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5-08 07:40:13

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摘 要】微课是借助视频录制设备、软件,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一个问题,录制简短、完整视频教学短片的一种教学形式。微课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当中,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并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线学习以及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本文结合实践,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的教学为例,就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微课;物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037-02

微课是借助视频录制设备、软件,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一个问题,录制简短、完整视频教学短片的一种教学形式。因为视频录制设备和软件越来越普及,而且微课具有直观、简短、灵活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因此微n被广泛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当中,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并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线学习以及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种新方式。

一、对微课特点和要求的把握

微课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与其自身特点密切相关。

1. 本质特点的把握

微课的显著特点,在于“微”,在于“课”。微课是课,可看、可听,内容完整,同教师本人现场授课效果差异不大;微课与普通授课又有很大不同,它是视频形式的,属于多媒体课,比现场讲授有更大的展现空间,且保存传递,可重复、可断续。微课是视频录像,但又与一般的视频材料、传统教学录像不同,同一般的视频材料比,它有课的属性,不但有材料展示,还有讲授引导,可以“独立”教学;它同传统教学录像相比,内容更加简短,它是随时制作、随时运用的,更具教师个人特色,更细致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进程结合要紧密得多。

2. 制作和应用基本要求把握

微课的制作,可繁可简,白板书写、PPT录制、录屏或几者综合均可,华丽精美或是简洁直接,完全由教师的个人条件和教学需要决定。微课的运用,也完全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确定,概括起来讲,可分为 “精、短、活”三个方面:

(1)“精”,内容、形式简短精练。微课不求大而全,教学内容选取强调短小、集中,往往只讲1个知识点,但内容相对完整。

(2)“短”,篇幅、时间不宜过长。微课篇幅小,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重点考虑适应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移动化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随时、反复、灵活、自主学习的便利。

(3)“活”,要求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可用于教授学生,应用在课前预习、课中辅助讲解、课后辅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用于教师教学演练和评估。

总之,微课应当完全为教学进程服务,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不为标新立异。

二、物理微课实例

微课有助于教学是毋庸置疑的,但具体如何运用较为妥当,应当注意哪些细节,当前运用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本文先通过教学实例作简要分析。本文实例选择为“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1. 微课准备

第一,深入分析教学目标和难点、特点。本课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二是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对汽车安全行驶问题的研究让大家珍惜生命,遵守交通规则。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追及问题中的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以及关键点速度关系的掌握。第二,微课设计综合考虑课前预习、高效讲解、形象直观等因素,共设计制作4段微课。分别为:A-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B-汽车追尾过程分析;C-三种常见的追及问题分析;D-复杂追及问题和图像分析法,每个视频的时间均控制在2分钟左右。其中,A-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堂开始复习引导;B-汽车追尾过程分析和C-三种常见的追及问题分析用于课中主体教学;D-复杂追及问题和图像分析法用于课后拓展。第三,微课制作教师通过工作电脑,借助Camtasia Studio 6.0.2,自行配音讲解和选取相关PPT课件和视频材料综合录制。

2. 教学应用

第一,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上传“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和一段交通事故的集锦视频上传到网络,将链接网址发给学生,要求下载观看。第二,课堂教学。①知识复习简要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②精讲点拨利用“汽车追尾过程分析”微课,深入分析讲解追尾过程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以及关键点速度关系。③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利用微课视频开展交流,讨论汽车追尾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开展归纳总结。④课堂拓展借助“三种常见的追及问题分析”微课,深入分析三种追及问题,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并为学生说明“恰好追上,恰好追不上,什么时候相距最近,什么时候相距最远”的关键点就是速度。第三,课后复习阶段上传“复杂追及问题和图像分析法”微课及其他本课涉及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视频进行复习巩固。

三、微课应用效果分析

从本课的教学效果来看,通过在4个班的运用发现,学生普遍在课堂上精力比较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完成教学习题的正确率高,知识点掌握牢固;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容易理解,学习方便,接受意愿程度高;教师本人在上课过程中负担较轻。

1. 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该课比较复杂的几个环节采用微课录制,汽车追尾视频等物理情景引入、图表分析、板书都提前录好,组织明显较现场授课严密、精炼、紧凑,教师稍作铺垫引入,在获得基本相同效果的同时节约了时间。

2. 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

通过观察,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注意力集中阶段将课听完,开小差现象明显减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讲解紧凑了,教学时长缩短,学生脑力消耗减轻,同时因为是视频形式,比较明显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3. 学生成绩提升

在课堂上,学生普遍反映该课容易,没有特别多的难点。从考试同题型难度系数对比来看,上一届学生应对该课同类型题型难度系数为0.74,应用微课后,从4个班成绩来看,该题型难度系数变为0.83,说明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度确有提高。分析原因,在课堂上,微课讲解形象直观,降低了知识理解难度;课外,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复习,实现了对知识点的牢固掌握。

4. 教师工作负担明显减轻

备课时教师确实花费了一定精力,但在多班教学时,微课应用明显减轻了负担。笔者执教4个班,因有微课辅助,避免了重复讲解,体力和时间消耗明显减轻,可以更从容地观察学生的反映,调整课堂节奏,开展个别辅导。

5. 多班教学的差异度减小

原因分析,普通多班教学中,存在教师本人先生疏后熟练的差异影响,运用微课教学,这种差异明显减轻,各个班的教学效果基本相同。

综合起来,微课在物理教学中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课程知识结构,更方便引入物理场景,化抽象为直观,化烦琐为简便,帮助学生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为物理教与学的优化奠定基础,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微课运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希望对改进当前教学理念和工作方法、创造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所启发。

1. 当前学校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微课的运用

微课教学是一种在线网络学习,需要有网络才能实现。广泛推行微课需要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大多数学校为了遏止学生利用智能手机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而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这无疑对微课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2. 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运用普及存在误区,有抵触情绪

一是因对微课制作缺乏辅导和培训,一些教师对微课制作缺乏了解,存在盲目畏难情绪,认为微课会增加工作负担;二是一些教师对微课概念把握不准,觉得微课就是讲课录像,多此一举,对微课作用存疑。

3. 微课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有待加强

微课针对知识点制作,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学科素养,既要驾驭本节课的内容,还要熟练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与本学科的关联,对青年教师来说,难度较高。

4. 对学生引导有待加强

微课为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课堂运用微课当然可以极大改善教学效果,但微n发挥更大作用应当在课前、课后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在这方面,还没有引起一些学校、教师足够的重视。

微课是教育技术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入开展之下产生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因而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发展前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必定会产生极大的教育效益。

上一篇:不同年龄段成熟卵巢畸胎瘤患者CA125、CA199及... 下一篇: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如何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