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的探讨

时间:2022-05-08 08:27:49

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的探讨

【摘要】本文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深刻把握内涵,确立发展理念,创新建设模式,确立思维方法等方面对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教师;学习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承担着高素质人才教学重任的院校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就建设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明确教师的主体作用,确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的发展理念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育工作当中,就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确立教师的主体作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就是要坚持“两个为本”。一是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衡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败标准,最终就是要看是不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发展。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高校要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投入、超常规的举措来抓人才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责任,起着传授知识和本领的主导作用,是增强教育影响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人的知识都不是先天具有的,只有通过后天学习才能获得,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只有通过院校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大大的增强。院校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论、技能,以及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培养运用和发现知识的能力,激发潜能,启迪智慧,使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人格、学识和爱心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更为巨大,在教学活动当中,要以其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气质和人格的魅力,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总是对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经受“灵魂的洗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

二、以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为目标,确立队伍建设模式

创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实践方式,科学发展与自然发展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科学发展是在正确发展理论指导下,通过科学地认识与解决各种发展问题而实现的主动发展和创新发展。院校教育的创新能力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学习能力,提高每位教师的学习能力,是院校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升院校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引入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的概念,师资力量队伍建设应以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为目标。

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理念来源于学习型组织,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组织管理理论。它强调的是通过全员的、持续的、终身的学习,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内部环境需求的革新能力。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是指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集体。在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中,全体教师将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一起探索如何共同有效地学习,通过全体教师创造性的持续学习,形成组织学习及整体动态搭配的局面。当前,每一名教师都面临着成长与发展的挑战,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在所有时间和场所的学习。教师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断汲取、消化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三、深刻把握内涵,确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一致的思维方法

确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的思维方法,在师资力量队伍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的就是坚持从教师建设发展的连续性特点出发,在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中开拓科学发展的道路,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发掘创新的动力源泉,实现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深刻把握学习型教师的深刻内涵。

学习型教师特指把学习理解为一种现代生存状态,拥有不间断的学习动力,率先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究,不断进取,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学习型教师的核心标志是具有强烈的内在学习需求,终身自觉自主学习。学习者、思想者、改革实验的行动者三位一体,是当代学习型教师的基本特征。特点有:一是全方位学习。学习型教师的学习内容是全方位的,包括学习做人、学习做事、学习求知、学习与人和谐共处等等。二是探究性学习。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型教师的学习讲究自主性、个性化,是同独立思考、不断探究联系在一起的。自主地思索、探究,是学习的一种态度,一种方式,一种境界。学习贵在反思和研究。三是实践中学习。学习并不等同于读书。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学以致用,是最有价值的学习。

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

建设学习型师资力量队伍,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教师的职业稳定性比较强,其中绝大多数属于“终身职业”,长期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容易使部分教师产生思想上的惰性。而军事历来是新知识、新技术产生和运用的前沿,是国际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所以教师原有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的挑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才能跟上世界军事高技术的发展。

当前,国际社会上正流行一种新理论,即“L

上一篇:心理健康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 下一篇:浅析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