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之真伪考辨

时间:2022-05-08 08:06:07

摘要:《鬼谷子》一书向来被认为是伪书,其实不然,在经历了两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学者们对于此书大都持不屑之态。本文通过文献,就《鬼谷子》一书的真伪展开分析。

关键词:《鬼谷子》;文献;考辩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13-02

《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没有记载《鬼谷子》,而在《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中则有。《鬼谷子》一书被认为是伪书的历史可谓久已,现就以文献史料对全伪说、部分伪、述师作说等三种说法进行考辨:

一、全伪说

此说认为《鬼谷子》既不是先秦的著作,也不是鬼谷先生所作,但并未指出作者是谁,持此种说法者有柳宗元、胡应麟、姚继恒、梁启超,然观其说,不难攻破。柳宗元在《辩鬼谷子》中“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险T峭薄,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而世之言纵横者,时葆其书,尤者晚乃益出七术,怪谬异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而道益。使人狙狂失守,而易于陷坠。幸矣,人之葆之者少。”其认为《汉书・艺文志》没有记载,就是伪书,其实不然,先秦的许多古籍,《汉志》都没有记载,难道那些没有记载的文献都是伪书吗?

宋王应麟的《汉艺文志考证》有许多《汉志》没有著录的古籍,难道这些古籍仅仅因为《别录》、《七略》、《汉志》没有著录,我们就可以说它们都是伪书吗?虽刘向《别录》没有著录《鬼谷子》,但是他的另一著作《说苑》卷十一《善说》篇“《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也。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辫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辫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刘向在《说苑》中加以引用,这说明至迟在刘向的西汉时代,《鬼谷子》一书就已经存世。

《汉书・刘向传》“(向)迁为光禄大夫,乃采传纪行文,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说苑》乃是广采群书而成的一部著作,非一家之言。而刘向在《说苑序奏》中“臣向言:所校中书《说苑杂事》及臣向书,民间书诬。校雠其事类众多,章句相混,或上下谬乱,难分别次序。除去与《新序》复重者,其余者,浅薄不中义理,别集以为百家。后令以类相从,一一条别篇目,更以造新事十万言以上,凡二十篇,七百八十四章,号曰《新(说)苑》,皆可观”。刘向认为《鬼谷子》是“浅薄不中义理”,所以其没有将《鬼谷子》一书收入《别录》中,没有收的原因乃是因为《鬼谷子》一书的思想内容与统治阶级的不符。《别录》没有收入其中,故《汉志》也没有收入。刘向尚且见到《鬼谷子》一书,而且还校定过,可见《鬼谷子》非伪书。由此可见,《鬼谷子》是全伪书的论断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二、部分伪

此说承认《鬼谷子》是先秦的著作,但不承认《鬼谷子》的作者是鬼谷先生,认为是苏秦的伪托而作,应为《汉志》所记载的《苏子》的一部分。此说出现于《史记・苏秦列传》司马贞《索隐》“乐壹注《鬼谷子》书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此说乃开“部分伪”之先河。而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有“‘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史记索隐》曰:“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曰’也。”此处文字原是出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可见,早在西汉初年,《鬼谷子》一书便已流传。在《汉志》中有《苏子》二十一篇,可是这个《苏子》到底是不是《鬼谷子》呢,或是《鬼谷子》是不是《苏子》的一部分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把《苏子》当成是《鬼谷子》?《公孙龙子》言“《七录》有《苏秦书》,乐壹注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由此观之,认为《鬼谷子》为《苏子》的一部分或是认为《鬼谷子》的作者是苏秦者,大都没有看清“《七录》有《苏秦书》,乐壹注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这句话。苏秦假名鬼谷的书是《苏秦书》,而不是《鬼谷子》。可知,“部分伪”说亦不成立。

那么在《隋志》中为何要把《苏秦书》改为《鬼谷子》而加以录文呢?在《四库提要》中我们可以找到“目录类崇文书目”条云:“《隋书・经籍志》参考《七录》,互注存佚”,也就是说《隋志》并不是照抄《七录》,而是有所更改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隋志》中要把《苏秦书》改为《鬼谷子》而加以录文的原因了。可见《鬼谷子》与《苏子》并不是一个书,上文提到刘向的《说苑》卷十一《善说》篇提到过《鬼谷子》,假使《鬼谷子》与《苏子》为一书的话,那么《善说》篇中的《鬼谷子》应是《苏子》不是更妥吗,但是刘向并没有那么认为。依然称之为《鬼谷子》,这说明刘向也不把《鬼谷子》看做是《苏子》。

三、述师作说

此说以俞樾为代表,认为《鬼谷子》一书成书于苏秦之手,是苏秦将其师鬼谷先生传诵弟子之言、自己的著作、他人的作品汇集而成,从真伪问题上来说,承认《鬼谷子》不是伪书,但该书是不是成于苏秦之手,也即是不是苏秦所编是很成问题的。但由于史书已明确记载了苏秦一生并未写书,那么这种说法亦不攻自破了。

上述三种论说均为误解,那么《鬼谷子》真是先秦古籍吗?是的。上文提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史记索隐》曰:“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曰’也。”此处文字原是出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例子,司马谈上距战国时代不远,可知他一定见过《鬼谷子》,而在西汉至三国时期的文人学者中,很少有人怀疑《鬼谷子》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只是到了南北朝后,开始疑古了。

在《太平御览》目录中就同时存在《鬼谷子》和《苏子》,而宋王应麟的《汉艺文志考证》中就有“《苏子》二十二篇,和《鬼谷子》”,可见至少在北宋初时,两本书是都有的,两书还没有亡佚。在《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而《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东汉末年应劭《风俗通义》:“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可知鬼谷确有其人,鬼谷先生乃是苏秦、张仪的老师,苏秦、张仪虽然不是同龄人,年龄相差三十有余,但这并不能说鬼谷子就不是二人的老师,古时隐者大都长寿,学生也有很多,自然其中有年龄大一些的学生,也有年龄小一些的学生,就算二者是同学,也是有可能的,难道“同学”非要年龄相仿吗?古时私人授学也要讲究统一入学年龄吗?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可知鬼谷子确有其人,非是神话虚构的,乃因鬼谷其人为隐士,世人很难知道其姓其名而已。

经过上述的梳理和论证,笔者认为《鬼谷子》一书乃是先秦典籍,非是伪书,《鬼谷子》一书时战国时期纵横家思想的精华。鬼谷子为战国人,《鬼谷子》为战国之书,而战国之时又有著书者用本人的称呼作为书名的风气习惯,因此《鬼谷子》的作者不是苏秦,更不是六朝的好事者,而是鬼谷先生本人。然而由于古书的在形成与流传过程中,十分复杂,从思想酝酿到口授笔录,从整齐章句到分篇结集,既非成于一时,亦非出于一手,所以定型后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可能与最初师相授受的祖本产生很大的差异。即使成书之后,在其流布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内容增删、文字错误、篇章散佚等现象,与成书时的原貌有着不符之处,但这些都不能影响到原创者的题名权,因为他提供了著作的基本思想和主体的最初来源。故《鬼谷子》一书非伪书,而是先秦典籍,作者是鬼谷先生。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上一篇:浅谈声乐训练中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浅谈租房族居住空间中的软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