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进行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设计

时间:2022-05-10 07:05:12

浅析如何进行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设计

摘 要:随着我国在教育上的不断改革,课前预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要想在数学教学中使预习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对预习作用进行设计,随着年级的提高课本上的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预习作业设计时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习作业设计;初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97-01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学会自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学习。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对数学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上有着一定的帮助。

一、提高预习作业中的趣味性

数学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学科,只要细心的去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和数学有着密切关系,我们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进行解释。抽象的学科很难被学生接受,特别是预习。让学生去接受一门新的知识需要提高其中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1]。

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应当适当的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以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为出发点,设计符合他们的预习作业。要想使数学预习作业的趣味性能够得到提高,就必须要将外界的关系同数学中的知识进行联系,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学生对预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积极的完成数学预习作业。

例如“多姿多彩的图形”这一内容。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前。教师应当对学生预期的目的加以分析,让学生发现图形的本质,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图形,并在生活中发现实例。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多少和每组人员的多少可以依据班型的大小而定,让每一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例如每一组的学生分别从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方面去观察不同的图形[2]。学生收集图形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通过绘画的角度将实物会和图形画出来,让后将两者进行对比,寻找图形的本质,也可通过数码产品将事物照下来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这样的预习作业可以让学生较为轻松的完成,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预习的乐趣,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设计具有操作性的数学预习作业

所谓具有操作性的数学预习作业,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具有合理的要求,确保教学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预习就是让学生知识进行自行探究,是在教师正式上课前的活动。预习中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因此预习作业应当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这样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新的知识内容,预习题应当规定明确的方向,具有一定的要求,不然学生在预习中将会不知如何入手,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中出现应付的现象,而且可能会使学生对数学出现厌烦的心理[3]。例如在数轴讲解中的预习作业。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利用两个刻度尺做成一个数轴,然后在数轴上标出15和-15,22和-22,9和-9的位置。让学生针对在数轴上的数字的关系进行提问,教师对问题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将其中合理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如果学生提的问题不够全面,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每一对数在数轴上呈现了什么特点。2.每对数之间都呈现了什么特点。3.写出一些具有这样特点数。这样的数学预习作业,让学生具有明确的目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样使学生在对新知识的预习中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可谓一举双得。

三、增加预习作业中的差异性

初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能力上会有一定差异,这主要是有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共同造成。因此作为初中的学生教师不能用一样的标准去要求所用的学生。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上也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则可以使更多学生的要求得到满足,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当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到预习作业的设计之中,差异性的预习作业,会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体会到主人的感觉,教师应当对每一名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进行合理分析,在设计预习作业时应当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预习的知识不应难度过大,例如在“勾股定理”一课的预习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应当让学生在了解勾股定理内容的基础上寻找生活中的实例,对于中等层学生在应当在基础层预习作业的基础上了解勾股定理的应用,针对优秀层的学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勾股定理进行题目设计,提升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差异性的预习作业能够使学生在预习过程在完成教师布置作业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建立自信心。进行差异性预习作业布置是新课对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案上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力所能及的预习作业会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同时体会到成功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充满自信,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文中内容可知,在学习过程中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作业则是使预习奏效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的将两者进行合并,设计出有效的预习作业,这对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着重大帮助。预习作业的设计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本文从趣味性、操作性、差异性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所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益琴,郁云翔.初中数学中基于课前“预习活动”有效设计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1.6(15):21-22.

[2] 包淑婉. 在选择中革新――初中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J].新课程.2014.5(18):28-30.

[3] 江小燕. 新课程下初中几何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师范大学.2013.3(12):29-30.

[4] 戴怡敏. 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数学作业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4.4(21):33-34.

上一篇:小议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渗透 下一篇: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