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5-08 07:29:52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50例),予对照组以标准治疗,试验组除常用标准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胸痛、头晕症状发作次数、血脂的改变、血压的变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较好地减少胸痛和头晕的症状,使血脂下降,血压控制良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小,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TC、LDL-C水平,减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体积、稳定斑块,改善心、脑供血,使胸痛、头晕症状明显缓解,而且使血压能更好地控制在理想范围,因此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冠心病; 血脂四项

在我国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患者日渐增多,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冠心病病变本质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使冠脉血管狭窄、心肌缺血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其治疗措施主要有三类,即药物汉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虽然近年来后两类治疗措施已有长足的发展,但药物治疗仍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是多数患者的首选疗法。本研究是在常规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基础上,加用常规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观察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9月~2009年8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完整者85例,其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在45~75岁,诊断符合“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定义[1]。排除标准:严重高血压(收缩压≥200 mm Hg)、心功能Ⅳ级、血液系统疾病(如中重度贫血、出血倾向)、活动性肝病、明显肾功能障碍、怀孕或哺乳妇女。85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试验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体质量指数(25 5)kg/m2,血糖(5.32 0.72)mmol/L,试验组50例,男25例,女25例,体质量指数(26 4)kg/m2,血糖(5.26 0.61)mmol/L,血脂四项、血压各指标见表1和表2。两组临床资料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100 mg, 1次/d,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30 mg,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合心爽、降压药据实际情况使用,心率控制在60~70次/min,血压波动在正常范围。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睡前顿服,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每1~2个月复查肝功、肌酸磷酸激酶、血尿便常规、心电图,有特殊不适者随时复查。治疗前后观察胸痛和头晕症状、血脂改善的情况、血压的变化、颈动脉彩超显示内膜中层厚度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3.1 观察指标 血脂四项改善的情况、胸痛和头晕症状发作次数、血压的变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1.3.2 疗效判定 2007年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脂水平分层标准,TC≥5.18 mmol/L,LDL-C≥3.37 mmol/L,TG≥1.70 mmol/L,即为TC、LDL-C、TG升高,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要求:LDL-C降至<2.07 mmol/L或在原有基础上降低40%为有效。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目标值LDL-C<2.59 mmol/L,对于“极高危”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07 mmol/L[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的变化 两组治疗前血脂四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各指标下降明显(P均<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前胸痛和头晕症状、血压的变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血压的变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颈动脉彩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少有效率对照组低于试验组(70.7%VS86.7%),动脉硬化斑块体积试验组减少了12.6%,对照组减少了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本试验组发现2例血清转氨酶轻度增高,随后将阿托伐他汀改为10 mg,隔日1次,同时配合保肝治疗后,肝功恢复正常,未发现肌痛、全身无力、胃肠道反应及其他不适。

3 讨论

阿托伐他汀是HMG-CoA(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一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抑制肝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刺激增加肝细胞合成LDL受体,导致血VLDL和LDL合成减少,同时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轻度升高HDL-C。临床获益主要来自LDL-C降低,他汀类药又是降低LDL-C的首选[3]。本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减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班块体积、稳定斑块,改善心、脑供血,使胸痛、头晕症状明显缓解,而且使血压能更好地控制在理想范围,因此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由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属高危、极高危患者,应给予积极的调脂治疗。需强调的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积极的降压治疗基础上联合采取调脂治疗可以进一步显著降低患者的综合危险,更为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因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TC、LDL-C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可以被阻断,因而有助于逆转和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故应根据相关指南原则正确使用此药,努力使血脂达标,最大程度降低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引起的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基础研究表明,炎性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与破裂的重要机制[4]。阿托伐他汀除了有效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从而有助于稳定粥样硬化斑块,避免因斑块不稳定破裂所致的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胆固醇水平不高的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类药物治疗,也可通过此作用而获益[1]。应强调对有出血性卒中病史或脑出血高风险患者要慎用或不用他汀调脂治疗,因血清TC与出血性卒中的发生呈负相关[5]。

降压、调脂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药物安全性问题尤为重要。循征医学证据已证实,强化降脂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常规降脂治疗,而对于大多数中国血脂异常患者来说,通常为轻、中度升高,因此只要强调积极治疗,服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类药即可达到治疗目标。有专家认为,降低LDL-C水平并非治疗的最终目标,减少各种临床不良事件才是调脂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之,在药物联合方案的选择上,推崇“作用机制互补、降压疗效互增、不良反应相抵、失效速度延缓”的原则。临床上应根据危险分层确定治疗目标,并采用个体化调脂方案,同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从而切实达到阿托伐他汀防治心血管事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跃进.华伟.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 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5-186,494-518.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提高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的专家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4):294-298.

[4] 胡大一.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8.

[5]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中华内科杂志,2007,46卷(1):81-82.

(收稿日期:2010-11-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肠镜检查术中的临床... 下一篇:小剂量纳洛酮\氯胺酮联合利多卡因在老年患者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