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探讨

时间:2022-05-11 03:39:19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环境,减少污染。本文从暖通空调节能的意义入手,分析了暖通空调节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暖通空调节能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意义;设计;管理;技术;自然能源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需要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新的能源,节能是关键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在最近几年,通过努力,人们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1 暖通空调节能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能耗不断增加,建筑能耗已经占据社会总能耗的27%以上。有些地区已接近40% ,且其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末的l0%,上升到近年27.48%,其中2/3为暖通空调系统所消耗。根据暖通空调行业的研究成果,现有空调系统的能耗是惊人的。因此在暖通空调系统中考虑节能,意义十分重大。

2 暖通空调节能措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节能设计投资大,不受重视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得不到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加之工程设计周期普遍较短,设计收费与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挂钩等原因,使得设计施工完的系统不仅投资大,运行能耗也相当惊人。

设计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暖通空调专业人员不多,整体素质较低,大多数员工都是非本专业毕业的,甚至有部分人员从未接受过任何相关培训,仅凭经验工作。这就导致了设计队伍整体的低水平,在设计或施工中遇到的一些涉及方案性调整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和解决。最终导致系统出现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给系统的运行、管理留下隐患。

2.2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除设计施工外,运行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只抓暖通空调的设计施工,仅以达到标准为目的,忽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养。大多数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准只停留在开关机和冬夏季转换操作的层面上,缺乏必要的理论常识,导致暖通空调缺乏科学操作而达不到节能效果。

3暖通空调节能措施

3.1 合理降低室内温湿度标准 暖通空调工程中,夏季室内设定温度、相对湿度愈低,设备系统耗能愈大;冬季室内设定温度、相对湿度愈高,系统耗能愈大。

3.2 减少新风负荷,降低新风能耗

处理新风所需能耗大致要占到总能耗的 25%~30%,对于高级宾馆和办公室建筑可能更高达 40%。

(1)暖通空调系统中取用最小必要新风量,工程中往往采用单一的 CO2浓度值作为室内空气的污染指标。(2)使用能量回收装置,回收利用空调排风中的能量,工程上的排风能量回收装置主要有两类:全热交换型和显热交换型

(3)加强运行期空调系统中新风的质和量的管理

①对于间歇运行空调,系统在预冷或预热时应切断新风量;

②在夜间或过渡季节,使用室外空气供冷;除高洁净度,高精度空调工程外,一般空调工程均应考虑过渡季使用室外新风供冷的系统方式;

③对于人员密集的会场、体育馆、影剧院等公共场合和允许吸烟的办公建筑,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多少应根据污染物发生状况而改变。3.3选择节能的暖通空调系统,减少输送系统的能耗

采用变流量技术

采用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全年空气输送能耗节约 1/3,设备容量减少 20%~30%。(2)增大送风温差和供回水温差;

(3)采用闭式水路循环:与开式循环相比,可以减少相当于建筑高度的静压头,而且防腐蚀,防结垢效果好;

(4)降低水和空气流速,减少阻力损失,可节约输送能耗。

3.4运行管理的自动控制

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的自动控制,不仅可以保证暖通空调房间温、湿度精度要求,节约人力,而且是防止暖通空调系统过余能量损失,节约能耗的重要环节。

(1)室内空气温、湿度控制;(2)限制和合理使用室外新风的控制;(3)最佳启动和停机时间预测控制;(4)利用计算机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5)节能的照明控制。3.5设置热能回收装置通过某种热交换设备进行总热(或显热)传递,不消耗或少消耗冷(热)源的能量,完成系统需要的热、湿变化过程叫热回收过程。回收热源可以取自排风、大气、天然水、土壤和冷凝放热等。热回收效率是用进气参数的变化量与进、排气入口的参数差之比来表示。

4对天然能源的利用

天然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风能、潮汐能及沼气等。4.1太阳能供暖与制冷 被动式太阳房是直接利用太阳照射到建筑物内部或间接地被某围护结构表面所吸收,然后加热室内空气。为克服被动式太阳房的缺点,又发展了所谓主动式的带有辅助热源和蓄热器的系统,称主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 4.2地热能的利用

地源和水源热泵空调是以水为载体,通过地源热泵机组系统,冬季将地温热能(地下水或土壤热能)传递转移到需供暖的建筑物内部,夏季又可以将建筑物内热量,通过热泵机组系统,传递转移到地球浅部地层中去,它是充分利用了地下水或地下土壤常年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是环保、节能、“零”污染、“零”排放的一种空调设备。它具有如下特点:(1)节能30%~60%;(2)高效、环保;(3)冬、夏两用;(4)寿命高达二十五年;(5)降低投资风险,节省初投资。

(1)地热水直接供暖或做空调热源

这种方案是将地热水直接供入建筑物采暖和空调系统,其系统形式与一般热水采暖和空调供热系统没有区别,只是代替锅炉房或热电站的地热井。

在设计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若地热水的温度偏低,将使室内暖气片或空气加热器面积过大,系统的运行费用 和金属耗量将要增加。选择方案时应做技术经济比较。

②多数地热水中含有腐蚀性气体及某些有害离子,对供热管道和设备有一定腐蚀性。选用管材时应予考虑。(2)地热水间接供热

为避免地热水对供热系统与设备的腐蚀,利用热交换器,用地热水来加热供热系统的热水。这样尽管供热水温略有降低,但延长了管道和设备的使用寿命,经济上仍然是有利的。

(3)地热供暖加调峰锅炉 4.3地下含水层蓄能 地下含水层蓄能,就是通过井孔,将低于含水层原有水温的冷水,或高于含水层原有水温的热水灌入地下含水层。利用含水层作为蓄热介质蓄存冷、热量,待需要用水时,用泵吸取使用,又叫深井回灌。5加强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5.1在设计阶段重视节能因素

节能减排是当今各行各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尤其对于暖通空调这一耗能行业来说,在设计阶段重视节能因素尤为重要。而暖通用空调系统往往较为庞大,内部结构也颇复杂,这就对系统设计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认为,设计时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1)要对各种方案进行对比优化,在保证实用性同时选择最节能方案;(2)必须认真进行设计计算;(3)在有条件或系统允许的情况下,经过综合进行总能耗的比较,应合理加大系统的介质温差。以减少系统的水流和送风量,降低输送过程中的能耗。

5.2强化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正如前文所述,提高暖通空调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提高专业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可以结合实践经验来传授基本的理论常识,在个阶段学习中要注意对操作人员学习成果的考察。实行空调操作人员操作证制度,若未通过考核则给与相应处罚,从而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结语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已经不再是新兴问题,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的多样化细节化,对于建筑物内的环境要求也日益增加。舒适和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趋势。相信未来生活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将朝着简单化、环保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永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探讨U.应用能源技术,2005(5).87-90

[2]杨昌智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途径U.大众用电,2005(10).15

[3]林海燕.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问题「C.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9

作者简介:

朱金华(1986),男,汉,陕西商洛市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西安工程大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上一篇:对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分析 下一篇: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