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病变212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11 08:36:42

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病变212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并随访,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212例患者治疗后,经过随访观察,显效137例,有效7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19%,效果满意。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新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红花注射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22-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一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以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尚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观察了红花注射液治疗DPN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8年1月至2011年1月行红花注射液治疗的2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年龄18-73岁,平均42.47±6.35岁,病程10个月至40年不等,其中病程﹤2年者29例,2-10年者160例,10年以上者23例。

1.2 诊断标准 212例DPN病变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肢体麻木,针刺样、烧灼样、闪痛或刀割样疼痛,肌萎缩无力,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膝反射减退或消失;③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腓神经有传导障碍。排除标准:其它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对红花注射液过敏者,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妊娠期糖尿病,有出血倾向者。

1.3 治疗方法 红花注射液(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2021432)15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一天1次,共60天。在治疗前1个月内血糖控制稳定。采用丹麦产DISA2000型肌电图仪行肌电图检查。清晨空腹卧床休息30分钟后,检查腱、膝反射,逐项记录自觉症状变化。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膝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NCV增加>5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腱、膝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NCV较治疗前增加

1.5 统计学处理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р﹤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精神、饮食无异常,无明显不良反应。

2.2 治疗效果情况 2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经过随访观察,显效137例,有效7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19%,效果满意。

对患者的病程长短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χ2=51.77,两者有统计学意义(р﹤0.05)。其结果是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DPN发病机制是在血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迄今尚未阐明。目前通过控制血糖而减轻DPN症状或是改善神经功能需花很长时间,且效果欠佳,仅在改善高凝状态和微循环条件下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红花是祖国医学常用的活血化瘀的药物,红花注射液有效成分是红花黄色素、红花甙及红花醌甙等。药理实验表明,红花注射液可直接或部分阻滞α-肾上腺素受体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局部组织血流量,达到改善微循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

红花注射液的独特药理作用,对周围神经病变的高凝状态和微循环障碍疗效显著,对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病变有一定效果,但有复发可能。我院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2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除2例治疗后无效外,其他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总有效率99.06%,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探讨2例无效的原因,可能与其病程较长,分别为35年、40年,病变区域皮损严重有关。对有效的患者,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进一步研究对其何时行第2次治疗。

通过本文病例治疗结果的观察,表明红花注射液治疗DPN有效,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近期追踪观察疗效满意,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Paul V,Claude LD,Jean LR,et al.A multicenter,double-blind,safety study of QR-333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 preliminary report.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5,19(5):247-253.

[2] Gaede P,Vedel P,Larsen N,et al.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N Engl J Med,2003,348(5):383-393.

上一篇: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联合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 下一篇:40例黄连素治疗Ⅱ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