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割肝救母

时间:2022-05-10 07:46:38

“80后”大学生割肝救母

2011年9月1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病房中,身穿红色运动服的彭斯一边精心帮母亲陈雪梅梳理着头发,一边小声跟母亲说话。一个月前,这位22岁的大男孩得知母亲患慢性重型肝炎晚期需进行肝移植手术后,马上暂停学业,从美国回到广州,毅然割下自己60%的肝脏移植给母亲,挽回了母亲的生命,唱响了一曲感人的“80后”反哺之歌。

1989年7月,32岁的陈雪梅产下“龙凤胎”儿子彭斯和女儿彭隽,却因为产后大出血,命悬一线,被切除子宫并紧急输血后才挽回了性命。但正是那次救命的产后输血,让陈雪梅染上了丙肝。

彭斯从小就很聪明,热爱学习。高中时,他就读于广州执信中学,因为成绩优秀,高三时到美国交流学习一年。2008年,彭斯考入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修读会计专业。彭斯也很懂事,在美国读大学期间,为了节省机票和学费,彭斯没有回过一次国。每个暑假他都不休息,想早点修完学分毕业。在彭斯看来,如果早点毕业,便可以省下几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为家里减轻负担。彭斯把全部精力用在了课程上,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学习狂人”。等到修完全部课程时,这个中国学生的GPA(平均成绩点数)达到3.48,成绩名列前茅,仅仅用了两年零九个月,他就修完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今年5月6日,他顺利拿到学位。因成绩优异,他还将继续在本校攻读研究生,并准备考取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证。

5月26日晚上,彭斯接到父亲彭慧打来的电话。电话里,父亲的声音疲惫而低沉:“斯斯,妈妈病情很严重,需要做肝移植手术,你愿意捐肝吗?”

没有任何犹豫,彭斯以坚定的语气告诉父亲:“爸,你放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母亲有难,我会马上赶回去救她,这是必须的。”

第二天,彭斯就定了机票,并给导师打电话进行沟通,将自己的学位保留一年,然后第一时间赶赴机场。彭斯回到广州,来到母亲旁边,可陈雪梅却拒绝了:“花那么多钱送儿子出国读书,儿子是全家的希望,不能让他冒险。”无论父子俩怎么劝,陈雪梅都不为所动。

几天后,母亲陈雪梅发生了严重的昏迷,十几个小时都没有醒过来。彭斯找到主管医生,医生坦白地告诉彭斯,多割一分,则很容易导致自己的肝脏衰竭;少割一分,这肝源对母亲又没有作用。彭斯的回答很简单:“需要割多少就割多少。我一定要为母亲做点什么,危不危险,我不考虑那么多。”彭斯十万火急地进出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迅速拿到了母子关系证明等必要材料。等陈雪梅被抢救醒来时,父子俩将所有的材料摆到她面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雪梅这才含泪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

7月22日,彭斯成功接受手术,将60%的肝脏送进母亲的身体。五天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的医护人员送给了彭斯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一本荣誉证书――“彭斯,鉴于你帅气、勇敢和坚强的表现,被授予最佳形象大使奖。”

主管医师郭医生很是感慨:“在我们病区,进行活体移植的大多数都是长辈爱惜自己的孩子,把脏器供给孩子。孩子主动为父母做肝源供体,这是第一次看到。”“彭斯比我小两岁,他的事迹很感染人。这个捐肝救母的故事,对促进80后、90后反思自己与长辈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榜样。”80后的护士陈璐说。

彭斯捐肝救母的事迹迅速在网络上热传,有网友问,如果你的身体不如以前了,你会怪父母吗?彭斯说,绝对不会,我只希望能延长母亲的生命。

“妈妈,月亮之下,有了你我才有家,离别虽半步即是天涯。爱长长,长过天年,幸福生于会痛的心田,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 毛阿敏深情演绎的歌曲《天之大》轻轻回荡在飘荡在医院大厅。在彭斯的前胸右侧,是一个大大的“人”字形伤疤,拆线后的针孔清晰可辨。也许是伤口有一小处开线,“自作聪明”的他贴上了一小片创可贴,浑不在意。谈及“休学割肝救母”,彭斯一脸平静:“这没有什么。百善孝为先,当年母亲给了我生命,我为什么就不能给她肝呢?”

(江水碧摘自《讲述》)

上一篇:盖尔坝飘过蒲公英 下一篇:处方签上的“贺鲁斯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