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实践

时间:2022-05-08 08:34:24

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实践

摘要:构建完善统一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管理体系,能够促进教育管理部门、全校师生以及社会大众对教育资源的认知和了解,并通过该平台为教育行业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服务。基于此,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形成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典范,有必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性发展。这一举动可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极大帮助。并研究了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策略,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1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要性

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讲述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制定了有关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加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充分满足国家及教育部的相应需求[1]。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只有加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才能实现公平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从而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2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框架

对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框架而言,从技术方面入手,利用云计算模式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同时节约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避免产生浪费现象。公共服务平台的框架由以下部分组成:(1)云基础设施。作为云服务平台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云基础设施通过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为其提供了计算、安全、网络以及存储等方面的计算资源,在加强业务管理水平,增强业务连续性的同时,形成了节能减排、绿色数据中心,为公共服务平台增添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云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网络系统、安全系统、主机系统、机房以及数据安全系统等;(2)用户认证管理系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要面对大量的用户,其使用频率较高,对象复杂,为了保证在大环境、大规模下实现良好应用,一定要建立基于云服务的用户统一认证管理系统。这样不仅能够为云应用提供相应环境,还能实现整个平台的数据处理和整合,对用户的身份进行统一认证和管理,合理分配角色,并在虚拟的社区中实现用户互动,在云平台的监控下确保资源的有效应用;(3)云服务应用门户。所谓云服务应用门户,主要是指教育信息化面对不同用户而提供的服务窗口,真正实现了一站式的单点登录。大众可以应用门户对教育信息进行充分掌握,实时浏览一些优质资源,分享教育活动的有关资讯以及一些成功案例,并引导用户通过注册参与到平台体系中。在用户注册登录之后会拥有一定的权限,在系统中会显示出相应的业务系统,用户可按照自身需求设定个性化的桌面[2]。

3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3.1构建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

作为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在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时,一定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才培养水平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要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获得政府、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高度支持。此外,教育部门应该将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作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个人分担的原则,形成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并将市场机制作为基础,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的探索。对于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强重视,做好统筹规划,明确相应标准,促进教育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平台以及信息资源的建设,从而制定出促进电信运营商发展、符合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3]。

3.2促进远程教育的有效发展

因此,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各学校之间应该加大视频会议的召开力度,充分发挥视频会议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首先,通过视频会议进行远程教育工作,能够在网络视频系统的基础上,倾听专业教师、专家等对教育、教学的认知和感受。尤其是在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远程视频会将城市中的教育资源、教育理念等传输到农村,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能力,体改教学水平,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的平衡发展。其次,在视频会议中广泛应用网络在线课堂,开展一些在线评比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3.3整合优质化教学资源

注重平台、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和统一性,对教育系统进行充分整合。在提倡自主研发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合作研发、购买、合理引进的方式,实现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不断丰富教育信息化资源科的内容,有效提高教育水平[4]。

3.4打造教育云平台

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时,要深化平台功能,构建教育数据中心,形成覆盖范围广、即时跟踪、资源共享、功能强大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型教育云平台。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云计算、云储存、云服务,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不断创新教育管理。学习者要想进入平台学习,可以凭借自己的教育卡卡号,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登录到智慧型教育云平台中,从而获取大量的教育资源,按照自己需求进行学习。另外,云平台的入口、身份认证以及管理模式等要完全统一,这样才能确保云平台的安全运行,而且还能为学习者带来更加多样化、更加自由的体验。同时,平台管理人员还能按照相关信息对用户群进行分类,跟踪其学习情况,评估资源使用效益等,实现教育平台资源库的优化和完善,真正提升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水平,实现其有效建设。

3.5不断完善功能模块系统

(1)学生学籍管理及查询系统。不断完善学生学籍网络管理和查询系统,其中学生上网报名系统,能够将全市学生的学籍以及其他信息录入其中,形成独立的学生档案,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教育局、学校可以登录办公网,查询每名学生的信息、成绩等其他情况,方便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查询管理。此外,学生及家长可以在该系统中完成小升初、初升高的报名,优化了报名流程。(2)学生考试查询系统。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研发考试信息及成绩查询系统,在其中录入中小学的每次重大考试的信息、学校录取分数线以及考生成绩等,学生、家长可直接进入到系统中进行有关信息的查询。(3)学校师资力量擦查询系统。该系统的研发是为了构建信息化档案,确保教学质量,其中主要包括学校硬件设施、升学率、在校学生数以及教师队伍等信息。教育管理部门可登录该系统查询相应学校的信息,并做出管理决定,进而提升教育系统整体水平,实现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4)教育信息查询系统。在目前的教育信息化网络中,已经建设了教育信息及政策文件查询系统,不仅为市民了解教育情况提供便利,也加强了对学生、教师的普法教育。同时,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为了实现其教育的信息化,不断完善教育信息查询系统,做好信息分类录入工作,扩大各类信息的录入量和形式,丰富教育网络系统中的相关内容,真正实现查询方便,建设高效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5]。

4结语

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应该以自身的教育现状为基础,加大精力投入力度,顺应时代的发展,形成高效的服务平台,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夏骄雄.“上海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的解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6):4-8.

[2]殷峭峰,尤学贵.基于云计算理念下的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8):92-94.

[3]李建芬.新公共服务理念下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05):3-4.

[4]李建芬.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之行动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0):67-70.

[5]沈军辉.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S1):15.

作者:郑林 关洪海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上一篇:Protel99s如何运用项目教学法教学 下一篇: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