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刍议

时间:2022-05-11 02:37:48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刍议

新课标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虽不能完全自主,但仍然具有相对独立性,自主学习落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是否真正确立。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进入数学课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正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使我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1.1 教师应把握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契机,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要合理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自主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的问题。否则,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

1.2 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创建自主学习的组织基础。组内成员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甚至是专提反对意见的"反对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激发在自主学习中敢想、敢做、敢说。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1.3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良好的合作习惯培养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自主学习要教会学生

1.3.1 学会自主探索

如“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探索中,教师让学生先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再在小组中交流。事实上就是要让学生先进行独立观察和思考,这样对这些图形的共性就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独立的见解,再交流时就能各抒己见。

1.3.2 学会交流与倾听

教师应参与到小组自主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学会两听一思一讲:一听是指要认真听取每个同学的发言;二听是指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一思是指听后须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一讲是指要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清晰地表达给小组成员。

1.3.3 学会反思与调整

自主学习就是要利用学生认知的差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协商、交流、讨论,经整理后形成解决方案。每个个体在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应认识到自己(或对方)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或自己)想法的合理性,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2.自主学习的体会及反思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也就是说,学生要“会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心理和知识基础的限制,缺乏必要的学习方法,不能做到完全自主。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提供必要的支持。

2.1 是加强对学生自学的指导

自学指导是学案设计的中心环节,要在“指导”二字上做文章。即必须让学生知道干什么?利用什么工具资料怎么干?多长时间以后以什么样的方式检测、展示学习的效果等。自学版块式设计要考虑知识的完整性,问题的设计要具体,可操作性要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抓主要矛盾,不能面面俱到,不要指望学生在一节课内全部学会。

2.2 为学生提供自学的物质资源

要及时为学生提供实验仪器、引导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工具书等物质资源,并指导好学生怎么用这些东西。有很多老师怕学生手中有详细的资料,更怕学生的资料中有答案,其实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很多东西不也是从教参或者资料上学来的吗?单靠课本老师无法科学、完美地设计一节课。同样,学生两手空空,没有资料,单靠课本也不可能自主学好。

2.3 让学生寻求老师和同伴的合作支持

针对数学课的特点,老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做好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和帮助。同时要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留出学生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获得同伴的合作和支持,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当然是否需要讨论,讨论多长时间要根据情况确定。学生自学的时间要充分,只有在充分自学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交流才有针对性,才不会流于形式。

3.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增养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 、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生教材也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数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3.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

传统的教学中,基本要领基本知识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3.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

如讲“多边形的内角和”,我是这样处理的:请同学们探索N边形的一个顶点能作多少条对角线;接着问,受此图形的启发你能计算N边形的内角和吗?谁还能给我们发明一种计算N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学生很兴奋地以“发明家”、的角色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去。

3.3 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议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这声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并非是用种方式替代另一种方式,而是强调由单一转向多元,让学生更多的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乐趣中学、体验中学、活动中学、探索中学、合作中学――从而获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甜蜜、情感的品味。总之,在开展自主学习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自主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和手段,最终建构数学课堂有效的自主学习。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物课创新教学 下一篇: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通过激活学生的思维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