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泄浊汤合肾衰灌肠液治疗慢性肾衰63例

时间:2022-05-09 09:06:29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1 - 109 - 01

【摘要】目的 观察益肾泄浊汤内服合并肾衰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益肾健脾清肺着手,采用温阳利湿泄浊法选定63例慢性肾衰患者给予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9%。结论 本法对治疗慢性肾衰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对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益肾泄浊汤;肾衰灌肠液;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衰的治疗目前仍是个世界性大难题,中医药在延缓CRF的病程进展,推迟患者开始透析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特色优势。我院中医肾病科采用益肾泄浊汤合肾衰灌肠液治疗慢性肾衰患者63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随机化原则,选择Scr450~707umol/L,临床确诊为CRF的患者63例,均为我院肾病科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住院患者。其中男35例,女28例,平均年龄42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9例,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8例,多囊肾3例,肾结核1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内服法肾泄浊汤组成:熟地30g、菟丝子30g、忍冬藤30g、太子参15g、山药15g、白术10g、茯苓20g、砂仁10g、大黄10g、苏叶10 g、薏苡仁30g,黄芪30 g,当归15g,每日1剂,水煎后分2次口服,4周为1疗程。

2.2 中药保留灌肠法肾衰灌肠液组成:大黄30 g、牡蛎30g、公英30g、泽兰30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保留灌肠,2周为1疗程。

2.3 观察指标CRF症状及体征:包括头晕、乏力、食欲、恶心呕吐,腰酸、腰痛,24小时尿量及大便次数、睡眠状况、血压、体重变化等,每天记录1次,主要检查指标: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常规以及电解质等,每周复查一次。

3 疗效标准

根据1987年全国肾功能衰竭保守疗法会议拟定的标准。显著:(1)症状减轻或消失;(2)内生肌酐清降率增加≥30%;(3)血肌酐降低≥30%。以上A项必备,(2)、(3)具备一项即可判定。有效:(1)症状减轻或消失;(2)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3)血肌酐降低≥20%;(4)治疗前后以血肌酐的对数或倒数,用直线回归方程分析其斜率有明显意义者。以上A项必备,其它项具备1项即可判定。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条件者。

4 结 果

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9%,大多数患者通过益肾泄浊汤口服及肾衰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1疗程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肾功能改善明显。

5 讨 论

慢性肾衰据其临床表现腰酸乏力、恶心欲呕、头晕、小便不利、水肿等特点一般归属于中医“水肿”、“关格”、“虚劳”等范畴,病程迁延,病机复杂。目前,一般认为本病特点为病实体虚,本虚标实。我们认为本病多为脾肾阴阳气血亏虚,湿浊血瘀为甚,治疗宜从益肾健脾清肺着手,采用温阳利湿泄浊法方可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自拟益肾泄浊汤意在益肾健脾清肺,使肾气充,脾气健,肺气利,三焦畅通,气机调畅,运化自如,内浊自泄。方中熟地、菟丝子养肾之阴阳,太子参、山药、白术、茯苓健脾促运化,忍冬藤清肺通百脉促血运行以达清上利下之功,砂仁、大黄、苏叶、薏苡仁利湿泄浊降逆通泻以祛体内之“毒”,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扶正固本。全方益肾健脾清肺泄浊,攻补兼使,标本同治,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又因“肺朝百脉”,故而以肾衰灌肠液保留灌肠将药物直达肠道,通过经脉上输于肺,由肺之输布而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促血运行,以促进毒素排泄,对慢性肾衰的治疗起积极的作用。

从临床结果来看,本法能对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有效控制,能不同程度延缓阻止慢性肾衰的进展,降低血肌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

上一篇: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3例分析 下一篇:六神丸治疗50颗乳牙尖周炎瘘管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