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乐”校园,再谱“育人”新篇

时间:2022-05-10 11:31:51

构建“和乐”校园,再谱“育人”新篇

2013年9月,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和乐育人”德育品牌被评选为“青岛市十佳德育品牌”,这是对该校致力于德育体系建设,创新德育实践的充分肯定。多年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着眼于师生的快乐、和谐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打造学校特色教育,丰富德育实践活动,探索科学育人方法,逐步构建完善了以“和乐育人”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体系,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以下是该校办学理念的具体阐释。

一、一个德育目标:立德树人

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把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为他们终身、全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个性特点,从小处着手,将“立德树人”目标分解落实。一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认识,即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二是培养学生该有的道德情感,如作为学生,就要热爱学习;作为班级成员,就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作为子女,就要孝敬父母,懂得感恩;作为公民,就要遵纪守法,恪守公德。三是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意志,即高尚的品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道应该追求什么,不攀比,有责任,敢担当。

二、两重核心理念: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让实验二小这所百年老校始终走在素质教育的前沿。学校坚持“传承、发展、创新”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和德育体系,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两全”教育――“尊重主体,主动发展”的“两主”教育――以构建和乐校园为核心的“和乐教育”,实现了“关照全体――关注主体――关注精神内核”的三步跨越。学校将“和乐校园”的核心理念理解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源于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的思考。

三、三支德育队伍: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家长队伍

1.理顺德育思路,完善德育体系

学校十分重视德育主题的确立和德育品牌的创建工作。多年来,领导班子成员重视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理念和工作水平,铸就了一支协作高效、共融共通的德育管理队伍。学校每学期初都要召开德育工作专题研讨会,交流德育成果,理顺德育思路,确定具体措施,协调活动安排,真正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在德育品牌的确定和创建过程中,班子成员集思广益,对多年的理论成果和德育实践进行完善与提升,形成了以“和乐校园,幸福人生”为核心的五彩德育体系。

2.落实提升工程,丰厚师德师蕴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德育高效实施的关键。一是开展“做学生喜爱的教师”“让师爱闪光”等主题活动,树立师德典型,弘扬敬业精神;二是在教师中推行了“五读”活动:读教育专著、文学名著、名师实录、期刊杂文和人文读本,并通过“会前五分钟”“美文诵读比赛”“读书征文”等多种形式,创设交流沟通的机会,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三是学校多次邀请教育名家来校做报告,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开阔教师的视野;四是制定了“常态均衡,动态激励”的生态化管理体制,并引进家长评教和学生评价机制。

3.构建家校平台,汇聚教育合力

学校致力于构建“责任共担、和谐共育”的家校文化,坚持做到“五个一”:每学期进行一次家教讲座;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会;每学年举行一次“家长看学校”的和乐教育展示活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家访或电访;每学年组织家长参加“教子一得”征文活动。并充分发挥“和乐家校联系簿”、网上家校、飞信的纽带作用与家长定期联系,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成才观,积极协助学校做好德育工作。

四、四大特色教育

学校以“和乐”文化为核心,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融汇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初步形成了“艺术、体育、棋类、书法”四大特色教育。

1.“阳光体育”,铸就健康体魄

自2007年3月起,该校在全市率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得到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支持。学校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学生课间活动的内容。学校以从家长中征集的4 000多份案例为基础,汇编了《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课间游戏案例》。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校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同学们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和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比赛。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为师生们创设了“和乐”的锻炼、生活环境,带来了体质的改善,带动了学校体育成绩的提高。

2.乐在“棋”中,开启智慧人生

2000年,学校把中国象棋作为校本课程引进课堂,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国象棋》,配备了专任教师,还聘请不少象棋高手担任顾问。2009年,又把围棋引入课堂。现在,学校每学年都要举行“千人象棋”大赛;活动室设立“楚汉棋苑”交流园地。该校至今已经培养了多名国家级、省级象棋冠军;学校也先后被确立为“青岛市少年儿童象棋培训基地”和“青岛市围棋教学特色学校”。

3.“艺”彩纷呈,绽放快乐童年

实验二小以小燕子艺术团为依托,不断打造艺术教育特色。目前,学校有声乐、舞蹈、器乐、绘画、书法、棋类等28个社团小组,配备优秀的专业教师辅导,全力为孩子们提供特长学习的广阔空间。近几年来,该校累计有4 000多人次在各级艺术比赛中获奖;小燕子艺术团先后8次被邀请参加中央教育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演出,并赴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参加对外艺术交流。

4.“书”韵飘香,修身育德立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充分挖掘书法的“育德、育智、冶美、修身、养性”功能,以“规规矩矩写字”为载体,把“习字教育”作为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一是通过设立每天15分钟的习字时间、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每月一次的书法讲座、每年一届的书法大赛以及三级考核制度,引领全体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兴趣。二是为学生创设学以致用、体验成功的平台,如成立书法社团并安排专业书法教师进行指导,评选“书法小明星”和“小小书法家”等。

五、五彩德育主题

1.开展礼仪教育,培养行为美德

礼可导德。“和乐”文化的前提,是师生的礼仪教育。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啄木鸟”活动。学校成立了40人的文明啄木鸟巡访团和20余支巡访小队,在班级、校园、社区、家庭,查找陋习,对症矫正。二是扎实开展“四位一体”的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活动。把文明礼仪细化为10项内容、四个等级,实施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每学期评出文明礼仪小标兵进行奖励。三是深入开展童谣创编活动。目前已经出版了三辑优秀校园童谣集,通过传唱,让队员知荣明耻,倡扬文明。

2.实施感恩教育,培育仁爱精神

充分利用各种集会以及板报、校报、广播等媒体,营造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每学期都开展“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教师”“感恩同学”系列感恩活动,将感恩意识印在每位师生的大脑中,将感恩教育落实在每位师生的行为上。感恩文化正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由150名教师组成的12个教师助学团队,通过开展“学科辅导、名师讲座、心理访谈、经济资助、学法指导”等助学活动,把爱心奉献给学生。

3.争做和乐少年,树立精神榜样

学校制定了《争做和乐少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实验二小和乐少年评比细则》,根据方案安排,组织开展了“读书小明星评选”“学雷锋小标兵评选”“才艺大比拼”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乐”文化,培育“和乐”精神。

4.落实经典诵读,书香浸润童心

为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让书香浸润孩子心灵,我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及教室走廊,布置读书名言和学生自创的读书格言,营造书香氛围;每个班级开设小小读书角,校阅览室配备图书,班内设立“图书漂流目录”,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利用读书节扎实开展“诵读经典,润泽童年”“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主题活动;扎实做好诵读测评工作,评选“诵读小明星”和“古诗大王”。

5.“和乐少年警队”,倡扬安全出行

学校成立了全市小学第一家少年交警队,聘请交警大队交警任教导员。少年交警队坚持“学习―宣传―训练―实践”四步结合,定期组织队员阅读有关交通方面的书籍、报刊,教导员定时讲课,每学期聘请市交警大队的领导做专题报告。校园里,小交警队员是交通法规的义务宣传员,周末时他们还有组织地到街头、社区发放交通安全材料;假期中,在交警的带领下,参加社会实践,从中体味交通法规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及违规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感悟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和乐育人”的核心是:传承二小百年文化底蕴,通过创设内外和顺、团结向上、和谐发展的育人环境;推进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合力;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主动全面发展。“和乐育人”一定能成为该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张闪亮的德育名片。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

上一篇:老爸给我道歉了 下一篇:应试作文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