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意大利”在中国

时间:2022-05-09 03:34:43

“伪意大利”在中国

安东尼是在北京经商的意大利人,他在北京蓝色港湾StellaLuna品牌鞋店买了一双号称原产自他家乡的鞋,想给自己的中国未婚妻一个惊喜。说来有些尴尬,这双鞋安东尼的未婚妻没穿几天就坏了。回想起当时买鞋的情形,安东尼告诉记者:“当时买的时候就感觉不大对劲,其实在意大利我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但身边的朋友都说没问题,店开在那么高档的商圈,而且售价近5000元。”

为了验明StellaLuna的正身,安东尼想到了求助意大利在华的官方机构,他找到了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戴胜乔。戴胜乔对安东尼的遭遇感到非常意外,这也是他后来坚持“打假”的原因之一。

到截稿为止,戴胜乔先生所供职的这家意大利政府机构先后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三批共90个“伪意大利”品牌,涉及箱包皮具、服装家纺、汽车用品和家具建材等多个行业,其中包括我们过去熟知的服装品牌“老人头”和厨卫品牌“博西尼”、“萨博”等。

“我们本是无心插柳”

“我们是意大利的官方机构,为在华的意大利商人提供咨询服务,并不是专门来打假的,”戴胜乔对《世界博览》记者说。

戴胜乔是意大利对外贸易协会(ICE)的知识产权部(IPR DESL)负责人,他平日的工作就是对意大利商人提供中国知识产权法方面的免费帮助。除了等人上门求助,他也会走访一些企业,参加一些商会,主动提供咨询。随着对中国市场的日渐了解,一个令意大利人颇为不解的现象慢慢浮现了。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一些中国企业明明和意大利没有任何关系,却自称有着意大利血统,给自己起了个“意式”名字,产地也标出了意大利的地址,甚至还有电话。

安东尼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被未婚妻数落了一番之后,他将情况反映给厂家,却没有得到任何反馈信息。安东尼对自己老家的“民族品牌”一向信任有加,这样的质量和服务让他产生了疑惑。他开始在网络上搜索厂家信息,发现这双鞋竟然来自一家台湾企业在广东的生产厂,和意大利仿佛没有半点关系。

类似的还有名为“以赛亚”的床垫,由于号称是产于意大利,一个普通的床垫就卖到3.4万人民币。戴胜乔的同事给广告上所谓的“意大利总部”打了电话,结果发现那是一间普通的意大利民宅,“一个老太太被我们在早晨六点叫醒了”。后来经过资料搜集,他们确定这是一家台湾公司设在东莞的子公司,其法人代表也是一个中国人。

“我们发现这样的厂家越来越多,便想到了整理和上报,”戴胜乔说,开始,他们只是上报给意大利的官方机构,后来觉得应该让中国的政府部门知道这件事,毕竟这些都是中国的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陆续汇编了3本小册子,每本揪出30家“伪意大利”企业。

在汇编过程中,他和同事发现除了意大利、佛罗伦萨、米兰等的字样,意大利的标志性建筑和地图也出现在了这些假意大利品牌的商标上,让戴胜乔印象特别深的还有一家名叫“博西尼”的家具商。当然,“博西尼”是他的马甲,厂商的真身是“法迪尼”公司。让戴胜乔又好气又好笑的是博西尼给自己的商标加了个英文名——“BOSNIA“(即波斯尼亚,波黑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的俗称)。“这是一个国家的名字,在世界任何国家名都不可能被注册为商标。”

伪意大利品牌伤害了谁?

安东尼在接受采访时,除了表达对虚假宣传信息的愤怒外,还表示:“这些信息都是完全公开的。消费者自己没做好调查,才会误信。我们应该做好功课。”

在戴胜乔看来,想避免上当受骗,真的只是举手之劳。“其实做这件事很简单,我们就是利用了中意两国的商标信息库。这些信息库是完全开放且免费的,任何人都查得到。”

对戴胜乔来说,这类事件最大的危害是破坏了意大利的国家形象。一直以来,“意大利出品”都是古典、艺术、高贵的代名词。“源自意大利”意味着尊贵的血统、经典的设计、精致的做工。比如意大利的高端品牌菲拉格慕的皮鞋,就是纯手工制作、用料考究,而且是最先按照人体工程学来设计鞋底的。

“一些厂商很诚实地告诉我们,只有这样做广告,才能卖得好、卖得贵。”戴胜乔说:“但是他们没有达到意大利产品的质量,就像安东尼买的那双鞋。穿几天就坏了,竟然连‘三包’都没有。这会让消费者对意大利的产品标准产生疑问。”

以往,外国品牌商家抱怨的是,来自中国的“假冒伪劣”货品漂洋过海、冲击了他国正宗品牌的市场,比如地摊儿都随处可见的LV、Gucci;可这次意大利政府机构投诉的是,中国的不法商人在中国市场卖自创的“意大利”品牌。甚至有的伪意大利品牌售价比真意大利名牌还贵几倍甚至几十倍!很多网友颇为愤慨,称:这些伪造商人不仅胆大妄为,还利令智昏,应当受到制裁和惩罚!不过国人的崇洋思想才是可悲的始作俑者,让自己不知不觉当了冤大头!

而在更多业界人士看来,中国企业喜欢虚构海外血统、山寨国际名人的普遍行为,明显折射出了中国企业品牌文化的危机。比如红酒,人人都想拥有“拉菲”的法国血统,但若从长远看来,消费者在乎的更是品牌的真实信息。“达芬奇闹剧”之后,不管后来它解释自己有多少成分的“意大利血统”,这个家具品牌可以说已经彻底丧失信誉了。

遗憾的是,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仅在去年10月收到过国家工商总局对他们递交的第一批资料的处理意见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已经驳回了“尼诺·费雷(意大利)(NinoFerlettiItaly)”、“BestibelliMilan”两个品牌的商标注册申请;但就涉嫌虚假宣传及误导消费者的情况,称需由有管辖权的工商机关依法调查后予以认定处理。

之后,他们发出的汇编就再也没收到过回复。

上一篇:波兰真正的王都——克拉科夫 下一篇:闪耀柏林的中国服装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