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时间:2022-05-08 01:14:4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强调学生自己读和写。”“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少做题,多读书。”要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能力,去搞好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力。这些要求明确了语文实践能力重要性,于是,我在备课和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对于文字浅、图文对应的课文,要求学生图文对照,自学课文

先抽学生读,其余学生听并看图,使学生对图画内容有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再让学生图文结合自读,而且给予一定的时间,目的是通过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最后采用不同形式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我就采用了此种教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不仅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了利用图画来理解课文内容。

二、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多的课文,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浅水洼里的小鱼》:许多小鱼被困在海边浅水洼里,太阳一晒,浅水洼被晒干,鱼就会。小男孩弯腰捡鱼扔回大海的行动,表现了他珍惜生命、爱护动物。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接着让每个学生边读边用动作表演,使其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再接着分小组,一人读书,其余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动作,根据课文语句的意思互相纠正动作;最后,推出代表上台表演,全班评价是否正确表演出了课文内容。这样教学,教师讲得少,学生实践多,兴趣高,人人参与都有所得,不仅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语文实践能力。

三、借助学生课前搜集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利用它自学课文

例如《窗前的气球》写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被医院隔离,感到孤独,同学们从窗户升起气球去慰问科利亚,科利亚心情好些了,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课前我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医院会对病人采用什么方法?上课之前再问:“假如你得了传染病被隔离,你会有什么感受?”新授课时要求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去阅读课文。第一步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步自学课文,理解科利亚被隔离的孤独;第三步自读理解同学用气球问候的真情。由于有了课前搜集的信息,学生自学时结合其思考,较容易地弄懂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真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利用简介和图画,让学生自学古诗,初步了解大意,从而体会思想感情

我在教《回乡偶书》、《赠汪伦》时采用了此教法,学生能初步自己理解诗意,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语文实践能力。在理解课文后,可开展一些拓展实践,如画一画、说一说(迁移)、编一编、演一演等。识字方面,在学生已有知识上,可通过自学、小组讨论音形义、推代表“夺红旗”,使学生自主识字。词句方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语境自学理解,收效较好。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祖国的建设人才。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下一篇:“分区队”教学中应做到“六个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