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30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5-08 02:52:37

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30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观察300例肛肠术后术区疼痛病人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穴位刺激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施护于术后24小时及术后3天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取合谷、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采用指压法或毫针刺法,术后24小时124例患者疼痛缓解,术后3天146例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辩证施护治疗肛肠术后疼痛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术后康复质量,有利于中医整体护理的开展。

【关键词】肛肠术后疼痛;穴位按压;针刺;辨证施护

疼痛是肛肠术后病人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往往影响到术后康复质量的提高。患者术后常见术区疼痛难忍,辗转不安,临床单纯运用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我科从2004年开始采用在常规药物镇痛的基础上,运用指压或毫针刺激穴位镇痛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较好的疗效,基于前期的临床护理观察,我科进一步于2008年10月开始随机对照观察了300例术后采用分别常规护理及穴位刺激中医辨证施护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肛肠手术病人共30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加穴位刺激护理,对照组采用单纯术后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 女性62例,男性88例,年龄27~69岁,平均35.33±2.14岁,对照组 女性68例,男性82例,年龄29~69岁,平均32.50±2.67岁,两组年龄,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中医辨证分型,观察组中湿热下注型69例,热毒型41例,气滞血瘀型40例。对照组中湿热下注型62例,热毒型50例,气滞血瘀型38例,两组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

1.2入选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中医外科学》“肛肠病”诊断标准[1]。疗效评估按《中医临床症候疗效评定标准》[2]。全部入选病例术前均接受常规剂量局部麻醉,均于术后2小时至24小时内出现术区疼痛,疼痛程度达到按我科《肛肠病术后处理常规》须给与常规镇痛治疗者。

2治疗方法

2.1穴位刺激治疗

患者术后麻醉醒来后,产生疼痛时,护士首先正确判断疼痛存在和程度,评估年龄,体质和伴发疾病,首先取合谷、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采用大拇指指压法施以中等强度刺激,穴位按压时间为每次每穴按压1至2分钟,持续15~30分钟,若疼痛仍然不缓解,可使用毫针针刺、泻法强刺激,均不留针,术后24小时内可反复施以针刺刺激3至4次。24小时后及术后3天两组病例分别行《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检测。

2.2辨证施护

2.2.1 热毒型

局部以红肿热痛,坐卧不安,受压或咳嗽时症状加剧,溃破后液带黄浊,稠而带臭味,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口渴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此期以清热解毒,凉血祛窟,软坚散结为主,局部外敷三黄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每日换药一次,也可以酌情用硝硼散30 g每日温水坐浴2次,便秘者口服番茄叶胶囊每晚2粒,并嘱患者多饮水。

2.2.2 湿热下注型

以坠胀疼痛、红肿较重、食欲不振,渴不多饮,大便燥结或溏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给予清淡无刺激性的饮食,如绿豆粥、青菜等。便秘者多吃水果,溏泻者少吃粗纤维素蔬菜,坠胀者内纳人三黄栓一枚,清热通便。

2.2.3. 气滞血瘀型

以肿痛、隆起、坚硬如石、大便排出困难,里急后重、舌质黯见齿痕,此型治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三黄膏外敷,三黄栓纳人肛内.一枚每日一次,重点做好情志护理,因情志不畅,气滞则血瘀,病情加重。此外,使病室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料理生活,减轻患者的情绪紧张,亦有利于疼痛的缓解。

2.2.4情志护理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完整统一的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情志不舒可致肠腑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湿与热结,化腐成脓;另一方面,疼则气结,气郁化火,亦可加重疼痛。肛肠科病人往往存在着便秘,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而且反复患区及术后术区疼痛也使病人情绪急躁、焦虑,同时,肛肠手术患者,尤其女病人有时因为怕羞,不方便等因素而不及时来医院就诊,延误病情,因此我们对此类患者更应做好情志护理,可给患者耐心讲解肛肠病的发病机理,以及病情的转归与术后的生活宜忌。解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医护,树立战胜术后疼痛的信心。

2.3药物治疗

经针刺或指压后患者疼痛大多不同程度减轻,耐受力较差,经指压或针刺穴位后,效果不理想者,再遵医嘱使用常规镇痛药物治疗。

3结果

观察组 术后24小时共124例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术后3天共146例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对照组 术后24小时共86例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术后3天共101例生活质量评分改善。表明接受肛肠病手术病人多于术后24小时为疼痛高峰,术后3天疼痛逐渐缓解。经指压或针刺穴位配合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尤其是术后24小时疼痛缓解明显,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4体会

4.1针刺及指压穴位刺激疗法可有效减轻肛肠术后疼痛

从临床观察中可发现,指压或针刺穴位治疗能有效减轻肛肠术后疼痛。穴位疗法的镇痛作用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之穴,足三里为手太阴肺经之穴。3个穴位均有止痛的效果。使用针刺或指压穴位刺激疗法术后镇痛,能有效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

4.2中医辨证施护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开展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我们可以按中医的辨证分型来指导患者术后创口的外敷、外洗等处理,以及饮食与中药内服调理。同时,在使用针刺或指压刺激穴位时,护士可以边操作边与患者交流,交流过程中不仅能发现并评估患者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解决,有利于患者消除恐惧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而且能转移患者注意力,松弛患者紧张情绪,降低疼痛阈,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医外科学,顾伯康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ISBN:753230490。

[2]中医临床症候疗效评定标准,2002, ZY/T001.1-94

上一篇:热磁理疗贴在各种神经软组织疼痛中的应用 下一篇:出生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