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支抗及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治疗

时间:2022-05-08 09:44:32

种植体支抗及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比较分别通过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推使磨牙向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需要正畸患儿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3例。试验组采用种植体支抗矫正,对照组采用口外弓推矫正,比较两组实现矫正目标所需时间,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患儿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平均矫正所需时间仅(135±6.2)天,对照组长达(267±7.3)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口外弓推;磨牙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78-01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在口腔正畸领域中的治疗技术日新月异。相较于传统的口外弓推磨牙向后,植入种植体支抗便是新技术的代表,其植入位置灵活多变,作用各异,但目前用于推磨牙向后的治疗报告并不多见。为此,我们对部分患者采用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后矫正口腔正畸,并与口外弓推磨牙向后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如下纳入标准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需要正畸患儿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3例。其中试验组男15人,女8人,年龄10岁―16岁,平均年龄(10.3±1.2)岁;B组男16人,女7人,年龄10岁―16岁,平均年龄(10.2±1.3)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要求患儿处于恒牙初期,诊断属于安氏Ⅱ类错合畸形;(2)之前未接受正畸治疗;(3)牙周状况良好好,无全身系统疾病;(4)患儿及家属愿意配合治疗。

1.2 方法: 试验组患儿给予种植体支抗矫正,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粘接16 26连接的改良式腭弓;(2)粘接固定矫治器;(3)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腭侧牙龈下约8mm处常规植入种植钉,亦可选择前磨牙之间腭侧牙龈下8mm的位置,左右各1枚;(4)链状弹力圈固定种植钉颈部,至腭弓小圈曲上,力度6~8牛顿即可。(4)注意每4周应更换链状圈,直至牙列拥挤解除,磨牙关系达中性,符合矫正目标为止。对照组患儿采用口外弓并联合头帽进行口外弓推矫正,直至牙列拥挤解除,磨牙关系达中性,矫正符合标准为止[1]。

1.3 评价指标: 根据颅面骨X线投影结果进行测量和计算下列衡量口腔颌面部正常形态结构的指标:SNA、SNB、SNA与SNB之差、ANB、MPA、U1-NA、U1-SN、MP-SN、MP-FH、L1-NB等参考值。当上述指标位于正常范围,且患者侧貌恢复正常,无明显异常报道时则矫正完成。矫正完成后通过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患儿治疗满意度,(1)非常满意:治疗过程对患儿日常生活及学习无影响,不影响躯体其它部位生产发育,矫正过程无明显痛苦或不适感觉。(2)治疗过程对患儿日常生活及学习有一定程度影响,躯体其它部位生产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矫正过程基本上不存在痛苦或不适感觉。(3)治疗过程对患儿日常生活及学习产生严重影响,躯体其它部位生产发育有一定干扰,矫正过程中使患儿感觉明显痛苦或不适[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取卡方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由表1可知,试验组患儿所需矫正时间约91~186天,平均所需(135±6.2)天,对照组矫正需要约203~309天,平均(267±7.3)天,t检验值86.719,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矫正所需时间(天)

组别最长时间最短时间平均时间试验组(n=23)18691135±6.2对照组(n=23)203309267±7.3表2 两组患儿矫正后满意度调查

组别完全满意部分满意不满意满意度试验组(n=23)20(86.96%)2(8.70%)1(4.34%)22(95.66%)对照组(n=23)8(34.78%)6(26.09%)9(39.13%)14(60.87%)3 讨论

综上所述,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后与口外弓推比较,所需矫正时间显著缩短、患儿满意度显著提高,而且对患者的依赖性要求较低,因此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3.1 种植体支抗的优势和不足: 目前,由于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优越性逐渐显露并被接受,应用逐渐增多,植入部位非常灵活。通过本研究可知,有如下优点:(1)种植体支抗显著优势是矫正时间较口外弓推缩短显著,患儿在短期内即可实现矫正,避免长时间治疗给患儿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痛苦,也减轻了患儿父母的负担。(2)种植体植入后矫正过程由于牵引力的作用自然进行,不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患儿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患儿感觉舒适,无异常感觉,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3)此外,种植体种植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推广。其缺点是种植体支抗费用较昂贵,需要一定经济能力额,而且矫正完成后需要二次手术取出。

3.2 种植体支抗的注意事项: 种植体支抗通过腭部的支抗钉及改良的腭弓牵引双侧磨牙,使其向后的力传导至前磨牙和磨牙,通过严格控制牵引力大小使全牙弓后移又不至于牙齿被挤压错位和倾斜。牵引过程中,种植钉与磨牙越来越远,距切牙越来越近,X线片排除种植钉松动和位置变化,所以磨牙存在远中移动。因此为防止其远中移动造成种植钉与牙根接触,应注意种植钉植入方向,腭侧牙龈下约8mm与黏膜呈45°为宜,并定期检查根尖片,观察种植钉和牙根的位置关系[3]。

参考文献

[1] 刘华. 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后效果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60-02.

[2] 李惠山,刘红彦,吴海燕. 种植体支抗及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效果比较[J]. 口腔医学,2008,28(1):048-2.

[3] 谷研,王林,赵春洋. 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后的临床应用[J]. 第十四次国际颅面生长发育与功能研讨会,第十一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集[J]. 2012,8(1):290-01.

上一篇:观察宝儿康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 下一篇: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