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决算管理办法的改进和应用

时间:2022-05-10 12:29:58

工程预决算管理办法的改进和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我国管理体制相关改革发展的需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预决算控制管理就成为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建筑项目能否满足造价的要求。本文就主要对工程预决算管理办法的改进和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预决算;措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只有加强对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管理,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由于建筑工程的预决算管理对工程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工程质量,并且将工程成本降到最低,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所以,相关人员必须正确把握工程预决算的准确性,强化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有效控制及管理,以此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

一、工程预决算定义

工程预决算是工程项目施工重要的财会工作之一,旨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耗费定额、成本定额以及单位估价表等费用标准,根据设计文件的施工图纸来预先计算和估计工程所需的全部投资额。工程预算工作是对施工诸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将整个工程项目所需实物消耗量及其货币价值进行综合,收集整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实现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是项目施工的目标,建筑产品生产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的特征,作为控制建筑产品建设成本的工程预算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提高工程预决算的准确度也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手段,因此,做好工程预决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预决算中的管理现状

1、建筑工程预决算缺乏一套系统严格的预决算管理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多数工程建设中,由于缺乏对整个工程建筑项目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在项目规划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建设单位和项目质量监理单位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进一步的协调,导致项目建设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预决算目标。

2、建筑工程预决算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预决算办法。很多项目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的预决算管理时,由于预算方法不科学,致使预算定额错误或不合理,对于后期的预决算管理无法有效控制。

3、建筑工程预决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由于历史和传统上的原因,在我国的建筑业当中对于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预决算人员整体思想素质偏低,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表现为部分预决算人员的企业责任心不够,计算不严谨。

4、建筑工程预决算部门繁多,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由于管理混乱,国内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出现预决算机构重叠和人员闲置的情况,再加上预决算政策不规范,致使预决算管理混乱,办事效率低。

三、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操作出现盲点。前面讲过,由于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没有协调好项目设计单位、建设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导致预决算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致使工程预决算管理失控而造成预决算费用偏高。

2、由于受到多种施工环节的影响,往往导致建筑工程预决算计算失误。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施工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环节多,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从项目的规划、立项、预算、投资、设计,再到工程的施工、监理、竣工和决算,如果稍有不慎,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影响到工程的预决算精度和准度。

3、由于工程管理人员和项目监理人员的思想疏忽或,致使建筑工程预决算出现严重问题,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在现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物质社会,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牵扯,有些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者质量监理人员受到拉拢引诱,对工程质量监理不利,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工程的预决算结果,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或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一方要加大对工程管理和监理的力度,减少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预决算人员的思想素质。

四、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方法

1、加强合同管理

签订合同后,项目成员要及时进行合同交底,让合同双方的执行者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都清楚认真的了解,对施工的范围和合同双方的责任加以划分,权利义务关系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对与经济相关的条款要尤其注意。

2、加强施工图预算管理

签订完合同且拿到施工图纸后,这时编制施工图预算立即着手。施工图预算编制时,要紧密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结合,因为施工图预算已经与实际施工相结合起来,要周全考虑到通过什么施工方案才能够获取最大利润并且最大化的降低成本。就施工作业层编制的施工图预算而言,施工过程中进行工程进度款拨付可以以其作为控制的依据,这样能够避免超负荷工程款现象的发生。同时,施工图预算编制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当全面做好每个工程项目。

3、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用以指导施工准备及整个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就是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前每个工程项目都应当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健全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这是因为其不仅对施工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施工方案是不尽相同的,因而由此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自然而然也存在较大差别。所以,相关人员应当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予以重视。

4、做好现场的签订工作

(1)由于建筑工程的的复杂性,施工过程涉及到的元素多,所以,在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经常有工程量、进度、质地等方面的问题出现。在遇到需要修改合同的地方时,需要征得双方的同意后才能予以进行,并用书面的实行加以记录。对于合同中没有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和费用的,要在现场办理签证,签证办理要及时,避免因不办签证而给工程结算带来不必要的问题。

(2)对于在施工现场变更签证,我们应从根本上做到根据所发生的情况,及时把工程签证单编加以列明,准确的填写工程技术洽谈联系单,要有技巧的对签证单予以阐述,并且务必要准保与合同的内容项符合。受法律保护的合同是结算审计的基础,因而现场负责人必须在签证资料中签字,以便于明确责任,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当请设计代表签字。

5、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

应当建立健全建筑单位的内部责任人约束机制,纪检员要选取技能水平较高、业务强的人来担任。从现实情况来看,内部约束机制并未真正的在相关单位均得到实施,在很多单位尚且未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有的单位尽管予以建立起来,但也无法起到实际的效果,可谓是形同虚设。所以,应当加大纪检员的权利,从项目投标到最后的结算竣工都要全程监督。真正的形成对建筑单位的内部约束。除此以外,还应当加强审计监督,严查违法乱纪,加大对建筑领域的查处力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便于将内部机制真正的落到实处。

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建筑业正在蓬勃发展和日益壮大,无论是工程的预算还是决算在工程施工建设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工程造价的预决算控制管理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项目能否满足企业造价要求和企业经济利润的实现。为保证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成本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完善预决算的方法和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指导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进勉.浅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监督审核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2]张华.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问题和控制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1).

[3]暴丽清.浅析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1,(08).

上一篇:房建建设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