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仰泳的“小怪物”

时间:2022-05-08 08:54:09

身份难辨的“小怪物”

2009年9月1日下午,云南省泸西县金马镇村民孔维雷在村附近的水塘捕鱼时,发现了几只他从没有见过的“小怪物”。“小怪物”上半身透明,下半身呈橘红色,再放回水里,它们还会缓慢游动。只见它们在游动时腹面朝上背朝下,完全是仰泳,姿势十分优美!其他村民们看过之后都感到非常疑惑,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从没见过或听说过有这种“小怪物”。泸西县水产站的一位副站长,从事水产管理工作近20年,对于泸西境内的水生动物几乎是烂熟于心,但他查看了之后,也连称“从来没见过”!于是,水产站工作人员将拍到的有关影像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想弄清楚“小怪物”的真实身份。

仔细查看,发现“小怪物”的确比较怪:它们体长约3至4厘米,身体上半部分呈透明的白色,几乎可以看到内脏的结构,肠道也清晰可见;下半身则呈鲜艳的橘红色;头部双眼比较突出,头上有一对触角。人们可以很容易分出它们的性别,因为雄性个体稍大一些,嘴部的第一大颚为钳状,而雌性则为扇状。雌雄共同点是,它们胸部都有11对泳足――须子;它们的尾叉一分为二,长有纤毛;它们的游泳姿势只有仰泳,猛然看上去,人们会以为它们各个都在做“垂死挣扎”呢。

起初,昆明的专家认定它是“枝额虫”,在美国人们称它为“仙女虾”,只在解放前的昆明有发现和记载。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判断,专家亲自到发现地采集了30余条“小怪物”样本带回去研究。经过细致辨别,他们发现“小怪物”身上有很多细部结构和身体功能与“仙女虾”不同,而且在国内的文献资料中,也找不到对应的分类物种。那么,“小怪物”究竟是什么动物呢?昆明的专家们把影像等资料传送到了北京,请北京的有关专家帮助鉴别,但反馈意见都说这种动物在中国还没有文献记载过。

莫非它们是地球上突然冒出来的新物种?为了证实这个猜测,昆明的专家开始向国外的动物学专家求证。最终,通过世界的文献对比,国外专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认定这是一种地球上的古老物种,具体来说来是属于“旋额虫科”的一种水生动物,分类学为甲壳纲,旋额虫属,具体应该叫做旋额虫。因其生命周期较短,在地球上活体不多,印度和泰国曾有该物种的文献记载。现在看来,这个稀罕的物种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大规模亮相。

“小怪物”速亡之谜

发现之初,泸西县水产站的工作人员采集了16条“小怪物”回去饲养,他们每天分3次记录气温和水温,并拍了影像资料,以便摸索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他们惊喜地发现,这批“小怪物”中几乎有一半属于雌性,而且它们的腹部都有卵粒,卵粒经过7至10天的母体孵化后,竟然成功地有了下一代。遗憾的是,这些“新生儿”在随后的一个月里竟然全部死去。更遗憾的是,它们的父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也接二连三地谢世了。不仅如此,第一个发现者――村民孔维雷带回家养的几条“小怪物”和昆明动物所的专家带回饲养的几十条,也同样在一个多月时间内谢世了。再回头看最初发现它们的老地方,那里的“小怪物”们也同样踏上了不归路。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惨象呢?专家认为,这首先和食物的匮乏以及它们对新水体环境不适有关。因为它们自然的生存环境非常特殊,是在山腰上一个奇特的地方――一个面积约1亩多的老水塘,虽然处在高处,老水塘却一年四季都不会干涸,而且常年如此。重要的是,这个水塘的水体呈弱碱性,水温在20摄氏度左右,浮游生物非常丰富。这个水塘所在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在过去百万年前,这一带都属于海底。后来地面缺水而地下水丰富,因此出现了很多靠地下水供给的不干涸的小湖泊和水塘。这些古老的水塘的存在,恰恰给一些古老的水生动物提供了生存场所。眼前发现的这些“小怪物”之所以会在人工饲养环境快速夭折,直接原因就是它们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缺少为它们真正所需的食物。这表明,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物种的生命周期确实很短,无论在野生还是人工饲养条件下,大都只有1至3个月寿命。说它们在新环境里夭折不一定准确,也可能它们属于正常的“老死”,因为在采集它们的时候,它们已经处于“中老年”了。专家们推断,这个物种可能以前就存活过,只因生命太短,而很难被人发现。也正因为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生命周期短,才使得它们成为世间罕物。

既然寿命只有两三个月,而且它们在云南这个发现地也已经“蒸发”,这不意味着它们在我国已经绝迹了吗?专家们对此并不悲观,因为这一物种的卵具有休眠特性,它可以休眠几十年甚至更久,一旦遇到合适的水体条件会再孵化出来。2009年因为各种条件较为适合,因此休眠卵孵化了出来,并恰巧被人们发现了。

上一篇:可怕的丛林毒物――梵净山密林探险 下一篇:巨峰葡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