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辐射能力的对策

时间:2022-05-10 08:14:41

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辐射能力的对策

[摘要]乌鲁木齐都市圈是新疆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但相对于内地发达地区来说,乌鲁木齐都市圈的绝对经济总量和整体辐射带动能力还非常有限。本文从加快乌昌地区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乌昌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发展现状和鸟昌地区在都市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制约乌昌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操作性的对策和建仪,以期为加快乌昌地区融合发展,提升乌昌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加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辐射带动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合发展 乌鲁木齐都市圈 辐射带动能力

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物质、资本、劳动力、技术、文化等资源要素在市场的配置下呈现高度的流动性,大城市不断扩展。城市区域化现象和城市群体现象逐渐成为必然。在新疆经济社会和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培育以乌鲁木齐和吉昌(以下简称“乌昌”)为核心区的都市圈,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将是促进区域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国家和自治区战略意图的正确选择。因此,进一步加快乌昌地区融合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大大提升乌昌地区在乌鲁木齐都市圈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增强乌鲁木齐都市圈在全疆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现状

乌鲁木齐都市圈包括乌鲁木齐市、石河子、昌吉州、五家渠市、吐鲁番等地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占全疆面积的9.52%,是全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区域。区域内资源配套组合条件好,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等矿产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及特色农牧业资源。全疆绝大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韧构汇集于此,是全区劳动者素质最高的地区,第二、三产业中知识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部门也均在此布局。

2010年,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出炉,其内容包括:将新疆建设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使其成为我国西部双向开放的前沿阵地、能源资源基地和新型工业出口加工基地、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并进一步将其打造为多民族社会和谐示范区。这意味着乌鲁木齐都市圈即将步入更快的发展轨道。

二、乌昌地区在乌鲁木齐都市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乌鲁木齐和昌吉作为核心区,是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内人口密度最大、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发展前景最为广阔、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尤其是自2004年底实施乌昌―体化战略以来,乌昌地区率先发展,已成为带动乌鲁木齐都市圈乃至整个新疆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2008年,乌昌地区生产总值1408.5亿元,占乌鲁木齐都市圈的86.12%,占新疆全区生产总值的3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5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04亿元,占全疆的33.2%,是都市圈的88.5%;其余各主要经济指标,如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占新疆的49.9%和4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8.35亿元,占全区的46.6%;外贸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占新疆的45.5%,其中出口占全国向中亚五国出口的30.6%,均在乌鲁木齐都市圈中具有绝对主导地位。

三、乌昌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随着乌昌两地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乌昌两地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跨行政区域设置了乌昌党委,在行政区划没有统一、不涉及两个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实现了财政统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乌昌两地的融合还存在不充分的地方,区域优势尚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都市圈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一是两地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相互之间争资源、争投资、争税源等问题时有发生,统一规划落实不到位,区域内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二是行政主导的特征非常明显,不同地区、部门、行政隶属,所有制界限明显,行政干预手段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资源整合利用开发工作力度不够,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乌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内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运输和信息建设共享能力不足,交通枢纽建设还不健全,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一体化的合作机制还不完善,如通信、市场准入、科技医疗、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还未统一。

四、对策建议

乌昌地区作为乌鲁木齐都市圈的核心区,其辐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在未来5年内,乌昌地区需要极力推进融合,进一步增强城市的聚集功能,提升其在乌鲁木齐都市圈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进一步促进乌鲁木齐都市圈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1、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充分发挥城市的综合功能

在准确定位城市功能的基础上,从乌昌两地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通信、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城市的人口、用地、交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动态变化,对规划进行适时动态调控,通过产业空间聚集、产业结构转换、城乡间及城市间互动和技术进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强化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与管理,合理调整和布局城市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对乌昌两市来说,在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基础上,必须要更加注重科学的决策,通过城市空间拓展、实施城市功能再分配,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提高城市生活的品味,增强乌鲁木齐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

2、合理布局,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乌昌两地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同质化水平很高,城市之间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梯度,各自的特点并不十分明确,因此需要对乌昌地区的生产布局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必要的调整。乌鲁木齐是新疆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新疆的金融贸易中心,未来还可能成为新疆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其重工业和高耗能工业应向周边转移释放。昌吉应该依托自身较高的加工制造水平,使其成为该区域的工业中心和商业贸易中心。此外,其余县市的产业布局首先应以资源分布为基础,立足自身特色,为乌昌两市产业的合理调整提供广阔的地域空间。

3、完善区域交通体系,重组区域发展空间

畅通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是都市圈―体化的重要保证,乌昌地区要首先优化城市道路网络,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启动主要城市间的城际轨道和市内轨道交通建设。重点支持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相对滞后的区县,强化区域间的交通联系,为核心城市的有机疏散和区域的重新集中创造条件。此外,还应该加强区域内的铁路路网建设,保证核心城市发展的能源和产品需求,应该与乌鲁木齐都市圈中除乌昌地区以外其他城市交通网络有效连接,联合制定现代化的区域交通网络规划。

4、建立健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机制

乌鲁木齐都市圈地处新疆腹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各区县市均属于严重干旱缺水城市,水资源供求已成为影响该区域

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乌昌地区包括整个乌鲁木齐都市圈必须协同制定水资源的使用方案,建立水资源的保护协调组织,联手做好区域内水资源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

5、坚持“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方针

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形成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发展的格局。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扩大乌昌地区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将外资引进拓宽到贸易、金融、旅游和旁地产领域。制定特殊政策鼓励外商投资项目以BOT、TOT、ABS等融资方式进行资源开发、区域开发、流域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东引西扩战略,加大对内开放力度,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实施出口商品名牌战略,建设出口生产基地,重点支持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机电、纺织、高科技、石化等产品扩大出口,带动出口较快增长。加强外向型经济促进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面向中亚的国际电子商务、会展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乌昌地区建设成中亚金融中心。“十二五”期间,要以扩大内需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立足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利用国外需求;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好能源和矿产资源,发挥好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大的增值含量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乌昌地区,以及设立更多的管理运营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完善应对涉外经济摩擦的机制,探索建立和完善进口、出口协调机制和多边、双边经贸关系协调机制,使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效提高。

6、规范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努力为外来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认真落实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把沿海发达地区作为乌昌地区招商引资的重点,全面开放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制造业,加快推进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现代流通、旅游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招商引资机制,完善统筹协调、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及投诉机构工作保障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强企业,促进引进项目和到位资金显著增长。进一步办好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创造条件建立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和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创造条件建立出口加工区,加快发展新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增强处置贸易争端的能力,完善适应世贸和国际市场准入规则的进出口公平贸易、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和应诉、起VArL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与竞争。

五、结语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西部地区加快资源整合,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对提升整个西部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缩小与东部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作用。

面对历史机遇,乌昌地区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协调利益,从根本上进行机制体制的创新,建设良好的制度平台,为乌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扫清障碍,提升乌鲁木齐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融入全国的大范围城市经济体系,积极广泛参与竞争和分工合作,并最终迈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实现其打造国际化都市圈的宏伟目标。

上一篇: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公共物品视角研究 下一篇:欧元危机对区域货币合作与一体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