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站地面月报表制作预审方法

时间:2022-05-11 01:46:42

基准站地面月报表制作预审方法

摘要 针对基准站单轨运行后,人工观测与自动站观测长期并行的现状,介绍了基准站地面月报表制作预审方法,包括校对与审核人工站原始观测记录、月报表制作、自动站报表的校对及异常记录处理等内容,以期提高地面月报表的制作与审核质量。

关键词 基准站;地面月报表;制作;预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P41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041-02

目前基准站的自动站单轨运行后仍长期保留原有的人工定时观测(即人工站与自动站将长期并行),由于未取消原人工站任务,加上自动站2套设备一直并轨运行,要制作、预审并上传人工站和自动站2份月报表,这样就加大了报表制作、预审的工作量。为了节约工作时间并保证较高的报表质量,现将笔者多年的报表制作、预审思路总结如下。

1 校对、审查人工站的原始观测记录

人工站的原始观测记录包括气簿-1、气压、温度、湿度、雨量、风、日照自记纸。

1.1 气簿-1的重点审查项目

一是月初5 d或更换最低气温表后5 d内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是否正确,有无漏读,与干球温度比较5 d差值平均是否超过0.5 ℃。二是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配合。有降水现象时要重点检查云与降水性质的配合,有些云降水量不会很大如Ac;阵性降水时要有Cb云、Sc cug或 Cu,Ns降连续性降水,毛毛雨、米雪降自层云或雾。除了降水现象影响能见度小于10.0 km,要有轻雾、霾、烟幕、浮尘等视程障碍现象,有时会漏记录,而且要注意最小能见度的记载。另外,还要注意区分天气现象,如轻雾和霾、霾和浮尘的区别。轻雾和霾从出现时间、颜色及空气的潮湿程度来区分,出现轻雾时呈灰白色,空气较潮湿,浮尘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霾出现时气团稳定较干燥。三是有降水现象时,8:00、20:00定时降水量栏、降水量日合计栏及蒸发降水量栏是否正确填写,由于降水量观测与蒸发降水观测时间、地点不同,二者降水量一般不会完全一致。四是检查云量、云状记录的配合及云状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根据天气情况分析、比较日蒸发量,有时会出现降水天气日蒸发量明显偏大但未作处理的情况,这时应分析、判断其有无使用价值,或按正常处理,或按缺测处理,但缺测处理时,如有自动站蒸发记录且正常,应该用自动站记录代替。

1.2 雨量自记纸重点审查内容

一是有降水时24 h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 min或以上时,器差分配是否正确,有时会出现时间差分配反的情况。如8:10换纸,时间记号在8:12处,此时应按快2 min分配时差,注意避免按时间慢2 min分配而出错。二是迹线不正常或中断等缺测记录的处理。当自记迹线缺测在2个整点之间时(无虹吸或笔位无下落),此时降水量照常计算;若缺测时间跨越某一个或几个整点时,有关各时降水量要用自动站记录代替,当自动站记录也缺测时,则整个缺测时段记其累积量,并填在该时段的最后1 h内,其他各时共用“”符号表示;若缺测时段内的累计降水量无法从自记纸上直接计算出来时,则均按缺测处理。三是6―9月第1次降水过程的自然虹吸排水量是否正确测量并已在自记纸背面备注。

1.3 检查气压、温度、湿度自记纸的项目

重点检查自记迹线是否有中断、中断后是否注明了原因,以及器差计算正确与否。最高、最低气压和最小相对湿度是否挑在该日迹线的最高、最低点,所用器差是否为临近其整点,当极值出现在2个整点之间时,采用后一整点的器差订正值。当有迹线中断时要根据人工定时记录和自动观测记录来进行判断是否影响日极值的挑取,如影响日极值的挑取可用自动站极值记录代替,当自动站极值记录也缺测时则从实有的自记迹线中挑取日极值,当挑取的日极值与定时观测记录矛盾时改从定时观测记录中挑取。

1.4 分析EN风自记纸记录

对于EN风自记纸,当感应器和记录器均未出现故障时,只要分析、判断最大风出现时间在20:00的是否出现在前一天20:00,如果是则将其改为20:01。如记录出现缺测时除大风记录,2 min、10 min、最大风、极大风记录均可用自动站相应记录代替,当自动站相应记录缺测时才按缺测处理。

1.5 日照纸的检查

日照纸的检查比较简单,一般日合计很少出错,只要检查自记纸是否有迹线少划或多划现象、每张日照纸的日期正确与否即可。

2 自动站和人工站月报表的制作

2.1 校对原始记录,检查月末降水量数据

校对完所有原始记录,保证B文件数据正确后,在到月末那日的日数据维护中检查“上月末最长连续有(无)降水”开始日期、有降水时最后一次连续降水期间的累积降水量和月末20:00至下月1日8:00的降水量是否正确输入,此处输入的降水量为人工观测的定时降水量而不是自动站的降水量数据,容易输入错误或者漏输入。

2.2 B文件转换成A(J)文件,形成月报表

接着通过B转A(J)文件形成月报表,在B转A(J)文件时要注意各项目的观测标识是否正确,特别注意在大小型蒸发转换和停用雨量自记的月份要注意修改其观测项目标识。

2.3 A文件维护

转换完后进入A文件维护,首先要在台站参数页选择“台站维护”即台站进行质量控制,并正确录入报表封面和备注、纪要、天气气候概况等附加信息,此时要注意将传输时间修改正确,备注项中的守班与否和观测时间及台站周围环境变化情况为必填项,天气气候概况的第1项天气气候特点、第5项天气气候综合评价为必填项,纪要栏中填写的内容与项目标识要一致。此处要说明的是报表附加信息的输入和完善这一条可在打印出纸质报表后进行。

2.4 A文件格检与疑误分析

对A文件进行格检,通过机审能找出一些矛盾、异常记录等,通过对疑误进行分析,修改一些确实错误的记录后就可打印出月报表,然后将原始记录与月报表进行逐一校对,只要原始记录正确再加上校对认真,特别是认真、仔细处理异常记录,准确把握规定,就能保证报表合格。

自动站报表审查时与人工站报表稍有不同,即人工站报表中的数据都有原始出处,可从观测簿和自记纸上找出原始记录进行校对,而自动站报表中除人工观测数据外其他自动观测数据均无原始记录可供校对。在自动站采集软件采集正常、监控软件运行正常时,不需对数据进行干预,只要查看数据是否齐全、是否出现野值即可[1-2];而当自动站仪器出现故障记录出现缺测或平时出现不正常记录对记录进行过人工干预时,如滞后降水的前提、自动站记录缺测用人工站记录代替等,此时要仔细校对相关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备注是否完整、备注内容与处理方法是否一致。基准站自动站定时记录,如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等记录缺测时均用人工站相应记录代替;地温出现缺测时,仅在2:00、8:00、14:00、20:00等4次定时用人工站记录代替,其他时次不进行人工补测,按缺测处理。当自动站记录缺测后人工站相应记录也缺测或规定不用人工补测时,如自动站记录仅缺测1个定时数据(风向、风速、降水量除外),可用前后2个定时数据内插求得,水汽压、露点用温度和湿度(均可是内插值)反查求得,缺测连续2 h或以上时,数据仍按缺测处理。此方法在自动站进行仪器检定时多会用到,在检定仪器时乍一看数据缺测之类的很乱,其实只要分类整理,按代替、内插、缺测等“对号入座”,就很容易处理,只是在审查这些记录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备注内容一定要清楚[3-4]。

以本站某月的数据处理备注为例:23日因省局检定0~320 cm地温、气压、蒸发传感器,影响的15:00―18:00 0~320 cm地温和16:00、17:00气压时极值资料均按缺测处理,16:00气压用人工站记录代替,18:00―19:00蒸发用内插法求得,该日0~320 cm地温24次定时统计按2:00、8:00、14:00、20:00等4次定时记录做统计,经与人工站资料对比分析、判断不影响日最高地温、日最低气压的挑取。24日因省局检定风向风速、温湿度、雨量传感器及采集器断电影响,9:00和10:00的2 min、10 min风,10:00本站气压,10:00和12:00的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均用人工站相应记录代替;10:00的0~320 cm地温用内插法求得;采集器断电和检定雨量传感器加水影响的9:00―13:00、14:00―17:00各时次蒸发均按缺测处理;9:00―11:00的风,10:00―11:00的气压、地温,10:00―13:00的气温,这些要素的时极值资料均按缺测处理;检定雨量传感器加入的水量全部删除;该日蒸发量缺测,用人工站记录代替;经与人工站资料对比分析、判断,不影响各要素日极值的挑取。

4 结语

总之,现在报表制作、预审的重点是不正常记录的处理、备注问题。基准站数据缺测掌握一个原则,即不管自动站还是人工站数据只要缺测首选互代,不能互代时再考虑内插、缺测或按正常处理,平时只要处理好此类问题再加上细心、用心一定能保证报表质量,做好报表预审工作。

5 参考文献

[1] 黎树明,张家才,易秋丽,等.地面气象月报表预审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88,290.

[2] 甘万英,吴明.浅谈基准站月报表预审[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S1):101-102.

[3] 何荣杰,母秀民,蔡鹏,等.自动站地面月报表预审方法[J].气象科技,2007,35(2):307-308.

[4] 郭健.如何搞好气表-1的初(复)算[J].沙漠与绿洲气象,1988(8):48.

上一篇:迟熟中粳水稻盐粳10号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下一篇:风廓线雷达与无线电探空仪测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