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与汤显祖及其文学启蒙思想

时间:2022-05-09 06:30:00

商贾与汤显祖及其文学启蒙思想

摘要:明代后期国内外商贾对汤显祖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其心态中融入商贾之气,他的多篇作品中塑造了亦儒亦侠的商贾艺术形象,他还在睁眼看贾胡中转换视角,而且《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也因为观看贾胡珍宝而“开怀抱”。可见商贾精神从一个特定的方面促进了汤显祖的文学启蒙思想的发展。

关键词:汤显祖;商贾;文学启蒙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2-0123-06

收稿日期:2011-11-1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10BZW068)

作者简介:陈书录,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尤其是以《牡丹亭》等享誉海内外的戏曲家。他与李贽、徐渭等人一道作为先驱者,为晚明公安派、竞陵派文学启蒙思想的发展有开拓之功。这种开拓之功的建立,其动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忽视的是明代后期国内外商贾对汤显祖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从一个特定的方面促进了他的文学启蒙思想的发展。

一、亦儒亦侠的商贾艺术形象

处在明代后期的汤显祖,其诗、文、赋与戏曲中时有“商贾”出现,诗歌中如“旗亭立千尉,甍雕罗万商”;散文中如“去儒而商”和“休(宁)有商贾而少士,长其地者,亦如其地之气而后可”;辞赋中如“快老客之还故乡,剧廉贾之去市阗”和“市无扰以无虞,贾亦廉而亦信”;戏曲如《牡丹亭》第21出《谒遇》中“大海宝藏多,船舫遇风波。商人持重宝,险路怕经过”和第31出《缮备》中“文舞官寮立边疆,立边将疆。休坏了这农桑,士工商”;《邯郸记》第4出《入梦》中写道:“也有远方客商,来此打火。”;《南柯记》第24出《风谣》中道出了当时商人的社会理想:“平税课,不起科,商人离家来安乐窝。关津任你过,昼夜总无他”等,尤其是用多种文体塑造了一些亦儒亦侠的商贾艺术形象。

《有明处士潘仲公暨配吴孺人合葬志铭》中的男主人公为潘君南,是一位徽商,也是著名文人潘之恒的父亲。生于徽商重镇歙县的潘君南,“少伟敏,涉略书传。大父(潘之恒的祖父,潘君南的父亲)方困于诸生间,不欲更以苦仲子(指潘君南),令受贾于吴。大父归,而弃贾以养。所居多奇阔之行。”其“奇阔之行”之一是推荐卢镗、罗文龙给浙闽总督胡宗宪抗击倭寇:“嘉靖季,倭炽吴越间。胡公宗宪督诸路兵治倭,开府于越徼。时权重,能暴贵富人,而汀州公(潘君南的父亲)里戚也。南仲(潘君南字南仲)方贾吴,几中倭,脱身以免。伏崖壁观倭跳梁状,曰:‘此易与耳。’时真州守帅卢镗故习兵,未知名。而里人子罗文龙有机知,亦流落无所用。仲公(里人尊称潘君南为仲公)独奇此两人,为言于汀州公,致与督府,果以某策破走倭。”尔后,潘君南坚决不受奖赏,诚如铭文中所赞:“推进利国,耻食其报。儒者之恭,侠者之傲。”这是将儒商精神与抗倭利国的思想相结合。《处士野亭罗公墓志铭》则是写杭州商人罗应良将孝悌节义与智勇双全相结合,他“生而英傥,绝不类常儿”,年少时“为之估游,所至常获倍息”,“生平不喜读书,然好以书义折人”,孝敬长辈,关照兄弟,“慷慨有大略,既起家节俭,所举丈夫子六人,宜儒儒服,宜贾贾服”。其中写他背负母亲、妻子、嫂子及丈母等避乱深山,误入虎穴,智斗巧避,吃尽千辛万苦。明人沈际飞在《玉茗堂选集》中评说“详而细而逸,脱胎于子长”,深受司马迁《史记》叙事艺术的影响,其中许多细节描写“刻划必尽丝发”,有“精满神独”之妙。

《平昌送何东白归江山(有序)》是散文(序)与诗歌合一,写亦医亦商、亦儒亦侠的何晓。诗序中写道:“何翁晓,江山人。壮拳勇任侠,常手杀劫贼数人。以他故为县官所侮,愤恨去。道遇奇客,口授禁方。晓不甚识字,重听,而视脉傅药着辄效。乃更为县上客,褒衣危冠,待药平昌。……亭中有系人,常与钱晓贷其药。……晓初无子,故不治生产,岁焚药券者过半。……晓后一过予家,老矣,犹从使琉球,治其王子妇女,应手效,国人神之。得其海药以归,市之吴,吴中士大夫多授其方焉。”诗与序相辅相成:“买药常以施,问病每如啧”;“典衣时为人,解纷翻借客”。何晓在遂昌行医的五年,正是汤显祖为遂昌知县的五年,汤显祖知县行善政,何晓儒医举善行,相得益彰,心心相印,因而沈际飞评说:“何翁佛手,若士(汤显祖号若士)婆心,数行见之。”由此使我们想到中唐柳宗元在散文《宋清传》中塑造的义利并列、为贾贵诚的药商形象——宋清,他是唐代京城长安西部药市的商人,他卖药货真价实,讲求信誉,急热困危,不计报酬,所以“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最终也“得大利”。柳宗元、汤显祖所塑造的药商同中有异,其中最显著的差异是汤显祖笔下的何晓曾“从使琉球”,“得其海药以归”,有海外行医和贩卖“海药”的经历。这与明代后期海禁缓解、扩大海外贸易的大背景有关,颇有时代的新气息。

二、在睁眼看贾胡中转换视角

正是在明代后期海禁缓解、扩大海外贸易的大背景下,汤显祖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贾胡”的新形象。他在《香岙(今澳门)逢贾胡》诗中写道:“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香岙,也就是澳门。这首诗中的“贾胡”指葡萄牙、西班牙商人。这首七绝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香岙一带对外贸易的壮阔场景,汤显祖睁眼看贾胡,可见他通过香岙一带对外贸易的窗口,以欣喜的目光看世界贸易,这也带来了他某些价值观念的变化:“万里于阗片玉输,到来连日价倾都。安知几岁金台下,卞子无缘似贾胡。”卞子,指春秋时楚人卞和。据《韩非子·和氏》中说:“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日‘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日‘和氏之璧’。”汤显祖在《牡丹亭》第四十一出《耽试》中也写到卞和:“[神仗儿]……(生)大哥,你怎个不禀?(哭介)天呵,苗老先生赍发,俺来献宝。止不住卞和羞,对重瞳双泪流。”柳梦梅因追求与杜丽娘的爱情而耽误了赴京赶考的日期,如同卞和献玉而没有得到君王的赏识(卞和两次被刖足)而痛哭流涕,这是借卞氏之玉以比喻人才的价值是否得到君主的承认。而《逢卖玉者》诗是将贾胡珍宝与卞氏玉作比较。自卞和献宝惨遭刖足的故事流传以来,人们往往形成了一种价值观念:玉石(包括卞和玉)是否“连日价倾都”,关键在于君王的是否承认;而在明代后期汤显祖的《逢卖玉者》中包含着又一层意义:玉石(包括卞和玉)是否“连日价倾都”,关键在于市场是否承认,包括在对外贸易中是否有经济价值。“卞子无缘似贾胡”的诗句中深含着汤显祖对怀抱价值连城的玉石献给楚王却被刖足的卞和的痛惜之情,也反映了汤显祖眼光的转换——从传统中君王评判的眼光转而为市场评价的眼光,其中包括世界贸易评判的眼光。

汤显祖在睁眼看商贾中转换眼光,还有一个例子——《看贾胡别》:“金钗击鼓醉豪呼,桂树高楼啼夜乌。不信中秋月轮满,年年海上看明珠。”金钗,唐代诗人刘采春的《啰唝曲》中有云“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看贾胡别》中的“金钗”指商人妇,“醉豪呼”是指贾胡醉饮狂豪,首句写离别时的贾胡与商人妇击鼓传令、醉饮狂欢的场景。这与多写商人妇离别之愁的传统诗歌大不相同。例如盛唐时的李白在《江夏行》中以商人妇的一往情深反衬商人的无情无义,以替商人妇代言的形式抒写“长离别”之怨悔:“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四方,作笛音书能断绝。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正见当炉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对镜便流泪,逢人只欲啼。不见轻薄儿,旦暮长相随。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李白的《自代内赠》诗运用一系列的比喻将这类主题与商人妇悲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妾家三作相,失势去三秦。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安得秦吉鸟,为人道寸心。”从盛唐李白诗中写商人妇“长离别”之怨愁,到明后期汤显祖的《看贾胡别》中前两句写贾胡与商人妇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击鼓传令、醉饮狂欢的场景,尤其是后两句以“不信”开头写贾胡与商人妇坚决相信不会在年年中秋月圆之时饱受离愁别恨。这在商贾离别的题材上转变眼光,从离愁别恨转为醉饮狂欢,体现了商贾积极乐观的精神,是汤显祖以乐观的眼光看贾胡、看世界的生动例证,也是他在商贾诗歌创作上的一个转换与创新。

应该指出,汤显祖一方面在睁眼看贾胡中转换眼光,另一方面又坚决揭露外商以欺诈而损我中华的危害性。如《茶马》诗写西北边境与蒙古俺答的茶马贸易:“秦晋有茶马,楚蜀多茶旗。金城兆河间,行引正参差。”但是,这其中有不平等的边境贸易:“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羌马有权奇,胡马皆骀驽。胡强掠我羌,不与兵驱除。羌马亦不来,胡马当何如!”其意正如汤显祖在《万侍御赴判剑州,过金陵有赠》诗中所说“倍有金缯去,毫无善马来”,也就是说在边境茶马贸易中贾胡往往以欺诈而损害大明王朝,当然其中也有“军吏相为渔”即从中渔利的“内鬼”。因而明人沈际飞在《玉茗堂选集》中评论此诗说:“切中时弊,非徒句矫。”汤显祖将抨击“内鬼”渔利与贾胡欺诈的精神渗透到描写边境贸易的诗歌之中,这既是对明朝特定的外贸风气的反映,也是对以往抨击奸商的文学作品的一个转换与创新。

三、融合商贾之气的士人心态

明代周晖在《二续金陵琐事》上卷中记述这样一则轶闻:“凤洲公(王世贞,号凤洲,明苏州府太仓县人)同詹东图(詹景凤,字东图,明徽州府休宁县人)在瓦官寺中。凤洲公偶云:‘新安贾人见苏州文人如蝇聚一膻。’东图曰:‘苏州文人见新安贾人亦如蝇聚一膻。’风洲公笑而不语。”以上对话引出了一个话题:明代士人对商贾究竟持什么样的态度?汤显祖在给即将就任徽州休宁县令的祝世禄(字无功)的一封信中写道:“休(宁)有商贾而少士,长其地者,亦如其地之气而后可……夫性能融世而接之,此礼乐文章之根也。”将包括是否能融合商贾之风在内的地域之气,视为“礼乐文章之根”,这是对以往重农抑商、贵士贱商观念的一个反拨,从而展示了明代后期顺应时代之风的文人心态的新变化。

若论汤显祖所面对的融合着商贾之风的地域之气,首先应该提到他约在万历六年(1578)所写的《金堤赋》。千金堤在汤显祖的家乡抚州,“抚州府:人稠多商,行旅达四裔。”汤显祖的《金堤赋》接抚州的地域之气,其中写道:“奲食鬻之齐人兮,辏殊方之末民。冠衣庞制兮,言语咿哈而不偷。乘余居近市兮,时间用其引缗。居贾辏积兮,难卒单陈。白日出暴兮璀璨彬磷,巧蕲完兮众则须珍。瘼恶聱嗥兮争牙不均,侩驵客兮迎远津。攀来下兮辄疾鲜,阑河碲兮缏衡权。分别贾区兮更贩流转,周张脱算兮驵魁攫便,来往飞粱兮踵不得还,大贾遨翔兮连倡嬛,文丝毂缟兮莹波烟。”四面商贾汇集,八方货物辐辏;宝玉璀璨,丝缟满目,分别贾区,更贩流转,一片商业繁荣的景象。若论汤显祖所面对的融合着商贾之风的地域之气,其次应该提到他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写的《豫章揽秀楼赋(有序)》。序中写道:“渔唱田歌,夹重湖之表理;军漕估舶,沸濒江之上下。”赋中写道:“至乃郛廛表里,百物流初。辏估客之风期,浃章门于广润。精奇乎万里,舶鱼鳞于重镇。概展成而授序,纷骈击而沸震。货和台兮累槅,宝若星兮流晕。炯琲珏以弥出,孰槻銙而见吝。步旗亭以稽诣,夥阑干而售俊。敞物力之膏华,识山渊之美蕴。固顽艳之共往,取资生而适韵。然犹贵不粥于周度,贱难得于老训。禀方岳之理静,忘关赋之征峻。市无扰以无虞,贾亦廉而亦信。”其中可见汤显祖有关商品社会的理想是“市无扰以无虞,贾亦廉而亦信”。读这篇赋,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初唐王勃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开头的《滕王阁序》,明人沈际飞在《玉茗堂选集》中评说:“事详致尽,《滕王阁序》流风。”又说:“目光如矩,墨沉如波。累累数万余言,物华天宝,有美必传,无胜不具。”显然,汤显祖的心态中融入了抚州、豫章以及上文提到的徽州、杭州、香岙等地的商贾之风,也包括边境及海外的贾胡之风,还有他结交有异端思想的李贽、达观禅师,会见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多方面促使明代后期的汤显祖形成思想解放的心态和文学启蒙思想,其中包括“至情”论:“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四、《牡丹亭记·谒遇》中柳梦梅观看贾胡珍宝而“开怀抱”

汤显祖不仅在诗歌、散文、词赋中写商贾,而且在《牡丹亭》等戏曲中也写商贾,并一反历来占统治思想的重农抑商、贵士贱商等观念,将士农工商四民并列,他在《牡丹亭》第31出《缮备》中写道“休坏了这农桑,士工商”,如同重农一样重商。人们认为,《牡丹亭》的情节线索有两条:一条是主线——贯穿全剧的杜、柳之间的爱情;一条是副线——杜宝抗金。这两条线中都有商贾的因素发挥着某些作用。先说副线——杜宝抗金,其中第3l出《缮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这出戏中,身在抗金前沿的扬州安抚使杜宝问道:“前面高起如霜似雪四五十堆,是何山也?”众随从回答:“都是各场所积之盐,众商人中纳。”杜宝问道:“商人何在?”剧中上的商人与他相见,杜宝叮嘱商人们:“商人么,则怕早晚要动支兵粮,儹紧上纳”,并说“平看取盐花灶场,尽支排中纳边商”。可见,杜宝备战中十分重视商贾的作用。再说主线——贯穿全剧的杜、柳之间的爱情。这条主线中的一个关节是《谒遇》。《牡丹亭》第21出《谒遇》写柳梦梅在香岙(奥门)观看贾胡珍宝而“开怀抱”:

[挂真儿](生上)望长安西日下,偏吾生海角天涯。爱宝的喇麻,抽珠的佛法,滑琉璃两下难拿。

自笑柳梦梅,一贫无赖,弃家而游。幸遇钦差寺中祭宝,托词进见。倘言话中间,可以打动,得其赈援,亦未可知?(见外介)(生)烦大哥通报一声,广州府学生员柳梦梅,来求看宝。(报介)(净)朝廷禁物,那许人观!既系斯文,权请相见。(见介)(生)“南海开珠殿,(净)西方掩玉门。(生)剖怀俟知己,(净)照乘接贤人。”敢问秀才以何至此?(生)小生贫苦无聊,闻得老大人在此赛宝,愿求一观,以开怀抱。(净笑介)既逢南土之珍,何惜西昆之秘,请试一观。(净引生看宝介)(生)明珠美玉,小生见而知之。其间数种,未委何名,烦老大人一一指教。

[驻云飞](净)这是星汉神砂;这是煮海金丹和铁树花。少什么猫眼精光射,母碌通明差。嗒,这是靺鞨柳金牙,这是温凉玉斝;这是吸月的蟾蜍,和阳燧、冰盘化。(生)我广南有明月珠、珊瑚树。(净)径寸明珠等让他,便是几尺珊瑚碎了他。(生)小生不游大方之门。何因睹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谒遇》是《牡丹亭》的一个关节,此前的20出特别是《惊梦》、《寻梦》、《诊崇》、《写真》、《闹殇》等是写自生而之死;此后的34出特别是《魂游》、《幽媾》、《欢挠》、《冥誓》、《回生》等是写自死而之生。《谒遇》写柳梦梅在香岙(奥门)观看贾胡的珍宝,起码对柳梦梅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引发了他对朝廷重利与轻才的感慨,贾胡的“宝物蠢尔无知,三万里之外,尚然无足而至”,而他这个广州的秀才是个“真正献世宝”,“满胸奇异,到长安三千里之近,到无一人购取,有脚不能飞”;二是深感到“不游大方之门,何因睹此”,是贾胡的珍宝使他开眼界,“开怀抱”:“闻得老大人在此赛宝,愿求一观,以开怀抱。”作为明代后期的作品《牡丹亭》中的秀才柳梦梅,不仅渴望在科举中被朝廷赏识而高中金榜,而且也在欣赏贾胡珍宝中开眼界,“开怀抱”,看到科举中榜的名利价值之外还有贾胡的经济价值。汤显祖既是明代后期杰出的戏剧家,又是科举之文——八股文的高手。但他在21岁(穆宗隆庆四年,1570)中举后,接连四次赴京参加会试都落第而归(这其中有他不交接权臣张居中等因素),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34岁时才以第三甲211名的低名次中进士。因而,汤显祖深感到科举制度与宋明理学对自己的拘牵:“不佞生非吴越通,智意短陋,加之举业所耗,道学所牵,不得一意横绝流畅于文赋律吕之事。”将科举人仕与人生情趣(包括“一意横绝流畅于文赋律吕之事”)相对立。因而,中进士后的汤显祖虽然短期为南京礼部主事、遂昌知县等,但在49岁时便告长假回乡,后被朝廷免职,隐居家乡,直至逝世。在明代后期,不少旨在有所作为的人往往有两种选择:亦儒亦商,或“去儒而商”,或“去商而儒”;“宜儒儒服,宜贾贾服”,人各有志,人各有趣。而汤显祖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为文如此,为人亦然。《牡丹亭》在《谒遇》之后,一方面写柳梦梅历尽“奇险”赴京赶考而高中状元,另一方面又对高中状元的柳梦梅进行一定的嘲讽:“好笑,好笑,大宋国一场怪事。你道差不差?中了状元干鳌煞。你道奇不奇?中了状元罗唣唏。你道兴不兴?中了状元胡嘶径。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尤其是写柳梦梅配合杜丽娘自死而之生,使他们的爱情由梦幻而变为现实。《牡丹亭》在《谒遇》之后,有《拾画》、《玩真》、《魂游》、《幽媾》、《欢挠》、《冥誓》、《回生》等重头戏,其中有写柳梦梅在梅花观拾到杜丽娘的画像,与杜丽娘的幽魂成其好事,又大胆发掘坟墓,使杜丽娘重见天日,当杜丽娘死而复生后便毅然成婚。后来,受杜丽娘之托,到杜宝那里通告女儿回生之喜,反而以盗墓之罪被扣押,备受拷打,乃至一是耽误了进士考试的时间(后来是通过补考而中状元),二是耽误了接收朝廷放榜的时间。这两“误”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因为柳梦梅对杜丽娘一往情深:

[雁儿落]我为他礼春容、叫得凶,我为他展幽期、耽怕恐,我为他点神香、开墓封,我为他唾灵丹、活心孔,我为他偎熨的体酥融,我为他洗发的神清莹,我为他度情肠、款款通,我为他启玉肱、轻轻送,我为他软温香、把阳气攻,我为他抢性命、把阴程进。……。可见,柳梦梅在留意科举考试之外另开眼界,另有怀抱:“年少多情”、“一味志诚”。也就是说,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由梦幻而变为现实,与《谒遇》中的柳梦梅观看贾胡珍宝而开眼界、“开怀抱”颇有关系。因而,从特定的角度来看,《牡丹亭》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情至”等启蒙思想,其中有戏剧中的柳梦梅乃至《牡丹亭》作者汤显祖观看贾胡珍宝而开眼界、“开怀抱”等因素,这在将《牡丹亭·谒遇》曲与《香岙逢贾胡》诗加以比照中更为明显。

上一篇:儿童文学与上海出版业的渊源 下一篇:突围与束缚:中国本土图画书的民族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