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信:APP们都来玩玩位置吧

时间:2022-05-08 07:22:50

三年前,时任高德VP的陈伟离职创业。当时他已经觉察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地理信息服务应该和PC时代有不同的玩法,这意味着新的创业机会。不过传统电子地图服务的思路已在业界根深蒂固,立比破更难,即使意识到跳出旧有思路的框架,要建立一个清晰的、可执行的思路与产品逻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直到陈伟和“他的小伙伴们”找到了区域识别这个概念。

从门址导航到区域识别

传统地图服务专注解决导航和地图展示需求,而区域识别则专注解决的是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多考虑的是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场景、人对于道路与区域的认知、以及移动终端设备所能提供的更多纬度。

这是从机器界面到人的界面的转变。过去LBS软件所显示的用户当前位置,结果通常是以道路名甚至区县名来呈现。“这实际上是给导航仪看的,并不适合人们阅读、记忆或分享。” 北京火信网络科技创始人、总经理陈伟认为。

区域识别是有可能实现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类型的地点是可以进行较为精确的识别,如住宅小区、写字楼、景区景点、交通枢纽、高校学院等等。”陈伟说。火信的区域识别服务,可以识别出经纬度所在的区域,并返回简短的名称信息,以便移动应用回显用户位置,也便于用户理解、记忆或与朋友沟通交流。这样可能更有效地促进信息的使用和分享。

尽管都涉及地理信息服务,但传统地图服务与区域识别隐含的是不同的产品逻辑。传统地图服务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导航。通常情况下,由移动设备在接收GPS信号之后,上传一个经纬度,系统把经纬度放在一个道路,确定在哪个门址,比如“淮海路9号”,通过路网连接,进行从A点到B点的运算,其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导航功能。这样一来,“在传统地图厂商那里,是提供门址或路网定位,把世界切分成路网和一条一条的线路,把用户放到一条线上。”陈伟认为。

这一思路本身是一大进步――人们在移动中最基础的需求的确是从甲地到乙地,导航和地图展示也是移动过程中最底层的需要。不过,这一思路下的产品有更高的使用门槛,它需要用户具有足够的抽象和空间思维――实际上,多数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和年长的用户,要在现实生活中识别道路和路线就不是那么容易。与此同时,仅仅依靠路网连接和门址导航也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

当把人们放在一个一个面上,而非一条一条线上来考虑地理信息服务,对于用户而言,这类产品的界面显然要更易理解。陈伟打了一个比方:“移动互联网的场景应该是,我们判断你在淮海路边,但进而识别出左边是一个住宅小区,右边是一个商业热圈,比如上海著名夜场,即使在一条道路上,针对不同的功能区域,用户的需求有很大的不一样。”

地理信息服务提供者需要将自己傻瓜化,像一个人而非机器那样去思考。比如一位用户在移动中,即使只是从甲地到乙地的简单需求,但无论是询问路人、查询导航还是自己辨别,都要落实到具体区域和坐标上。一旦识别出其要去往的区域,系统和接入的相关应用才可以更为智能地辨别用户移动的真实需求。

“我们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谓地理信息服务和O2O等领域,以路网连接、门址导航逻辑不再存在。”陈伟认为,“不提供从A点到B点的方案,而是要提供人们约定俗成的区域。”在陈伟看来,用户在办公楼和在家里小区的不同区域,需求完全不一样,而传统的门址对这一点没有指导意义。

经过差不多两年的摸索,陈伟和他的创业伙伴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逻辑和产品解决方案,并进而提出AOI(Area of Interest兴趣区域)的概念。AOI有一点类似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POI这个概念在LBS领域为很多人所熟知,它可以是单个功能标志物,比如房屋、商铺、地铁站等,AOI则要识别用户所处的兴趣区域,即功能明确并占有一定面积的区域,并且考虑到或人文、社会热点因素的影响。

火信也有POI,不过是动态POI,其重点是关注POI的事件性,也就是说POI还活着,以及发生了什么事。一般生活消费类的POI服务更关注POI的一些静态信息,比如地址、电话、推荐菜、平均消费等,虽然也有动态事件,如优惠信息,但各家网站分散独立。火信专注搜索动态生活信息,将发生位置与有效期等字段规格化。

区域识别服务可以根据用户所在位置,识别用户处于哪个地标性建筑或区域的范围内。“我们是把人放在一个区域内,在国内率先提出这一概念,”陈伟说,“火信是国内少有的提供区域识别服务的数据服务商。”

地图服务创业经历为陈伟积累了多年经验,但是区域识别已经不是地图服务了,不需要用到测绘资质,作为创业项目更具有可行性。整个服务过程中,用户看不到地图,也不需要看到。“区域识别是用户与内容之间的桥梁。”火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辉认为,“区域识别基于开放API,通过识别算法为APP应用提供基础位置服务。”

传统电子地图要解决用户位置点与路网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导航计算。为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路网、导航点等算法数据,还要有渲染地图显示计算结果。因此传统地图服务需要实地采集相关数据,这就涉及到测绘,因此需要测绘资质。在网上展示地图,也需要互联网地图运营资质。

区域识别是根据公开资料与开放API,采用算法聚合加人工修正等生产工艺,再结合应用热点反馈,对移动访问密集的区域进行有选择的覆盖。不需要实地勘测也不需要展示地图,没有所谓资质的问题。因此也不具备什么资质门槛。要说门槛,那就是生产工艺与提供服务的很多实现细节,是有一些know-how的。

在区域识别上,国外有基于位置和区域的一些大数据分析公司,主要面向企业服务。火信则是B2B2C,其产品通过合作伙伴,对用户体验产生影响。

这家公司可提供交通枢纽、景区景点、学校、医院、酒店、体育场馆、剧场剧院等十几类典型区域的识别服务。其区域识别服务已经覆盖国内200余个热点城市,及东南亚、欧美等上百个热点旅游城市的重点区域。可识别的地标数量已达30万,其数字正不断更新。

区域识别的机会

区域识别这一概念和服务模式的提出,使得火信成为一家具有移动互联网基因的公司,为了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陈伟及其团队也申请了若干相关专利。不过,在发现这一市场之后,以什么样的身份和方式来介入并且做生意,是服务于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这依然是一个新的课题。

火信曾经想做一家直接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地理信息服务公司,因为其产品和服务模式可以优化用户的地理信息使用体验。这一定位需要强化运营,将前期投资更多用于培育市场,整个团队也需要销售导向而非技术导向。之后他们发现,这个以技术见长,大多数为研发人员的团队,并不十分适合直接切入消费者市场。“我们的优势是基础服务,广大的移动应用服务商才更加了解用户,也更具备相关的资源与经验,我们为它们提供好基础服务就好,市场已经足够广大。”赵辉认为。

火信开始将目标客户锁定为移动设备、移动应用服务公司,如手机厂商、各种移动APP等。后来他们发现,与移动生活服务相关的很多行业,都需要相关的服务支持。

陈伟和赵辉等伙伴们梳理了区域识别之于用户的意义。“对于用户而言,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只是用户很小的需求,能够获取位置相关的信息与服务才是潜在需求。”区域识别能帮助用户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也有助于分享自己的位置。比如一个用户拍了照片,在微博分享,位置显示“我在文津街1号”,被分享者是很难瞬间清楚这个位置的意义的。如果分享的微博位置是“我在北海公园”,显然更为直观。

“更重要的是,即使用户在一个地标或区域,也处于移动中。”陈伟表示,这更需要通过区域识别而不是门址来辨别其位置。假如这个人过一会发微博变成“我在地安门西大街”,火信区域识别的结果依然是“我在北海公园”,这意味着,用户已经到了北海北门附近而已。按照传统的解析,用户换了一条路,但区域识别则不受影响。这有利于地理位置的分享,从而双向激发用户基于地理信息的互动。

显然,与社交平台等伙伴的合作,启用B2B2C模式,为火信网络找到了更为合理地切入市场的方式。

目前,新浪微博已使用火信区域识别技术。过去,用户看到的位置分享通常是没有多大用途的道路名。现在,当用户写新微博时,新浪首先调用区域识别为用户设置默认位置,可以省略用户手动选择POI点的流程。这一优化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及签到成功率,提高了分享的有效性,并进而促进分享。

“选择新浪微博为第一个合作伙伴,主要还是看到微博的用户量巨大,位置服务的请求较多,而且确实在签到位置的表现上有实际需求。”赵辉表示,“区域识别的适用领域并非只是社交平台。”实际上,合作伙伴调用的数据越多,返回的信息越丰富,也越有利于火信区域识别系统的优化。

显然,B2B2C模式比过去的2C模式,更有助于发挥数据聚合的力量――通过与在用户和流量上拥有优势的公司的合作,其数据库更为丰富,适用场景更多。这家公司也做了动态信息搜索聚合的工作,尝试为用户适配更加符合当下场景的生活信息内容。

作为更为随身的终端智能设备,基于区域识别的场景可以更为移动互联网化,这与手机操作系统的升级逻辑相吻合。“iOS7升级之后,iPhone的照片相册功能优化了按照片地点分组的功能。”陈伟发现。过去,iOS6的照片相册已带有“地点”功能,不过是按距离自动聚合,并不带有按拍摄地点名称自动归类的功能,iOS7则将照片的经纬度转换为地点名称并进行了归组。

然而,在国内的iPhone用户,手机相册显示的归组地点大多数是道路名甚至是行政区名称,而非旅游景区或自己的大学等名称。苹果在国内缺乏足够的基础地理资源所出现的遗憾,反而也为国内的手机厂商、相册APP、照片云存储、旅游软件等提供了位置应用的新思路。

陈伟注意到一款曾经火爆微信的相机应用,将拍照合成漫画。这其中就有不少创意点。比如在一些特定的拍照地点,对用户的经纬度进行区域识别后,可以将这个地点的经典场景、背景素材、用户分享等内容提取出来,供用户参考或使用。

对于合作伙伴而言,这不仅仅是改善用户体验的问题。用户的开机使用率可能被提升,增加了现场感,也有助于增加使用粘性。

有些APP看上去和跟位置没有关系,“其实是缺少两样东西:创新的意识和足够的支持。”陈伟说。当进阶的地理信息服务成为标配,扩容合作伙伴,显然比扩容消费者更为适合火信的市场生存策略。陈伟甚至提出:让各种APP都玩玩位置。

上一篇:反倾销措施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之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偏科,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