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改革

时间:2022-05-08 08:05:07

注会考试改革

[摘要]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从1991年开始,至今已举办17次,注会考试为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显现出一些弊端,影响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其他国家或地区注册会计师考试情况,探讨我国现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弊端及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的影响,比较分析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变化,探讨注会考试新制度对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人才;培养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中国的一项执业资格考试,其目标是选拔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人才。我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于1991年正式创立,至今已举办17次。目前与香港实行了部分考试科目互免,并面向境外考生在中国境外设立考场。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经过不断的改革完善,建立健全了考试基本制度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为国内声誉最高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极大促进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实力和整体服务能力,扩大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影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的不断改革,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也显现出一些弊端,进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的培养和注册会计师队伍整体实力的提升。

一、其他国家或地区注册会计师考试简介

(一)香港专业资格考试的资格规定

香港会计师公会自1999年底开设专业资格课程考试,是公会唯一的专业考试。

1 考生报考前需持有认可的会计学学位,持有非会计学学位并修完认可的转制课程,或持有非学位但具有香港专业会计员协会(HKAAT)毕业生资格(即专业会计员HKAT),并完成了认可的基础课程或通过HKAAT的专业晋级考试。

2 专业资格课程的构成及考试:

资格课程由专业课程(PP)和期终专业考试(FPE)组成。

(1)专业课程由四个核心单元组成,分别是财务汇报、财务管理、审计和信息管理、税务。选修单元的次序由学员自己决定。

单元要求:每个单元要求学员必须完成15周约120小时的自学;参加4个3至3.5小时的工作坊,共计13课时;通过工作坊考核;通过3小时的开卷单元考试。

(2)期终专业考试

完成专业课程后,学员需参加长达6小时的开卷期终专业考试,考试分两部分进行,每部分3小时,附加半小时的读题时间。

3 完成课程的期限:

学员必须在第一次登记成为注册学生起10年内完成专业资格课程,在4次登记参加某单元的期限内或在第一次登记参加该单元起5年内完成该专业课程单元,在4次登记参加期终专业考试的期限内或在第一次登记参加该考试起3年内完成期终专业考试。

(二)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简介

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考试委员会负责,进行全国统一考试。

美国考生参加考试要有会计、商法、经济学等相应学科的学分。学分的要求达到150分,且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美国,考试科目每8-10年进行一次调整。每科的通过标准是该科总分数的75%。四科一次全部通过即可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如果有两科通过,另两科在50分以上,可以保留已通过成绩,在未来的六次考试中如果通过剩余的两科考试,也可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

(三)加拿大公认会计师考试制度简介

加拿大由公认会计师协会(CGA)负责组织公认会计师考试工作。报考资格是取得大学的学士学位,且对已取得一定学历的报考人员给予部分考试科目的免试。

CGA的考试科目较多,主要划分为3级:

1 基础课:分为3个水平,每一水平有4个科目,共12个科目。

2 专业提高课,共有4个科目。

3 执业核心课。执业核心课划分为两个水平:一是执业核心科目(PACE),设7个科目,考生可选择其中4科考试;二是执业综合考试(PAI),为全面测试考生的执业综合能力,须单独测试。参加PAI考试的考生必须已通过前面所有科目的考试。该考试对基础课科目和专业提高课科目给予不同程度的免试课程,但执业核心课不能免试。

二、我国现行注会考试制度的弊端及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现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弊端

1 报考资格――对会计知识方面的要求低。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国公民,即可报名参加考试:(1)高等专科以上学历;(2)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由此可见,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格对系统会计知识基本没作要求,特别是对会计实践没作限制性要求。

2 考试内容――面窄。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仅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5门,注册会计师执业需要的财政、金融、保险、投资、管理等科目却没有涉及。

3 考试试题――偏重理论且模式化。

就考试试题来看,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主要是笔试,试题内容偏重会计理论知识,即使有案例分析也多是“理论知识+数据”的抽象化案例,往往与实际案例存在差距。而且,考试题型、试题内容相对单一化、模式化。这使缺乏会计基础知识的“专职”考生可以通过钻研往年试题或教材“轻易”通过考试。

4 注册会计师考试形式单一。

注会考试只有笔试,没有面试等其他形式,不能全面考察应试考生的应变等执业能力,影响了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二)现行注会考试制度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1 报考资格低,考试面窄,阻碍了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由于现行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资格低,特别是对会计知识要求偏低,加之考试面窄,促使很多会计的“门外汉”转眼变成“注册会计师”。而且,在大多数考生眼中,注会考试仅仅是他们获得就业机会或执业“敲门砖”的途径,他们往往抱着“60分万岁”的态度,只知道记忆考点、应付考试,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致使选的“注册会计师”缺乏系统的会计基础知识,不熟悉国际会计惯例,缺乏执业所需的系统会计等相关知识,出现了有证但不能胜任相应工作的情况,无法适应实际工作。这与通过注会考试选拔注册会计师优秀人才的目标相背离。总之,这些“门外汉”考生的进入不但不能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素质,而且会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进而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和竞争能力。

2 试题偏重理论且模式化,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由于现行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理论化和模式化弊端的存在,“诱导”考生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忆,纯粹为考试而考试,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到实际工作中就傻了眼。这种偏重理

论和模式化的考试,偏离了注会考试的目标――选拔注册会计师优秀人才。这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积极应对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挑战、开展新的业务领域和服务范围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3 注会考试形式单一,影响了高素质会计人员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注会考试采取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致使出现“高分低能”的注册会计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低分高能”的非注册会计师,也使得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出现了“能干活的无证”、“有证不能干活”的“奇怪”现象。这种“怪现象”阻碍了“低分高能”的会计人员进入会计师行业,进而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水平和执业质量,影响了其社会权威性和市场竞争力。

三、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新变化

2008年8月26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拉开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的序幕。对比现行注会考试模式,注会考试新制度呈现以下变化。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厚基础

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分为专业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层级,考生只有通过第一层级的考试科目,才能参加第二层级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一次。在第一阶段――专业阶段考试设6科,即在延续现行考试5科基础上,增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并在有关科目中相应增加测试考生应当具备的包括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筹划、管理及其运营环境的知识,信息技术应用与评价、职业道德等基本知识。可见,新制度更注重测试考生执业所需基础知识及基本执业能力。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考察――重实践

众所周知,注会考试不是基础知识的考试,注会考试选拔的人才是全面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才,而非普通的会计人员。注会新制度要求考生参加最后一科“综合测试”考试前,建议其在具有1年实务经历的基础上报考,以便更好地适应综合测试的要求。这一新变化将引导考生由单纯的复习备考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转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备考状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必将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

(三)增加英语水平测试――重英语

考生在取得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合格后才能报考。英语水平测试合格证书独立于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书。

(四)考试制度国际趋同

新制度拟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会计师考试对实务经历的要求,在考试中注重考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增加对考生实务经历的要求,这与国际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选拔执业会计师的要求趋同。

四、注会考试制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关键

(一)“厚基础”是培养高素质注册会计师的前提

“小鸟没有翅膀,不可能在丛林中欢快的飞翔”。学科基础知识犹如鸟的翅膀,缺乏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任何人不可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在延续现行考试的5科基础上,增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并在有关科目中相应增加测试考生应当具备的包括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筹划、管理及其运营环境的知识,信息技术应用与评价、职业道德等基本知识。这意味着注会考试更注重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技能和基本职业道德要求等执业所需基础知识及基本执业能力的考察。相信,“厚基础”考试“风向标”将引导考生加强注会执业所需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培养。“世上没有空中楼阁”,夯实注会执业所需基础知识才是培养高素质注册会计师的前提。

(二)重实践是培养高素质注册会计师的关键

注会考试新制度要求考生参加最后一科“综合测试”前,建议其在具有1年实务经历的基础上报考,以便更好地适应综合测试要求。可见,新注会考试制度更加注重考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测试。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甚至涉及会计法规、准则等没有涉及的问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要求执业会计师要有驾驭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注册会计师的实践操作能力非一日培养而成。所以,“重实践的注会考试指南针”必将引导考生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之,新注会考试制度将打造“重基础知识”、“重实践能力”、“重创新能力”的考试环境,而“三重”考试环境是选拔和培养高素质注册会计师的关键。

(三)重英语是培养国际性复合人才的要求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开拓两个市场:一是国内市场;二是国际市场。

就国内市场来说,不仅要求注册会计师有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外语“工具”。因为,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很多公司特别是企业集团,国际业务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执业会计师要有相当的外语基础,否则对一些“涉外”的证据很难给出客观的审计评价,进而影响审计意见的表述。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国内审计市场占有率。就国际市场而言,我国注册会计师要想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对外语知识,特别是国际通用的英语的要求则不言而喻。所以,增加英语测试,培养国际性复合人才,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的必要条件。

(四)注会考试国际趋同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获得“世界通行证”的钥匙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了新会计准则。该准则包括一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大范围的国际趋同,国际影响不断增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iASB)主席DavidTweedie表示,中国内地参照国际趋同原则制定的会计准则。其效果已与国际准则相当,因此,以两个准则为估值基础的两个市场的价格将会越来越接近。但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要打开国际市场、获取“世界通行证”,仅靠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还不够,关键是培养能胜任国际执业要求的注册会计师人才。目前,我国注会考试内容覆盖面窄,对会计相关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察欠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执业会计师考试制度差别较大,致使选的注册会计师得不到国际认可。园此,改革注会考试制度,实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国际趋同,是培养国际性注册会计师的必要条件,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获得“世界通行证”的钥匙,是拓展国际市场的关键。

上一篇: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回顾与思考 下一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新型税收人才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