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及其绩效研究

时间:2022-05-08 11:36:39

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及其绩效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业问题,本文将梳理和分析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现状,以浙江省为例对在校大学生和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3E理论”的绩效方式建立指标体系,通过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财税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针对财税政策宣传不到位、缺乏系统性、条件设限过多、创业教育不足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3E理论;财税政策;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812.42;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3.3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88-03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使得大学生招生规模由1998年的108万,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654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受到政府、高校、社会等高度重视。“十七大”明确提出适时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极为重要,尤其是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标志着国家层面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200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这一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左右的平均水平。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仍不容乐观。信用担保不发达的融资环境、税收优惠政策零散并且手续复杂和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比例。

在评价再就业培训支出项目绩效方面,张雷宝(2010)以余姚市为例运用了指标评价的方法,根据“3E”理论设立了相关的绩效评价指标。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服务方面,赵建华(201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1999―2006年中国实行的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强调了服务政策中的公共服务机构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甘家武(2010)以云南为例,提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存在缺乏系统的优惠措施、优惠政策力度不够、特别是与地方经济特点结合不够系统等问题。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方面有价值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通过实证分析对大学生就业财税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估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运用“3E理论”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地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进行实证分析,系统客观明确地对政策进行评价,以及提出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

二、现状

自200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下发后,浙江省相继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在杭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杭州市“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浙江省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财税政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商注册优惠政策

注册大厅、工商所办事窗口设立大学生创业注册登记专用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自主创业办企业的,免收工商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鼓励大学生以知识产权、实物、科技成果等可评估资产作价出资;允许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以股权出资融资。

(二)创业园区的建设以及提供创业补贴

政府投资建设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可通过低价租赁或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提供创业场地扶持。在财政补贴方面,杭州制定了对创业大学生的房租补贴:入驻市级大学生创业园的,两年内由园区所在地政府免费提供50平方米以内的经营场地;在创业园外租赁房屋的,两年内由纳税地财政给予房租补贴。

(三)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部分由财政贴息

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科技型成长企业可以向杭州银行科技分行申请专项贷款资助,文创类企业可向文创办申请文创产业专项资金扶持。

(四)税收优惠政策

从事个体经营的大学毕业生凭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及相关资料到地方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即可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月营业额在5000元以内的,两年内免征营业税和增值税。大学生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按20%的低税率征收,如果同时为高新技术类的企业,可享受15%的低税率。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来源

为了客观地评价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财税优惠政策的绩效,笔者以浙江省为例,从在校大学生、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两个不同层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走访了解的方式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问卷共分为两部分: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和创业大学生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的问卷面向杭州十余所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共10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系851份,回收率85.1%;而大学生创业者的问卷调查表,则向杭州市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以及经济开发区相关企业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数量178份,回收率89%。

(二)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总体上,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绩效评价指标应遵循如下原则:以定量指标为主原则、覆盖全面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结构导向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相关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根据“3E理论”①,即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三重维度来构建。

1、经济性指标。一般考虑的投入到项目中的资源水平,关心的是如何投入才能做到最经济的利用,该指标主要由3个二级指标构成:财务制度健全程度、成本管理能力和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企业的财务制度是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特点下界定财务权限,组织财务活动,协调各财务层次权责关系的一整套财务规范。成本管理能力与规范的财务制度一样,不仅是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制度保障,还能够帮助管理层实现经营活动的经济性,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更是直观地反应了政府财税政策的行政成本的大小。

2、效率性指标。简单地可以理解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由财税优惠政策了解程度、对高校及社会创业教育的评价和财税政策对创业动机的影响3个二级指标构成。对财税政策了解程度突显政策是否真正得到落实,宣传越到位就意味着给潜在创业者得以充足准备的契机。财税政策对创业动机的影响则直观上考查了政策执行的“边际效用”,这种效用越大则说明加大政策的力度是极为必要的。

3、效果性指标。关心的是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实际影响,指标下分为财税政策的满意程度和创业园区设施环境构成2个二级指标。唐英千(2009)强调了创业园的环境建设对促进大学生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创业园区的设施环境情况是政府财税资金用于建设孵化器物质层面的效果反映。本文将通过对创业园区的大学生企业问卷得出政策受益者对于财税政策的满意度评价,财税政策细分为工商注册环节、创业园区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创业教育和住房保障5项,5项平均数作为该问卷者对财税政策的满意度指标的最终评价。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变异系数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可以避免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的主观性影响。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公式如下:

Vi=■ (i=1,2,…,n)

各项指标的权重为:

Wi=■

式中:Vi是第i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系数;?滓i是第i项指标的标准差;xi是第i项指标的平均数。在问卷中将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各项目打分(满分100)结果进行统计得到各层指标的权重。

(四)评价结果

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二级指标:财务制度健全程度、成本管理能力和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财政优惠政策了解程度、对高校及社会创业教育的评价、财税政策对创业动机的影响、财税政策的满意程度、创业园区的设施和环境的权重分别为(0.138、0.220、0.123、0.084、0.079、0.226、0.082、0.048),二级指标的评价得分为各自样本统计出的均值。在向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并参考社会保障部门有关政策要求和操作惯例,最终评价结果为4个等级:优秀(86-100)、良好(71-85)、及格(60-70)、不及格(60以下)。对上述3大类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来说,最后评价得分(即W)就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W=■(P1×X1+P2×X2+P3×X3+…Pi×Xi)

其中,Pi是第i个具体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Xi是第i个具体指标的评价得分值。应该指出,各评价的得分都是以问卷调查中的平均值为依据。经过计算得出浙江省促进大学生的财税政策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79.990,绩效评价等级为良好,但是这个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反映很多优惠政策都不太了解,对大学的创业教育也表示不够满意,并且希望今后政府能更加重视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有效地提高政策的落实程度。

四、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优惠措施

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财税政策,仅有一些零散的规定。缺乏系统的优惠措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操作难度大、缺乏相应配套的实施办法;二是实际操作部门的积极性也影响到政策的执行和实施。

(二)政府创业政策设限较多

在税收优惠方面,免征营业税的只能是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在贷款方面限制条件更多,如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的须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及县级以下的基层创业,并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才能享受。故很多创业政策看起来非常优惠,但政策限制多、门槛高、程序繁琐。

(三)财税扶持政策宣传不到位

在对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时,发现其对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时,有38.4%选择了“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各占40.9%和11.6%,选择了解和十分了解的只占7.2%和1.9%。在高校的随机访问中发现一些毕业后想自己创业的同学都不清楚政府有哪些优惠政策,甚至也不知道如何向银行申请贷款。

(四)创业教育有待加强

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缺乏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知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不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缺乏能力和经验。正因为如此,大学的创业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笔者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时发现,有70.27%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大学里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辅导或培训。

五、对策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性资金支持体系

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性资金支持体系,关键在于建立共同基金扶持系统。共同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其形式包括:1、政府出资为主、多方集资为辅的创业种子基金②;2、社会资金扶持,由政府牵头、社会多方出资、面向大学生创业者的投资基金;3、利用高校的资金支持,整合高校资源和相关企业及个人捐资,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原始资金借用支持;4、设立创业奖励基金,政府出资奖励扶持大学生创业。

(二)政府要放开有关不必要的政策限制

虽然国家和省政府都出台了很多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但日前仍存在优惠政策设限的条件较多,特别是对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的附加条件往往“无关痛痒”,应当尽量减少甚至取消。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政策应该降低门槛、优化服务,用良好的创业政策催生富有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

(三)加大优惠政策的宣传

公安、税务、工商、城管执法等部门可通过网络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活动等方式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宣传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使其能够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有关部门还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活动,积极宣传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四)加强高校的创业教育指导

首先,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体系,从而改变现在大多数高校将创业教育归为“业余教育”的现状;其次,加快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聘任成功企业家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提高整体创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最后,学校在实行创业教育时,应该与专业、学历、学科相结合,从而提高措施的有效性。

注释:

① 著名学者芬维克于1995年提出“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三者结合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② 种子基金指专门投资于创业企业研究与发展阶段的投资基金,研究与发展阶段需确定商业和技术方面的可能性,并且进行市场研究,同时制定经营计划。当创业企业步入成长期后,种子基金便退出,投资于其他新的对象。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2] 张蕾.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04).

[3] 张雷宝.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 张玲、曾春水.浅谈创新、创业、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

[5] 窦鹃鹃、孙继伟.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需求特征与完善建议――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05).

[6] 唐英千.高校学生创业园发展规划方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227-228.

[7] 武婕.大学生创业分析[J].会计之友,2009,(10).

[8] 魏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思考[J].税务研究,2009,(05).

上一篇:《国际金融》PBL教学法探索 下一篇:通货膨胀预测分析及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