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招标采购投标保证金制度

时间:2022-05-09 11:15:08

浅议招标采购投标保证金制度

摘要 由于现行的投标保证金制度的欠缺,导致投标保证金管理不到位,引发许多重大问题,从而使投标保证金并未完全发挥其积极作用,并且可能成为招标、投标的“拦路虎”。本文主要对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制度及其引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招标采购;投标保证金;招标投标

中图分类号 D922.2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7-0063-02

1 投标保证金的概念及作用

投标保证金是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人随投标文件一同递交给招标人的一定形式、一定金额的投标责任担保[1]。缴纳投标保证金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防止在招标人定标前担保投标人撤销其投标,二是为了防止在被招标人宣布为中标人后担保投标人反悔或者改变其投标文件中的实质性内容,不受合同成立的约束,否则招标人可以没收投标保证金。从表现形式上看,投标保证金与定金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必须加以澄清:招标投标的过程本质上是签订合同的过程,投标保证金和定金分属于合同签订和实施的两个不同阶段,定金的约定存在于合同的条款内容之中,是为合同的实施服务的,而投标保证金只是服务于合同签订、合同尚未生效之前的过程,是为合同签订所做的经济担保,因此,投标人向招标人递交的投标保证金不可等同于缴纳的定金。

招标投标活动是严肃的法律活动,其所发挥的最基本功能是对投标人的投标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同时也约束了招标人的行为,以防止其无限期延长定标时间,督促其尽快定标,以确保投标人的经营决策以及资源分配的合理化。总而言之,投资保证金既可减少或弥补招标人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为投标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降低了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与风险。

2 投资保证金制度

2.1 投标保证金制度的概念及目的

所谓投标保证金制度[2],就是针对招标投标过程中易引发的信用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特定保证金制度,投资保证金制度的制定可促使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诚实信用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规定,降低投标人的随意性对招投标活动所造成的干扰。因此可以说,投标保证金制度的设立维护了招投标市场秩序,确保了招投标活动正常开展,它是确保投标方对投标行为负责的一种财力担保,也是确保投标人遵守招投标法律法规和招投标交易程序的资金保障,可保护招标人避免因投标人的不当行为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并确保这种行为发生后能获得对于相应经济损失的补偿和救济。

2.2 投标保证金制度缺陷所引发的现象及问题

投标保证金制度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法律法规、体制建设的尚不完善,投资保证金在收取到管理等各个环节中难以保证其高度的严密性,各招标文件对投标保证金的形式、金额和递交时间的规定五花八门,投标保证金制度的缺陷导致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如交纳投标保证金时采取欺诈手段假到账、用保证金条款任意处罚供应商、随意加大投标保证金的数额、故意延长归还保证金的时间等,总之,投标保证金制度缺陷问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首先,保证金缴纳方式上的缺陷,在保证金缴纳上,往往采取现金缴纳,现金缴纳容易造成资金流动的困难,导致后期资金的缺乏,易引发后期拖欠资金、在工程建设上的偷工减料等问题;其次,保密缺陷,在缴纳投标保证金过程中,交纳的投标保证金数额容易泄露投标人的投标信息;第三,审核缺陷:对投标保证金的收纳缺乏严格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私利的驱动下,招标人与投标人往往相互串通,出现免收投标保证金,报假账的现象;最后,是管理缺陷,在投标保证金缴纳之后,对于投标保证金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程序,导致投标保证金存在分流或被私人挪用处置的风险,在投标保证金的退还上,也常常出现时间的随意拖延等问题,从而引发与投标人之间的矛盾与纠纷。

在投标保证金的缴纳、收取、管理、退还等各个环节中,大多围标串标者寻找制度漏洞,游走于法律与制度的边缘,谋取非法利益,从而导致投资保证金管理的不到位,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混乱,严重扰乱了招投标市场的正常秩序。然而,由于这些行为的隐蔽性,以及事后难以调查取证等原因,使围标串标的行为难以制止,甚至愈演愈烈。投标保证金作为招投标双方承诺与约定的规范模式,如何强化法律监督,严格规范投标保证金的管理,形成一个成熟、规范的投标保证金制度体系,将缴纳方式、时间以及有效投标保证金的认定等进行合理、统一规定,对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对于完善投标保证金制度的几点思考

为解决频繁出现的种种问题,监管部门必须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出现行投标保证金制度执行中的缺陷,规范招标投标市场,明确制定收取违约保证金的管理办法,加强财政监督,防止形成帐外资金、管理漏洞。对投标保证金的缴纳方式、时间以及有效投标保证金的认定等进行合理、统一规定,使投标保证金制度在工作中能够顺利贯彻实施。为避免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利益纠纷,应明确违规收取的投标保证金受益主体。

进一步完善投标保证金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予以规范,加大监管处罚力度,才能增强投标保证金的法律效力,让招标人和投标人有法可依,使投标保证金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从规范采购程序、约束采购行为的角度,尽快出台有关投标保证金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投标保证金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作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加大对投标保证金监管的力度[3]。

完善投标保证金制度,规范管理程序,是搞好投标保证金管理的基础,保证招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在规范程序,完善制度的同时,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是做好投标保证金管理的保证。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是做好投标保证金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避免有些投机商利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度上的不完善,在保证金上做手脚。强化监督、抓好落实是做好投标保证金管理的关键。实践证明,仅仅是有好制度、好方法、好程序还是不行的,关键还必须有严格的检查,真正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落实[4]。

参考文献

[1]李新忠.浅谈投标保证金[J].经济建筑,2006(3).

[2]徐延新,余廷亮.浅谈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制度缺陷及创新管理尝试[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9(1).

[3]王延波.完善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制度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6).

[4]朱秀清.规范投标保证金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招标.

上一篇:谈克服职业院校学生厌学情绪的方法 下一篇:大学新生班主任工作中的几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