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一般性变更施工方案思考

时间:2022-05-08 05:54:36

试论一般性变更施工方案思考

[摘 要]建设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存在一定的变更现象,所以当项目实施中遇见这类现象,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实施就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遇见的工程变更实例,进行施工方案思考进行一定的探讨,以期在工程实施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变更;技术分析;变更实施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本文首先对工程变更程序进行一定的阐述,然后对施工单位接到变更通知后进行处理的思考,最后以一个工程变更的实例进行探讨。

1.工程变更程序

工程变更按提出单位一般分为三种情形,即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监理单位提出变更和设计单位提出变更。

1.1 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的程序

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申请监理单位组织进行技术经济工期等审查(同意进行下一步)建设单位发出会议纪要或者联系单(需要设计出图时,不需要设计出图直接由监理单位发出会议纪要建设单位完善手续监理单位下达《工程变更单》施工单位实施变更)设计单位编制变更文件建设单位及监理审批监理单位下达《工程变更单》施工单位实施变更。

1.2 监理单位提出变更的程序

监理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联系单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发出联系单或会议纪要设计单位编制变更文件监理审查建设单位审批监理单位下达《工程变更单》施工单位实施变更。

1.3 设计单位提出变更的程序

设计单位提出变更申请建设单位审批设计单位编制变更文件监理审查建设单位审批监理单位下达《工程变更单》施工单位实施变更。

以上三种为一般情况变更程序,本文出现的变更为设计单位提出,施工单位怎么应对的情况。

2.施工单位接到变更通知后的应对

2.1 变更事项分析

施工单位接到变更以后,首先应对图纸等进行理解分析,对有疑问的与设计进行沟通,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施工能力看看此项变更能不能实施,如设计不能适应工程实际情况时,再由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出,从新启动变更程序。

2.2 施工方案确定

工程变更在技术上可行、可靠的情况下编制施工方案,编制的施工方案应费用及工期经济性合理。

2.3 方案审批

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及变更的费用、工期上报给监理进行审批。

2.4 变更实施

施工单位根据审批的施工方案及工期计划实施变更作业。

3.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延伸段线路途经的大渡口西城大道两侧现状山林和农田用地较多,相关开发项目正在进行中,有可能一定时期内无法形成较大规模客流。根据《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会议纪要》的要求对天堂堡站配线改造的调整设计工作。调整涉及到天堂堡~建桥站区间已建门墩B18~B23,由于门墩改造困难,故对该位置处轨道梁进行调整。

3.2 现状分析

改造梁施工的方法无非有两种,一是新加工定型模板进行生产,二是在现有的模板基础上简单加工合适的工装进行生产;由于本次变更设计的梁榀数量较少,所以重新加工定型模板进行施工的方案不可行,就必须针对现有的模板进行简易加工工装进行改造梁的施工。

3.3 图纸分析

改造梁不同于之前轨道梁的地方主要在于支座部分,以前为铸钢支座,现在为了增加梁体高度变为梁端增加一段混凝土,采用盆式橡胶支座方式与墩柱进行连接。梁体上部分与以前的轨道梁一致,梁端增加部分见下图:

根据图1分析及设计交底,加宽段部位可进行二次浇筑,但要求密实;加工定型模板一次性进行浇筑不现实,只有用现有模板对梁体上部进行浇筑,预留预埋钢筋,然后对梁体下部结构进行二次浇筑。二次浇筑就存在一个湿接缝进行施工保证密实的问题,这成为此次变更设计后一个重要技术难点。

3.4 编制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情况及图纸分析的技术重难点,编制具体的实施性施工方案,并将变更的费用、工期等上报给监理进行审批。

3.5 加宽段部位模板设计加工

对于需要二次浇筑的加宽段模板进行设计加工,首先考虑到每榀梁的跨度不同、超高不同、曲率不同,所以加工的模板要三维可调。

3.6 施工过程中的调节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设计进行沟通,在即满足功能又能方便现场施工的情况下进行局部的调整。

3.7 测量定位

在上部梁体浇筑成型张拉配套等工序完成后,进行加宽段模板的安装定位工作。首先通过在电脑上进行三维建模,定出各部位放线数据;然后进行粗放,最后用经纬仪进行精放固定。

3.8 安装预埋件、绑扎钢筋

在模型定位完成固定牢固以后安装支座、抗拉构件等预埋件,同时安装支座后对梁体跨度、超高、线形等进行进一步的复核,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进行钢筋绑扎等工序。

3.9 施工缝处理

由于要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浇筑,所以对施工缝的处理尤为重要;PC轨道梁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所以在梁体混凝土脱模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以免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做起来困难;对第一次浇筑的成型与二次浇筑的结合部位进行100%凿毛,并清除干净;在二次浇筑前用高压水枪进行再次清理。

3.10 混凝土浇筑

加宽段部位浇筑前调整好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让它有利于振捣密实,本次浇筑的混凝土为下方,为保证密实,我们在二次浇筑时浇筑高一点,超出结合部位,充分振捣,让结合部位密实。

3.11 剔打多余混凝土

混凝土脱模后在剔打多余混凝土,然后对表面进行修补,达到外光内实。

3.12 实体检测

因为第一次进行加宽段施工,尤其是二次浇筑部位的密实度尤为重要,通过第三方CT检测,结果显示二次浇筑混凝土及结合部位混凝土密实,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C60,满足功能要求。至此加宽段的设计变更就顺利实现。

4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在遇到设计变更时熟悉变更管理的流程,了解设计变更的意图,根据项目自身的能力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案不仅有利于变更的实现,更有利于为项目创造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用书编委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变更管理办法 重庆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2010.

上一篇:建筑构造设计及优化的研究与探讨 下一篇:建筑机电安装中电气管线的预留预埋工作初探