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甘蓝抽薹发生与预防

时间:2022-05-10 08:56:17

摘要:春甘蓝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和菜农欢迎的蔬菜。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各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抽薹现象,给菜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调查春甘蓝抽薹发生的原因,提出几点预防对策,即选择冬性强品种、适时播种、加强管理等,以供借鉴。

关键词:春甘蓝;抽薹原因;预防对策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一种幼苗春化型农作物,植株叶片长到一定数目,茎粗达到一定程度,在一定的低温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即可完成春化过程,继而花芽分化,抽薹开花。现对春甘蓝抽薹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介绍。

1 原因分析

1.1 品种因素

冬性较强的品种中心柱短,不易发生抽薹,而冬性较弱的品种中心柱长,易发生抽薹,特别是当栽培管理不当或遇到倒春寒天气时,更易发生抽薹。

1.2 播期因素

播期越早,则生长期越长,定植时幼苗就越大,发生抽薹几率也越大;相反,幼苗达不到春化要求的植株大小,则不会发生抽薹。

1.3 气候因素

育苗期气温偏高,幼苗生长发育较快,而早春又遇倒春寒,低温持续时间长,使幼苗不能定植到田间,持续的低温使其通过了春化阶段,即使播期适宜,也会导致抽薹。

1.4 管理因素

在生产中,有些菜农为追求早熟、早上市,播种出苗后没有适当控肥、控温、控水,而是大肥大水,导致幼苗生长过快,定植时幼苗偏大,并且通过了春化阶段,而发生抽薹。

2 预防对策

2.1 选择冬性强的品种

如黔甘2号、皖甘一号、精选8398等。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抽薹率不同,提醒广大菜农应从信誉好的种子门市部或直接从优质种子的育种单位购买种子,以避免劣质种子带来的损失。

2.2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防止春甘蓝抽薹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春甘蓝播种期的界限内播种,一般不易发生抽薹。冬性强的品种可稍提前,冬性弱的品种可适当推迟,如遇播种期气温偏低可提前播种,相反则推迟播种。具体应根据当地当年的气象条件、品种特性、育苗方式及定植后的保温条件而定。

2.3 加强定植后的管理

选择春甘蓝壮苗进行定植,定植时间应适当推迟。定植后,开春前应严格控制水肥,开春气温升高后加强水肥,特别是莲座中期至结球前期要重施速效肥,促进莲座叶的生长和结球,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

2.4 补救措施

对有轻微抽薹先兆的大棚,视天气情况,可适当提前4~5 d揭膜,低温可抑制其抽薹促进包球;其次,可摘去主茎,促进侧芽萌发结球。未抽薹的,应适当早采收,且采收前5 d不浇水,防止出现“炸球”现象。

上一篇:药食兼用型蒲公英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新奇南瓜“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