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职场“冷暴力”

时间:2022-05-10 12:33:57

如何应对职场“冷暴力”

我们每个人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生要在职场中度过,作为职场中人,我们无不期望自己能一显才华,以求事业有成。然而,职场也是社会,有着社会生活中一切该有的现象。职场“冷暴力”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现象不仅存在,而且日益翻新和蔓延。

所谓职场“冷暴力”,一般是指上司或群体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对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让人长期饱受讥讽、漠视,甚至停止日常工作等刺激,使人在心理上压抑、郁闷。

有调查说,越是学历高的地方,职场“冷暴力”出现的几率越高。不屑于吵架的白领们,常常用冷漠解决问题。也有调查显示,67.9%的人没有听说过职场“冷暴力”这个词,但竟然有66.5%的人遭受过职场“冷暴力”的伤害!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代沟障碍”

90后的瑞阳今年正式进入职场,他认为只要工作能够出色完成,旁人不应该过多干涉。可真正融入职场的环境才发现,现实远不如想象那般好。职场需要团队的合作精神,尤其得服从上司。

上班第一天,瑞阳穿了一件哈韩式的宽松外套,下面配着一条牛仔拖地直筒裤。被60后的主管看到之后,很严厉地说了一句:“你不知道上班要穿西装吗?怎么还戴着耳钉?从明天开始不许戴首饰。”他感觉很郁闷,外表的装扮和工作有什么直接关系?

其次,就是加班的问题。在瑞阳看来,不加班,并不代表懒惰,工作进度应该在上班时间内完成,为什么还要占用业余时间?第一次拒绝加班,就把主管气得火冒三丈,要扣薪水。瑞阳便和他理论,让他给出恰当的理由,估计从来没有员工敢和上司较真。

从此,自我张扬的另类个性,让瑞阳不知不觉成了上司眼中的边缘员工。凡是瑞阳做的设计,递到上司那里,他要么是挑刺暗讽,要么就是置之不理,等他彻底闲了,才看他的设计。

总之,他就是被上司打进“冷宫”,从来不对他的设计方案给一句评价,更谈不上指导一说。即便张开金口,也是冷冰冰地来一句“90后什么也不懂”,进一步打压他的积极性。如果公司有加班或出差事项,主管会冷着脸,径直走向其他同事的格子间,根本不理会瑞阳的存在。

很多职场新人的上司大多是60后、70后,他们感觉和70后没有太大的代沟,毕竟90后接受新观念的能力更强些。但在60后上司眼中,他们就是个不服从组织的“坏员工”。

在瑞阳看来,都什么年代了,还拿组织来唬人,即便是团队精神,照样得有个人的努力做基础。或许这就是代沟吧,各有各的想法和理由。

办公室“透明人”

在职场上丫头是个新人,工作整一年的时间,按说,应该多少有点职场经验了,可她就是无法融入同事间的群体,这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

丫头上班的公司,女员工比较多,而且,数来数去,她的年龄最小。身边的同事几乎都做了母亲,她们探讨的焦点除了孩子还是孩子,即便是在工作的QQ群中,趁老总不备,也得偷聊几句孩子的事情。每到这时,她唯有沉默,插不上半句话。

久而久之,没有所谓的共同语言,拉开了和她们的距离,午休逛街、聚会,下班后去K歌,她们从不叫丫头。本来,女人之间应该有很多话题,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护肤经验,就能让两个不相识的女人很快热乎起来。可她在同事面前,总是被淡忘的那棵小草,那种被刻意冷落的感觉,让人心里非常别扭。

在职场这一年中,她算明白了,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敌对冷漠,是很厉害的变相折磨。再者,丫头是经理办公室的文秘,这也是同事们疏远她的一个理由。闲暇时,大家喜欢八卦一些上司的家长里短,或猜想一番公司的人事调动,因为她是离上司最近的人,好像她就是间谍,随时要打小报告似的。

她们的漠视犹如影子一般,单说中午这顿工作餐吧,是丫头上班最难熬的一个时段。上大学时,她最喜欢和同学或舍友们结伴去食堂吃饭,可到了职场,简单的一顿午饭,也能成为奥秘很深的社交圈子。

最初,她并没注意到这个细节,每次去餐厅,都是独来独往,自己打上饭,落座开吃就成。可慢慢地,她发现不对劲了,别人用餐,都是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或低头耳语,或笑声阵阵,偏偏她一人独坐,这个场景就告诉别人,她是一个和同事们有隔阂的被孤立者。

从那以后,她尽量不去餐厅吃饭,有时买点零食将就一顿,或打上饭在办公室一个人吃,那种孤独的吃饭场景,让人无法适应。

这一年的职场生活中,丫头是个十足的“透明人”,属于经常受委屈、受歧视或者被遗忘的那一类人。面对这种杀人不见血的“冷暴力”伤害,很受折磨。她也想过辞职,但辞职最终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她说:“有一次,和同学说起自己的境况,他们告诉我职场三定律的规则: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对我而言,这个定律太准确了。我现在还不想滚,除了默默隐忍、埋头苦干,就是让自己的工作能力逐渐强大,到那时,也就有了狠的资本。”

对抗“冷暴力”

以上是职场冷暴力中比较典型的两种,实际上,职场冷暴力可以有很多种形式,而且也大范围地存在于职场中。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职场,人际淡漠,关系紧张。不少白领正在冷暴力中备受煎熬:上司不留情面地否定你,边缘化你;同事对你不理不睬……“冷暴力”这种原本指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上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也在向职场蔓延。

“冷暴力”的表现方式为:拒绝交谈、冷淡或耻笑、不合作。主要集中在精神方面,明显特征是刻意地对对方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

“冷暴力”也叫“软暴力”,也有人把“冷暴力”叫做“软伤害”,这也道出了“冷暴力”的伤害性。“冷暴力”不仅消弱个人的工作效力,而且严重削弱团队的整体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果你正在遭遇职场“冷暴力”,你该怎么办?一个巴掌拍不响,应该如何积极化解这种冷暴力,避免自己的职业成长陷入困境?

面对上司的“冷暴力”时,首先不要被自己的意识击倒。冷暴力其实就是一种非言语、无身体接触式的交流,是一种意念中的交流,最后实际上是被自己的意识击倒,并不一定是被对手打败。

其次,想要什么,就大胆说出来。如果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在与上司的关系中以及工作过程中希望得到哪些满足,并按适当的方式获得满足,小事化了,才能避免积怨过深引发的冷暴力。

另外,领导的心思你别猜,别费劲钻牛角尖。遭受上司冷遇,一定是你在某方面做得不让上司满意,不要过多猜测领导的做法和意图,上司只是用冷淡来提醒你,希望你自己去“悟”,他在等着你主动承认或改正错误。当然,如果上司彻底不听解释,也不给你机会,那也就基本等同“劝辞令”了。

面对同事的“冷暴力”,首先要接受事实,多换位思考。如果被孤立,需要谨小慎微,认真观察,耐心化解一些误会,避免自己成为“公愤型的反感员工”。

其次,赶紧转变你的落伍清高观念。如果对那些拉帮结派的人嗤之以鼻,你就只能是办公室的“孤儿”。在企业生存,刻意钻营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想升职,明天就要学会和老板一起爬山。

另外,没有永恒的同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遭受冷暴力时不妨多反思自己的不当之处。无论是来自上司还是同事的冷暴力,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凡事不要太较真,要培养自己豁达开朗、乐观幽默的个性。

(作者单位: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上一篇:合肥扶贫 第7期 下一篇:宿州市以“三化”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