老人,也让她感到经济很吃力。生活的重压和精神的孤独,显然让周江波和张会英对生活感到绝望。

妒忌心也往往是严重阴暗心理的根源之一。往女儿体内扎针的国国父亲殷志贺交代,婚后他因为生理问题,曾与妻子到哈尔滨的一家私立男科医院治疗。当时医生说他以后没有生育能力了,他因此怀疑女儿并非自己亲生,妒忌“那个男人”,最后心生歹意。周江波有个优秀的哥哥,以前在北京读大学,现在工作很好。兄弟俩的生活境遇有天壤之别。这些不平衡,无疑也会加重绝望感,导致他们在失控的时候,把人性中最原始的恶释放出来。

最原始的恶,

也会唤醒最原始的善

这一系列的伤童惨剧发生后,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很多人觉得人性太残忍了,这个社会没救了!如同小斌斌的哀声“为什么看不到天亮”,绝望感迅速地在社会上传染、蔓延,恐惧感也被无限放大。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实上,人性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绝望。因为最原始的恶,也同时唤醒了人们内心最原始的善!“挖眼”事件发生后,网上同情的评论铺天盖地,每个声音背后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个孩子的眼睛一定要治好!否则不光是他觉着没有亮天,所有人心里都会是一片漆黑。”

“大家帮帮这个孩子吧,看看哪里能移植眼睛。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眼睛,不管多少钱我们都出了,就是一个亿也得给孩子把眼治好,我们大家都捐款给孩子吧,跪求大家……”

“我的泪不住地往下落,我真希望能够帮帮你,可怜的孩子,我真希望现在就在你的身边……”

在街头、办公室、菜场……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们对小斌斌的议论。案发后不久,我去发廊做头发。本来发廊里人很多,大家都各忙各的,彼此冷漠疏离。突然,一个大姐高声念起小斌斌被挖眼的报道,本来嘈杂的发廊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认真听着,不少人当场就掉下了眼泪。随后大家激烈地议论起来,既心疼孩子,又痛恨凶手,共同的情绪忽然让大家觉得心都连在一起。正理发的一个小伙子突然说:“我觉得,咱们都是小斌斌的亲人!”他的话激起一阵温暖的笑声,那一幕,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一个朋友也和我讲了冷奶奶的故事。“冷奶奶”在小区里以“一毛不拔”闻名,她抠门而刻薄,没有人能在她那里占到一丝便宜。而且她为人冷漠,每天绷着脸,不仅没做过好事,还曾经嘲笑街道倡办的扶贫救助的公益活动。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听了小斌斌的事后,难受得几天几夜睡不着。后来,她攥着存折颤颤巍巍地跑到街道办事处,对工作人员说:“我想给被挖眼的那个孩子捐点儿钱……”工作人员都愣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所以,当我们对人性的丑恶感到悲观时,千万别忘记,我们的人性也有善良、温暖的一面。善恶常常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只要及时化解阴暗心理,我们就不会跌入万丈深渊。那么,阴暗心理,尤其是绝望感,要怎么化解呢?

给灵魂找到一个支点

阴暗心理是正能量缺失的表现。

绝望感是有明显躯体反应的。当一个人感觉绝望时,他会感到浑身无力、寒冷,甚至四肢僵硬。化解绝望感,首先要让身体暖起来:喝热水,晒太阳,吃东西……给身体补充热量。国外有一所学校就根据这个原理,在学校设置了一间“暖房”,屋子里堆满柔软温暖的羽绒被。当孩子心里难受时,可以随时钻进被子里,温暖自己的身体,效果很好。

绝望感是一种心理沉沦感,仿佛自己跌入深渊,再也爬不出来。要想不“沉沦”,那么就要找到一个支撑点。可以找对你有帮助的人,哪怕只是听你倾诉;也可以找能使你振奋的事物,比如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等。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个习惯,他无论去哪儿都会随身带着《拿破仑传》,书都被他翻烂了。显然,这本书对他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他能从中找到支撑自己的力量。

绝望感更是感受不到爱的苍白心理。“阴暗心理”的本质是不爱别人,更不爱自己,甚至否定自己、讨厌自己的无价值感。因此,化解绝望感要学会汲取爱的能量。最简单的方法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比如,在公交上给老人、孕妇让个座,看见孩子在马路边玩有危险拉一把等等。从对方的感激、微笑中,我们能够汲取正向的能量。因为别人爱的反馈,能让我们更爱自己,就不舍得再让自己陷入绝望之中。正如美国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的:“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修复被创的心

“阴暗心理”的很大成因是,童年遭受严重的挫折或者创伤后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所以我们更要注意修复孩子的内心创伤。公交杀手周江波所在的善义阁村民说:“周江波要是小时候没看到家里的那件惨事,要是同村的人对他多些关心,多开解他,估计他不会变成这样。”想来,不仅村里会汲取这个惨痛的教训,更多的社会组织也会注意加强对受伤孩子的心理帮助。

在我们担忧受伤孩子的心理健康时,请相信:生命的原始能量是很强大的。被针扎的女婴小国国目前恢复状况良好。她现在可以吃母乳,并且能够对妈妈微笑。出事后,小斌斌还在安慰妈妈说:“妈妈别哭,我不怕。”而且随着义眼的成功植入,相信孩子会更好地面对生活。

修复是人很重要的能力,无论是受伤的孩子,还是被人性丑恶惊吓的我们,其实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有一个壁虎的故事:一只小壁虎被蛇咬住尾巴,它拼命地挣扎,尾巴断了,小壁虎得以逃命。农夫见了,对小壁虎说:“你这可怜的小东西,刚断了尾巴,是不是很痛啊?”小壁虎含泪点了点头。“来,我给你包扎上,这草药是止痛的。”农夫拿出一包草药说。“不,我很感谢这疼痛,因为是痛让我知道自己还活着。而且,如果你包扎伤口,怎么能长出新的尾巴来呢?”说完,小壁虎带着钻心的疼痛爬走了。

所以,痛苦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恐惧,更孕育着希望。能感觉到心痛,就说明我们还有知觉,有良知,生活就还有继续下去的希望!驱走“鬼”,相信爱,我们一定能冲破阴霾!

上一篇:如何帮孩子进行情绪管理 下一篇:中国式父子:越爱越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