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内数字媒体艺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时间:2022-05-10 04:31:06

当下国内数字媒体艺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内容摘要】伴随数字信息和媒体的不断涌现,数字媒体艺术在国内各高校中的不同专业和学院中得以迅猛发展,因所开设该专业的教师隶属不同专业,故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素养有着极大的差别和不足。处于前沿性、交叉性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急需该专业教师有意识地自我调整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自身的素养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 意识 能力 素养

数字媒体艺术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需求应运而生的,它是将电子信息技术、艺术门类、传播学、营销学及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互交叉、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专业。因此,要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熟练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首先,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自身需要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掌握该学科整体构架和教学体系;其次,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要具有育人育己、超前创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数字媒体的综合性人才。

一、完善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数字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应用型学科,并且在我国各个高校中都是依托于其他学科而形成的,诸如依托计算机信息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业产品造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建筑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管理学专业、影视专业、传播学专业等,这就要求国内高校该专业的教师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理论,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还要具有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所以仅仅依靠目前国内高校所培养的各专业间交流少、联系少、知识结构单一的某一方面专业教师来引领和指导数字媒体艺术学生完成四年大学教育是不足的。但当下,面对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资严重匮乏的实际,只有教师在课后不断完善、研究、交流和学习自身不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需求,服务好社会。所以,每位数字媒体艺术教师应尽快充实自身的知识构架和延伸自身的知识信息和体系。

二、提高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首先就要满足人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所以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教师自身就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不仅来自于教师曾经实习或工作的公司或单位,也可以来自于教师自身针对某一问题展开的自身演练和演习。特别针对某一项任务进行的短时间的学习和演练有助于激发短时记忆,从而增强大脑对某一知识或实践的长期记忆,进而在经过多次重复记忆后,该演练实习便顺利成为教师自身知识的一部分,它不仅让教师们得到了经验和知识,也更有助于总结后讲解给学生,使学生少走弯路。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某些公司进行亲身考察和实践,从中获取实际操作体验和创作灵感,这样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学习经验,同时也拓展自身的社交能力,进而可以联系公司、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在业余时间进入学生课堂,给学生进行相应指导。

三、增强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育人育己的意识

作为数字媒体艺术教师,不仅有责任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训练学生相应的技能和基本功,还要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和手段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观和做设计师的应有准则等。作为数字媒体艺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个别辅导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注意从细节做起,在与他们互动中对其进行言传身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特别针对“90后”学生,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各种新鲜事物和专业知识,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甚至要比在校教师了解得还要多,在某个具体细节方面比教师了解得还要深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教师在与他们进行教学和沟通中,要善于发现、启发和鼓励他们对其所关注的事物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对于这些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学生,在很多领域和方面教师应与他们共同探讨。在信息时代里,教师已不再是某一领域的权威和标准,平时也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学习一些新鲜名词、语言和事物,来为自己注入鲜活的信息时代血液和思考方式。因此,对于当下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师来讲,育人意识确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但在育人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和长处,也要在育人的同时更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自我虚心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培养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自身的超前意识

数字媒体艺术教师不仅要具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要具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发展意识。超前意识来源于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养成,创新不仅是敢想,还要经常想别人不敢想和不敢做的事。针对当下国内各个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数字媒体教师有责任对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其教学大纲等,进行详细的市场与社会调查,充分预测未来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充分分析未来数字媒体发展的新动向及其扩展的新领域,详细研究和制定适应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和技术,还要启发和激发他们富于创造性、开拓性的探索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要不断接收和吸收本行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不断注入新鲜的具有时代符号的“血液”,不断勤奋学习和研究,不断从传统文化和习俗中吸收精华和营养。只有这样,数字媒体艺术教师才能更好地去发现、拓展更多属于自身特性和发展空间的新领域;才能更好地在传承和借鉴中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才能保证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的超前意识来自于对当下市场和社会的分析和调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的超前意识来自于教师平时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建立和培养。只有具备超前意识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学和实践中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具有更加坚实的创新和设计能力。

五、数字媒体艺术教师要具备环保意识

数字时代的到来正在一步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印刷时代里,我们每天信息和资料的得来都离不开纸和油墨,而纸张和油墨的生产又在时时刻刻破坏和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森林、草原面积的迅速减少,浓烟、粉尘等有害物的激增,河流、湖泊水质的下降,酸雨、雾霾等带给人们的危害,时刻都在警告我们,要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有良好的环境,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我们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对社会的宣传。我们有责任设计出更加吸引受众眼球的媒体界面,我们有责任引导消费者大量和重复使用数字媒体终端来获取所得信息,我们更有责任带领并指导学生去研发更新颖的设计程序和更前沿的新媒体设备。在科技和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超前意识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师不仅要关心自身所研究的领域和对学生的培养,更要关注我们赖以生活的生存环境。利用自身所研究的领域和知识,去改变周围的人们,力所能及地利用电子媒体代替纸质媒体进行信息传播,进而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只有教师首先具备了现代的环境意识,才能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面对全球经济化、数字化的新时代,当下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教师自身意识、知识结构、自身素质和自身能力的增强。众所周知,师强则学生强,学生强则专业强,专业强则民族强。这样通俗易懂的道理,需要当下每位从业教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用自身的语言和心灵去传授知识和经验给学生,以自身行为去感染和影响未来的接班人。这不仅是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也是国家对我们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信任和期望。

参考文献:

[1]周砚钢.信息时代艺术设计教师应具备的意识[J].现代企业教育,2009(7).

[2]杨洁.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与网络广告教学内容的构建.大众文艺[J].2010(19).

[3]黄鸣奋.新媒体艺术理论的起源[J].东方丛刊,2009(1).

[4]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周砚钢.浅谈信息时代广告设计教师的超前意识[J].职业时空,2010(3).

[6]钱文彬.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6).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上一篇:试析影视动画《海底总动员》的场景运用 下一篇:地方综合大学开展美术通识教育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